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松滋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司法监督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以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为突破口,不断丰富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内容,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行为,积极履行司法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让司法监督更直接监督法实施后,人大对司法机关工作监督的要求有了提高,在不再开展个案监督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使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是新时期人大工作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创新思路,形成开展旁听庭审的共识。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主任会议听取法院、检察院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法  相似文献   

2.
<正>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甘肃省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力度,抓住庭审质量这一工作重点,将人大司法监督扩展到法院庭审这一司法活动的核心领域,探索增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选准旁听范围。根据法院每季度开庭排期表及时选定旁听案件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社会关注度高的  相似文献   

3.
司法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一些地方人大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并对庭审工作进行评议。有人认为:这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有可能妨碍独立审判。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如果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实现代表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人大司法监督收到实效,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期待。当然,旁听后的评议,应是对庭审中发现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议,这与个案监督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是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法院提高审判质量、公正司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司法监督新思路,以组织代表旁听庭审为突破口,不断丰富旁听庭审的监督内容,规范旁听庭审的监督行为,积极履行司法监督职能,收到了较好效果。适应形势探索司法监督新路径监督法实施后,人大常委会不再进行个案监督,如何在不妨碍司法独立的同时,增强人大司法监督实效,是新时期人大司法监督面临的新课  相似文献   

5.
王成保 《公民导刊》2006,(12):34-34
司法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一些地方人大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并对庭审工作进行评议。有人认为:这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有可能妨碍独立审判。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如果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实现代表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人大司法监督收到实效。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期待。当然,旁听后的评议,应是对庭审中发现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议,这与个案监督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背景提要】2000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旁听庭审。2006年,沈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监督法》实施以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完善代表旁听庭审的形式、程序和内容,把庭审过程作为一种有效的司法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旁听庭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外地的经验,多方论证调研,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选案、据案选人、跟踪反馈的旁听机制,切实提升了人大司法监督的水平,促进了法院审判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大选案"减去了被动监督的砝码从各地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选案方式看,多数是法院选好案件,人大代表参与旁听,旁听案件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准备充分的庭审现场,很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是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法院工作和审判人员履职情况而采用的一种监督方式。通过旁听庭审并进行评判能够使人大代表直观、近距离地了解法院的审判情况,有利于审判机关严格、文明、公正、规范地执法,提高审判水平和办案质量。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一些地方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规定庭审结束后由参加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  相似文献   

9.
人大代表旁听法庭审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项举措在各地大多流于观摩的层面,监督司法的实效并不理想。而在上海,从旁听庭审到评议庭审的演进,已经显示了从形式监督迈向实质监督的一种可能。不过,这项民主监督试验的推行,也面临着如何不僭越司法独立的边界、如何保证监督专业性等诸多问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华 《辽宁人大》2008,(6):26-27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是人大代表视察审判工作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对审判工作监督最直接的一种手段,但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作定性的评价,却不妥。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还有的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类似评选“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9.
徐继响 《公民导刊》2006,(12):34-35
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庭审笔者有两点隐忧。隐忧之一,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是不是一种“制度重复建设”?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相应人民法院的工作。据此,关注特定案件的人大代表只要觉得有必要自然可以去旁听庭审,所以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的重心就只能落在“邀请”上了。但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两院”工作,除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外,还组织人大代表旁听并监督法院庭审。理论上,人大对司法工作实施监督与司法机关独立司法并行不悖,但在运行中,两者却难免产生矛盾。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探求监督司法与独立司法的平衡之道,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