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犯罪分工日益细化,形成了“流水线”式作业分工,滋生出与之相关联的黑灰产业链。黑灰产业为网络犯罪“输血供粮”,危害严重,对其如何加以有效规制,已经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必须面对的问题。立足当下,对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的刑事规制应立基于积极解释的立场,用足用好刑事立法现有规定,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堵截性罪名,并注重实现刑事规制的罪刑均衡。着眼长远,针对当前刑事规制的困境,应当注重分析相应黑灰产滋生的原因,完善相关前置法律,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真正实现对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单位犯罪的问题日益复杂,流动性、跨地域性犯罪和有组织团伙犯罪增多,犯罪手段更加高科技化、网络化;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职务犯罪等又呈现出各自的发展趋势。惩治和预防犯罪应当从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入手,同时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相似文献   

3.
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侦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域性职业犯罪,具体原因包括"互联网+"经济形态的发展,犯罪实施成本和犯罪机会成本低,传统侵财犯罪发生空间转移,犯罪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地域性职业犯罪特征包括:诈骗县、镇、村区域集中现象突出;作案手段呈现明显区域特色且相对稳定;犯罪过程分工精细,呈产业链形态分布。为有效侦查打击治理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侦查部门要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加强高危人口管控;推进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三流侦查法",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机制;加大互联网刑事法制宣传;依法从严、全面和准确惩处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消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土壤;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加大针对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开展相应预防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网络刑法制度.然而,从我国目前网络犯罪的现状来看,其实施效果依然堪忧,网络提供黑客程序工具的行为有增无减,黑客犯罪产业链是换汤不换药,木马犯罪虽有所减少,可是依然盛行,修改浏览器首页劫持流量的黑色产业链逐渐成型,网络钓鱼的犯罪链条也异军突起.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破窗理论"来分析黑客犯罪,将这些理论分析应用到我国网络刑法实施的实践中去,则必然能够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为众多网民创造舒适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亦越来越多,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从其构成特征,如犯罪客体、主体、客观、主观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对网络犯罪的刑事处罚尚有许多亟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6.
2004—2014年的十年中网络犯罪的发展情况表明网络犯罪实质上并未发生改变,然而它却渐趋成熟化,经济目的日益明显,包括政府机关和国家机构在内的组织结构也日趋多样化。过去十年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多种形式的应用,它们具有一定容易引发犯罪潜在能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形成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QQ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等分工明确的网上黑色产业链。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侵犯QQ用户的个人信息、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严重危害了我国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对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的认定及应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有组织网络犯罪已在全球经济领域的滋生和蔓延,已经对一国或多国甚至国际社会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虚拟空间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跨国有组织网络犯罪,尤其是极具破坏力的全球网络经济犯罪的现状、扩张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国家或国际社会在信息空间中构建一体化的反有组织犯罪防控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包括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在内的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并且,日益猖獗。它对国家和个人的政治、经济、生命财产安全和精神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网络犯罪的特征、网络犯罪的起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试论有组织犯罪及其防治王建民,张滋生一、有组织犯罪是当前威胁最严重的犯罪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受着各种犯罪的冲击和困扰,尤其是有组织犯罪,已构成对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威胁。除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的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并日益成为一种跨国性犯罪。...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个网络虚拟化、分散化、有组织化的网络传销犯罪,如何发现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掌握传销组织运作结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网络传销犯罪组织的成员及其组织结构关系,进行量化和质化研究。侦查人员通过对网络传销案件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的"关系"信息收集,运用具体社会网络分析法图表和矩阵的思想,构建出整个网络传销组织的"虚实"两层次的社会结构关系,并进行碰撞对比,以分析网络传销组织的成员体系、结构特征、运作框架和行为目标,进而为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一个网络虚拟化、分散化、有组织化的网络传销犯罪,如何发现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掌握传销组织运作结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网络传销犯罪组织的成员及其组织结构关系,进行量化和质化研究。侦查人员通过对网络传销案件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的"关系"信息收集,运用具体社会网络分析法图表和矩阵的思想,构建出整个网络传销组织的"虚实"两层次的社会结构关系,并进行碰撞对比,以分析网络传销组织的成员体系、结构特征、运作框架和行为目标,进而为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人类彻底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日新月异的网络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殊的虚拟社会关系,而随之而生的网络犯罪也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犯罪之一.本文主要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网络犯罪仍然十分猖獗,如何打击日益增加的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由于网络犯罪比传统犯罪的形式更隐蔽、手段更高明,因此它比普通的犯罪更加难以掌握证据.执法和监管部门只有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审时度势,才能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造就了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征。网络犯罪日益蔓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网络犯罪的出现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只有全面分析产生网络犯罪的诱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行防控对策,切实到位地减少以至消除网络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黑恶势力组织"的犯罪模式昭示着黑恶势力组织已向新兴领域延伸的新态势。该类黑恶势力组织已突破传统黑恶势力组织形态与犯罪手段,其新特征与传统黑恶势力组织的典型特征存在较大出入,但数部法律与指导文件中规定:对网络黑恶势力组织套用传统黑恶势力组织的认定标准。该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网络黑恶势力组织刑法评价问题凸显了传统黑恶势力组织认评标准与解释论对于网络黑恶势力组织的不兼容现象,因此在深究网络黑恶势力组织的新特征之后,宜选择并确立对网络黑恶势力组织的刑法解释或立法的新立场,进而从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危害性特征以及主观认知等具体问题进行匡正。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有组织网络犯罪在全球经济领域的滋生、蔓延和壮大,已对国家或国际社会的安全形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把握虚拟空间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跨国有组织网络犯罪,尤其是全球网络经济犯罪的现状、扩张方向和发展趋势,对国家或国际社会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一体化的反有组织犯罪防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和稳定。网络诈骗具有隐蔽性强、不受时空限制、侵害对象广泛、证据实效性强等特点,给侦查工作带来诸多限制和不利因素。针对当前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对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难点和侦查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探究如何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维护国家安全、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当前社会中备受关注,但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工作仍面临现实困境,主要是受害者缺乏识别能力、反诈技术缺少创新、犯罪手段迭代升级、电信网络诈骗形成产业链、跨国电信网络诈骗增多以及治理能力存在不足。为了解决治理困境,需要以前置预防为抓手、以涉外警务建设为重点、以构建治理共同体为保障,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出了六个优化路径:建立全方位防范机制、加强技术手段支持、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强化与外国警方的警务合作、提高公安机关治理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反电诈法》。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在规制网络传销犯罪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亟待立法作出及时应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骗取财物"的规定是该罪的本质特征而不是主观构成要素。网络传销犯罪中,互联网平台帮助或者纵容网络传销组织实施该类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网络传销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外的一般参与人的行为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