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龚成 《学习月刊》2009,(22):6-6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和内在要求,其基本要求就是,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具体化、通俗化、  相似文献   

2.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命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又要创新理念与方式。  相似文献   

3.
孙玉娟  周蕊  孙婉竹 《唯实》2011,(4):33-3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它的顺利实现不仅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还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概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阐释好它丰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概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阐释好它丰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化大众”与“大众化”相统一的双向互动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低水平化,也不是庸俗化,更不是要经院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基、归宿和落脚点。因此,如果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要实现其大众化,就要努力创新引导方式、转变社会关注点、创新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和宣传模式,以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丰富的历史经验、政治组织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雄厚的群众基础等。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这些条件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泛化、马克思主义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庸俗化、马克思主义混乱化、马克思主义形式化和马克思主义兜售化等六大错误倾向。科学研究和深入分析这些错误倾向,揭示其理论错误和实践危害,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8)
只有形成持续不断的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效推动和进行;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理论传播效果等途径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时代化,既是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也规定着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属性、历史使命和开放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转变观念,抓住重点,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通过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化径前、群进众。路径、机制路径和实践路径来实现。这6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前进。  相似文献   

1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其在当代中国递进飞跃的关系;理论的通俗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理论的基本要求与现实需要的关系;理论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关系;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近年来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深度;实证性研究材料匮乏;提出的一些举措缺乏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兴党、富国、强民的科学理论。推动当代中国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但是,由于宣传主体、理论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当代中国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才能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思想上建党,铸造政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始终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通过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径、群众路径、机制路径和实践路径来实现。这六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过程性。  相似文献   

19.
律师制度起源古罗马,成熟于近代以来人类追求民主、法治及人权的过程之中.最早在中国提及律师制度的是清政府于1906年编纂的<大清刑事诉讼法>和<大清民事诉讼法>,其后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的立法中,都有关于律师和辩护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1954年的宪法中亦有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因"十年文革",国家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律师制度曾一度被废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重回民主法治轨道,倡导以人权保障为目标,律师制度在中国再获发展良机.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章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探讨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对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