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自治区“三点一面”工业战略布局,桂林市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突出“五抓”,即“抓基地,抓改革、抓创新、抓项目、抓县乡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质的全面提高和量的快速扩张,努力实现桂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抓基地,就是想方  相似文献   

2.
吴方成 《政策》2006,(7):33-33
近年来,安陆市委、市政府以抓好工业经济为着力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大力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探索县域工业发展之路,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粮机制造基地”、“蛋品加工基地”、“厨具生产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形成“四大特色立市场、四大集群强安陆”的良好工业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抓法是:  相似文献   

3.
《学习与实践》2000,(10):26-28
一、“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十五”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根据全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以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为基础,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改善城市就业质量,全方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工业向现代工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宝应县射阳湖镇积极培植规模经济,发挥规模优势,使全镇工业经济出现了联动跃进的好势头。培育“拳头”,以大带小,联动跃进。射阳湖镇党委、政府在制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工业突破双亿关”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邵东县作为湖南省“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区”,县委、县政府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格局,建立了“以开发乡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在县域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三产业。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由于绝大部分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城市化率低县,因此,壮大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要遵循强县富民的原则,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城镇兴县、开放活县”,走出一条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6,(7):F0004-F0004
2005年崇仁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2.42亿元,三产比例为29.4:40.0:30.6,财政收入达到108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4元。崇仁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推行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以引工业项目为主旋律,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的“三为主”战略,大办工业,办大工业,集聚形万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化工、食品药品四大支柱产业板块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在“扩权让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一些改革举措都是中小企业先行试点,再扩展延伸至大中企业。按照“两权可以适当分离”的构想,在小型工业企业中,以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为先导,逐步发展为大中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承包一直延续多年。可见“以小促大”改革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
肃南县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快推进“强县富民”的发展步伐 ,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紧紧围绕丰富的畜牧、矿产、水能、游泳、土地五大资源 ,发挥竞争优势 ,走好“五条路子” ,建好“五个基地” ,突出抓好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切实抓好“工业强县”。工业基础薄弱始终是制约和困扰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 ,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一是紧紧依托雪泉矿业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佳贵 《当代广西》2006,(12):31-31
“工业兴桂”是广西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广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工业兴桂”战略具体化为形成“三点一面”〔以制造业为主的柳州老工业基地、以铝工业为主的百色铝工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桂林工业基地,以及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经济区为主的现代工业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大力发展沿海三市经济,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列入国家的经济区域规划中,将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不仅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且还会成为国家将来的一…  相似文献   

11.
工业经济是一个地区赖以发展.实现强盛的根本所在。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工业的态势,白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全面分析市情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兴工富市”方针,努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配套、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主体的三大支柱产业、以食品、能源、建材为主体的三大重点行业和以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为后续的工业格局。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7,(9):12-12
2006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黄关春 《政策》2006,(7):31-32,42
孝感要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贡献,关键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孝感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要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明显”目标。一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0,(5):I0002-I0003
2010年至2011年是巴南区的“工业经济推进年”,巴南区委、区政府响亮地提出了“2年内新引进开工3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工业经济增量”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巴南招商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团结协作、高歌猛进,围绕“以实现招商引资‘弯道超车’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线向奋斗目标发起“百米冲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伊川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展工业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跳出“农”字找出路,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思想,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统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彭亚浓 《政策瞭望》2013,(10):50-52
近年来,永康市以省“工业强市”试点工作为契机。针对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力、土地资源等要素瓶颈,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四大抓手.全面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永康工业经济“升级版”。2013年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97亿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强省和工业强省等重大部署,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以“企业梯队”培育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到2012年底,镇海区属工业产值超1亿元、1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153家、11家和1家:153家产值过亿区属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54亿元,对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3%.拉动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1、后工业社会就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松滋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驱动松滋小康工程战略的指导思想是:突出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切实抓住工业这个重点,在工业上以争取有效益的速度为重点。基本思路是:依托三市、三沿开发、三片推进、洞开三门、力求三高,改革开放促发展,稳农强工活流通。战略既定,而关键在于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笔者提出“T”型方案初步构想。 1、“T”型方案总体设计“T”型方案的总体设计概略表述为:以长江为“一”线,以枝柳铁路大动脉为“|”,构成“T”型经济开发带,在“T”型开发带中选点开发,连点成线,由线构面,以点始动,连线拉动,梯度投资,分级推进,区域发展,全方  相似文献   

20.
袁真艳 《群众》2023,(18):16-17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更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所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年来,“产业立县(区)、工业强县(区)”一直是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基调,如今,各工业强县(区)更是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作为。作为传统工业县区,泰州市海陵区以争做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县域先锋为目标,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