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鞋印是犯罪现场上最常见的犯罪痕迹,但在犯罪现场鞋印经常表现为残缺。分析影响鞋印形成的因素,对残缺鞋印进行认真观察,对其部位及特征进行准确刻画,并进行科学拼接和延展,实现对留痕鞋印进行准确分析,能够为刻画作案人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手印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物证之一.但大多数案件现场中的手印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手印常常产生变形、残缺不全,影响检验鉴定工作,难以作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残缺手印特征的检验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手印的证据潜力,提高残缺手印检验的认定率,具有实际意义.本文论述了残缺手印形成的原因;残缺手印特征的寻找和确定;用真实案例说明了残缺手印在实际案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显现深色渗透性客体上潜血鞋印的新方法。方法:选取犯罪案件现场常见的几种深色渗透性客体,分为A、B两组分别制作纯血潜血鞋印和稀释血(血:蒸馏水=1:5)潜血鞋印,经Acid Yellow7(酸性黄)处理后在440nm的光源激发下通过橙色护目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样本的潜血鞋印都呈现荧光特征,利于观察、比对。结论:Acid Yellow7可以用来显现一些深色渗透性客体上的潜血鞋印。  相似文献   

4.
作案人穿用的鞋销毁或长时间磨损,传统的形态特征检验鉴定技术对其无法发挥作用。实践表明,按动态中同一认定原理,鞋印检验技术转向同一人穿着不同种类鞋的磨损形态检验鉴定,是科学可行的。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应用中应注意检验的条件和对差异点的非本质属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年龄在20~25周岁的500人为样本进行实验,用单反相机固定500人的牙齿形态,细致观察牙齿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舌向错位、唇向错位、扭转错位和斜轴、易位等九种错位特征,通过统计这九种错位特征在这500人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及概率,从而求出似然比值。通过实例及比对AFSP言语形式的似然比级别,发现几处错位特征的似然比之积的值很大,这证明似然比证据评估体系在牙齿痕迹检验鉴定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指印是手指末节皮肤乳突花纹遗留的印痕,能反映出手指末节形态的结构特征和乳突花纹的结构特征。在司法实践中,残缺指印的出现率很高,而且由于指印面积小,其纹型难辨,纹线数量少、细节特征少,检验残缺指印比较困难,用常规的鉴定方法难以完成。根据残缺指印的形成特点及鉴定条件从细微处入手、分析形成的原因,通过比对可以得出准确的检验结论。  相似文献   

7.
轮胎印痕在汽车交通事故现场的出现率、应用率日趋增多。汽车轮胎痕迹在行驶中产生,又会在行驶中变化,但鉴定价值是可靠的。鉴定人员利用汽车轮胎胎面部机械性损伤与磨损细小特征、汽车轮胎胎面花纹痕迹种类特征、车辆轮胎痕迹中测量轮距、轴距和轮胎胎肩部或胎侧部附着物痕迹这四个方面能确定肇事车辆种类。  相似文献   

8.
鞋子在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摩擦造成鞋底表面物质发生剥落而形成鞋底磨损特征,它是对个人行走运动特点的形象反映,也是足迹检验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分析鞋底磨损特征,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对于利用鞋底磨损特征进行足迹检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收集到的鞋印样本中的磨损特征进行了详细标化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同一人不同时期的鞋底磨损特征所具有的特定性和稳定性,同一人左右足之间鞋底磨损特征的变化及联系,不同人鞋底磨损特征的变化情况。希望能为足迹检验鉴定技术走向定量化、标准化、自动化做一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鞋印是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对现场足迹进行正确检验所作的鉴定结论对案件的侦破和诉讼都是十分重要的证据。利用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技术的一项新的重要的科研成果,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足迹检验中形象特征检验的局限性,充实了足迹检验的理论,为揭露犯罪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字间距特征是笔迹中可以进行客观测量的一类特征,对字间距特征的比对检验可以转化为双样本均值和方差的一致性检验问题。借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判断检材与样本的字间距特征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别,从而实现对字间距特征的量化检验,并通过小样本实验对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经实验分析从10个样本中排除掉7个样本并保留了目标样本,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估计非均衡经济模型参数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和极大似然估计对样本值给予不同的权,具有很强的抗差性。在估计非均衡经济模型参数中,与极大似然估计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由于和极大似然估计在一定程度上不为人知,对这种估计应给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将似然比的检验方法应用到弹头检验鉴定中,对检验的结果做量化评估。将250枚弹头上1500条膛线的坡膛长度、阳膛线宽度进行测量统计,将测量结果等分为若干区间用柱状图来表示,并计算似然比值。坡膛长度、阳膛线宽度关联似然比之积的值很大,说明证据强度很高。所以,似然比的检验方法可以应用到弹头检验鉴定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对残缺、模糊指纹的检验鉴定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准确鉴定指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鉴定检验当中鉴定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辨认甚至变形的指纹或者掌纹,而这些残缺变形的指纹掌纹又不易区分和寻找它的特征,仅用宏观特征去区分和辨别指纹很难做出认定人身的判断。而指纹三级特征的引入能够增大指纹之间的区分度,其特征稳定存在,出现率很低,在实际检验中价值很高。本文论述了指纹三级特征的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指纹三级特征可以做同一认定的鉴定依据和作为辨别真假指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残缺手印,应当根据其形成原因、基本特征与内在的规律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检验方法,对其所属人体部位、类型、纹线特征等进行具体判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分类变量资料判别分析。为中医的计量诊断提供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Bayes)公式判别法,对已确诊的脾虚证病人60例及非脾虚病人50例按症状,体征及检验资料共13例个指标进行判别。结论: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原来确诊的两组病人作回代。效果尚好,诊断符合率较高,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较低。结论:判别分析在中医诊断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剪类工具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了这些工具加工特征的形成及特点,从而进一步确定了这些特征的特定性,并对其所形成的痕迹作了分析,找出了根据现场痕迹进行工具种类推断和检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研究能否将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用于赤足迹与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将数据量化分析后得出检验结果,分别收集200名受试的赤足迹和穿鞋足迹样本,并按足底压力轻重(鞋底磨损轻重)分级,再把各压力中心(磨损中心)连接后测量距离并进行统计,计算出各种特征在赤足(穿鞋)足迹中出现的概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对赤足迹与穿鞋足迹对应特征进行比较,相关性越大,则司法鉴定中证据效力越强。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用于赤足迹和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9.
酒醉笔迹检验是当前文件检验领域遇到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多次实验,收集不同职业、文化、年龄等人的酒后书写字迹样本,从酒醉笔迹检验的机理、酒醉笔迹的特征、酒醉笔迹检验三方面可以得出酒醉笔迹检验鉴定的方法以及样本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条件下圆珠笔笔痕特征的具体特点,认识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充要条件的相关内容,是科学运用圆珠笔笔痕开展检验与鉴定工作的前提。本文根据圆珠笔笔痕特征的反映性、稳定性和特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收集3位书写人分别使用6支圆珠笔书写的128份实验样本,首次对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应具备的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特殊性和书写笔结构的自身特点是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的必要条件;书写条件相同或相近与笔痕特征种类多、数量大是依据笔痕特征进行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的充分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