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及实践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和“改革动力论”形成了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论 ,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创新就要求深化制度创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体制空间;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管理创新,倍增生产要素在发展生产力中的综合效益;坚持文化创新,调动各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抓紧战略创新,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由物质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收益递增决定论再到制度决定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种适当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观层次看,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利用内部和外部有利条件追赶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的超常态发展;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类型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世界交往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相互作用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可能性;谋求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须系统地准备多方面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力的内涵出发,分析影响道路运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因素,提出实现道路运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历史条件不同,后发展国家所谋求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常常遇到条件与目标、内生与外源、均衡与非均衡、效益与代价等一系列特殊的"悖论性"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困境.在克服这些矛盾时,后发展国家必须树立起对待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态度;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有利因素;应把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统一起来;要辨别和处理好发展中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交互发展.生产力交互发展→→全球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交互发展必然形成全球化的趋势.对后发国家而言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后发国家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后发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后发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现代化已经成为现实的情况下,跨越式发展自然成了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而生产力移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看到生产力移植的巨大价值的同时,后发国家必须注意生产力移植可能带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以及生态代价,应该建立起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体系;同时,后发国家的生产力移植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生产力移植与对外开放、变革国内社会结构、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此后的十多年间,时代列车飞速前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泽民同志以他厚实的科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我认为这些丰富和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认识。一、科技动力论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提高到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认为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需要、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个体矛盾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并促进社会向前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在经济转型和矛盾凸显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经济转型中的诸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下重点任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同时,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根本利益",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和理论体系,而且是对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意识论和社会主体论的伟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生产力及其相应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形态的发展归根结缔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先进的社会形态要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生产力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必须实现科技跨越、体制的跨越和发展阶段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跨越式发展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治平 《理论前沿》2001,(16):29-30
阐明了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从而使我们增强发展的时代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自然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着鲜明的生产力首位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的源泉,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判断社会制度兴衰的根本标准;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而且,《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原理,恰恰是以生产力首位论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生产力首位论就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核心。坚持生产力首位论,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跨越发展观要求中国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生产力的历史逻辑与技术逻辑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实现传统工业的现代化 ,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且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文连 《理论前沿》2007,513(24):46-47
江苏宏安集团在企业发展中,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到国人面前,但是如何才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新问题。 第一,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信息化和信息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相对独立的信息技术和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和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现云南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的论断,这个论断含义深刻,意义重大,既敏锐地把握了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又完全符合云南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为实现云南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西部生产力跨越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该选择的模式三方面论述了对西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