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新时代的公安大学生作为青年预备警官,其理想信念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应胸怀铁一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担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2.
杨波  徐川 《群众》2022,(21):25-26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关键在青年,关键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21世纪的当代青年,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经历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立与自豪。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队。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不仅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特征与困惑,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与舞台,更需要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要求我们思想上要更加自信,行动上要更加务实,要牢固确立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的工作导向,自觉在抓落实、干成事上下更大的功夫。就当下而言,善作善成,首先需要有一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与担当。“勇挑最重担子、敢唷最难哨的骨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殷段嘱托。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5.
“要善作善成,千万不要有作无成、有始无终。无论是贯彻上级的决策,还是抓好本级的部署,都要做到既抓部署、又抓落实,在部署中出实招,在落实中求实效。”这是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结束时的讲话中,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顾名思义,善作善成就是要求我们既善于作出正确的决策部署,又善于实际操作,使之取得成功、达到目的。依笔者之见,“善作”是前提、是基础,“善成”是目标、是结果,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善作”重要,不“善作”,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根本谈不上“善成”;“善成”同样重要,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云溪子 《小康》2006,(3):76-76
善,是对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的肯定评价,比“非恶”含义更广,还有吉、美、良、好等意。古往今来,对“善”的阐释、探讨与争论不绝于史,世人公认,善是应提倡与褒扬的美好德行,历朝历代都提倡多行善事。吾一心求善,同情弱者,乐于助人,虽做得不尽如人意,却终生竭力体行。因“追求完美”,总觉得未达高境界,于是常想:善当分高低,何为“上善”?老子《道德经》称“上善若水”。吾搜索枯肠,似悟似迷。水虽普通,却为生命所必需。水虽柔弱,却能淹没任何顽石,包容无数生或非生之物。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滋润大地,不争高下,更不求回报…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敢担当,更要善作为。敢担当是一种气魄和胸怀,善作为是一种能力和本领。要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何种善——对教育善的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何种善"乃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哲学命题,探讨该问题能为教育研究提供价值依据。善是教育存在的依据,但教育善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上,而且它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和本体价值。教育实用价值乃在于它能够为人们获得社会地位提供支持;而它的本体价值却在于对人的整体发展的促进特别是理智发展的促进上,这种善乃是一种智慧的善。  相似文献   

9.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培养“革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到“四有青年”再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走向成熟。百年来,党的青年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以“推动发展”为主线,以青年成长成才为本,以“德才兼备、信念坚定”为基本要求,以共青团为主要工作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总结历史、点亮未来,回顾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历程,对于扎实做好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创造》2023,(3):43-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担当作为,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保山市要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和落实各项措施,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奋力打好“八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一般的研究者都认为,康德的至善概念指“最高的善”和“完满的善”,而实际上这一概念还指“共同的善”和“最高的本源的善”,前者指“伦理共同体”,后者指上帝。后两种至善是前两种至善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金福 《创造》2024,(2):32-33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丰富内涵,以更好培育广大青年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3.
言实 《天津人大》2004,(6):36-37
古人说“善始者不必善终,善做者不必善成“.告诫人们,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要虎头蛇尾,没有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20,(5):50-51
2020年,长宁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强化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意识、提升工作执行力为主线,狠抓落实、善作善成,为长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创造新时代新奇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无善无恶”与“至善”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论题。二者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在逻辑上更是关涉的。这在于二者所指向的内容不同,对之言说时所使用的范式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从“心统性情”的视角来看,“无善无恶”一句是对心体的阐发,而“至善者”一句则是对性体的释义,二者相辅相成。从“未发已发”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未发状态,“至善”则是心体的已发状态。从“体用”的论域而言,“无善无恶”乃是从体上讲,“至善者”一句则是从用上说,后者昭示着前者,即以用显体。阳明从上述范式论述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李明 《理论月刊》2007,(3):38-40
善,就是源于人性所驱动的、以实现整体普遍利益和个体福利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性的和谐状态。实现“善”的最佳途径就是“互助与利他”。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是极端利己主义所引致的竞争结果;而社会中的济贫扶贫则是互助与利他驱动的平衡倾向,其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善。济贫扶贫的伦理基础是互助与利他之“善”所广涵的众多伦理学次生概念。  相似文献   

17.
值此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庆伟大祖国 56岁生日的时候,共同的愿望是: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至美至善。把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到“善”的程度,是古往今来一切有抱负的执政者共有的愿望,也是人民的福祉。但确实很难。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倒真的出现过一个被称为“善国”的地方,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滕国。当时滕国“善”到什么程度,已不可考。对于今天的执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中受到启迪,树立建设善国的雄心, 施行善治的方略,做好善吏的选任。建设善国始于雄心。当年滕国地方很小, “绝长补短”,也就是边长50里的正方形那么大。当时处于“八百诸侯”并立,滕文公并未因  相似文献   

18.
格林是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先驱。他一反自由主义传统,重新解释了自由的意义,奠定了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物,人最大的自我满足就是道德上的满足,即实现道德善。道德善在本质上是共同善。使共同善成为可能的权利有两大类:私权和公权。而国家的干预是使共同善得以实现的条件。共同善的道德学说是格林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知事善任     
军队干部工作不仅要“知人”还要“知事” ,实现“人事两宜”。“事”是军队干部工作理论中的一个逻辑起点 ,干部工作中许多弊端的根源与对“事”即干部职位缺乏研究有关。为此 ,必须加强对“事”或干部职位的研究 ,明确“事”的系统性 ,把握“事”的动态性 ,注意“事”的特殊性 ,做到知人知事而善任  相似文献   

20.
房俊  张晨霞  刘丹霞 《传承》2013,(4):134-135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美”和“善”,而又特别强调“善”的重要性,提出“克己复礼”,推崇雅乐和“思无邪”的音乐。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美、善、淫三种作品评价的概念,为后世音乐美学评论提供了标准。孔子“淡中”的音乐美学观是以他的“中庸”哲学为理论基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