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兴起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加以反思与调适的结果,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相比,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在价值与理念诉求、组织结构、领导能力、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超越;同时,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创新性不足、协调成本问题突出、组织冲突的协调难度加大、问责面临困境等局限性。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理念、跨区域公共事务解决、大部制改革、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管理功能认知的演变为基本线索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或新管理主义实际上再现和发扬了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管理"传统,是对"管理"功能的再发现和再认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要素的确立,到科学管理理论建立起关于管理的一般性和普适性知识体系并随之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有机成分,科学管理理论与政治—行政分离思想、理性官僚制组织理论在"管理"认识上的一致性,构成了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管理"传统,这一传统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中以具有哲学理论形态的"管理主义"或"新管理主义"的面貌出现,并赋予了"管理"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日益显现其主导范式地位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而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种种异议中最具有替代意义的新理论模式当数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摈弃其固有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服务化、社会化、分权化等基本取向,其实,这些内容在新公共行政理论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与体现。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基本取向与新公共行政理论逻辑关系的揭示,本文认定, 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而言,新公共行政理论是与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学理基础相并列的行政学学理基础。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至今,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批判与攻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行政学学理基础与经济学、管理学学理基础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刘莹 《工会论坛》2006,12(5):142-143
20世纪70至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建构在公共同意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制度凭借,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责任担当,寻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的平衡。而中国的政府行为法治化不足,行政权力缺乏制约,侵权行政、专断行政、非法行政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新公共管理是否适用于中国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但在实践层面,近些年政府改革以及一系列执政理念的提出,已经具有了新公共管理的趋向。所以,中国公共行政的任务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与行政法建设应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创了公共管理的新视角,该理论所倡导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等新观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诸多借鉴意义。结合我国的实际,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是: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管理职责;注重既定的法律规章制度的落实;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注重公共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政务数据共享壁垒逐渐成为改革的拦路虎。目前,政务数据共享壁垒一方面体现在跨部门协作性公共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不仅部门之间的政务数据不能及时共享,而且部门内部的政务数据也无法完全共享,甚至部门上下级的政务数据也存在单向流通的问题。另一方面,跨地区协作性公共管理的难度还比较大。因此,为了破解“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政务数据共享存在的壁垒,需要加强协作性公共管理,尤其是需要树立开放协作的理念、完善数据共享中心、加快数字化应用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开始逐步为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理论开始遭到多方面的质疑甚至尖锐的批评。新公共服务理论正是基于对公共管理理论缺陷的批判与反思而建立的一种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在西方国家开始成为流行术语,它与传统公共行政成为同一研究领域中两个难以区分的概念。本文试图从思想发展的历史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作为独特的研究领域,公共行政的界定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存在着范式论争、分离与危机,只有整合公共行政的主流范式与非主流思想,把公共行政的制度性定义、宪政主义定义、规范性定义及组织性定义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公共行政框架的丰富性。公共管理作为一整套旨在提高效率的经济理论的产物,其价值取向的偏狭性和"公共性丧失"的危险性使它不能脱离公共行政的根基而存在。促进二者的融合是思想史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高频率发生期,且发生的公共危机在不断地显露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仍处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探索阶段,缺乏有效的措施,尚未构建完善的体系。根据近几年公共危机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经验,我国政府不仅要明确危机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的制度和组织规划,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危机控制管理体系。同时更加稳健地推动信息公开,尤其是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国外学者对于群众观念和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至今的多个重要时期内,群众观念和理论在西方理论界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市民社会理论也随之发展,并不断与时代相结合。国外的群众理论提升了我国对民生的价值内涵的关注,国外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管理给予诸多的启发。在强化公民的公民意识、拓展公民参与途径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监督约束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群众理论转化为实际力量需要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实行岗位管理是实现我国事业单位基本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事业单位在设岗时要遵循科学的设岗原则,确定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制定岗位规范等。政府应为实现岗位管理下放管理权限,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用管线设施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系着国家安危、国计民生,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对单位、对社会实施监管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英国、加拿大、美国以及日本各国对城市公用管线的安全管控经验分析,提出几点有益于我国城市公用管线安全防控管理的建议,即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有法可依;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心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正浩浩荡荡地向公共社会挺进,行政管理研究突破了现实行政管理的视野和境界,从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新的涉及心理和心态的管理领域,无论是人们心理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体现和表现了公共性。公共行政心理的实质是人们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观反映,并能通过行政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社会政治制度。公共行政心理包括公共行政个体心理、公共行政群体心理公共行政组织心理等三方面的内容;公共行政心理受教育发展水平、整个社会心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公共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行政理论、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浅谈加强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公安院校的特色之一。当前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与形势的发展还很不适应,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应从更新观念,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专业化、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管队伍入手,实现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理论的流变、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内涵及其特征、中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模式选择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该文系这一讨论的学术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多重功能。公共管理过程中多方面的合作与协商,有利于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愿望与要求,有利于实现多方面的“共赢”,有利于促进多元共生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公共管理具有更强的合法性。但是,我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需要转变行政机关的职能与转变行政治理工具、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畅通的反映公民诉求的途径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机制等,同时,应努力促使公共管理朝着它的理想模式——善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外事多层格局的实践来源、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释我国国家多层外事格局的理论模型,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特征,还就国家外事多层格局如何在地方实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使我国国际关系的研究延伸到地方政府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