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以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阶段性衰退的长期停 滞阶段。因此,日本的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泡沫经济"的破灭是 造成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的直接原因;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政府经济政策失误和矛盾累积是日 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政策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这一时期日本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日本通过在社会诸多方面的社会建设开始走向社会现代化,这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战后提出了"质量救国"的战略,实现了经济振兴;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口号,进一步巩固了经济帝国的地位.温州产品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成为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面对这种情形,温州市委、市政府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大力推行"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温州产品从此起死回升、重塑形象,温州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由此可见,质量振兴工作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社会转型的视角,同时采用体系、国家和国内社会三层次结合的结构分析框架对战后日本发展历史进行透视,可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经济赶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未能从经济赶超式的"发展主义国家"向成熟的制度型"三方制-福利国家"转型,乃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萧条的根源。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这一历史的十字路口,日本国家社会转型的延误或者说失败最终换来的是其后巨大的社会代价。因此,日本并不成功的国家社会转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东亚之间的经济失衡及摩擦由来已久,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与日本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以及其后中国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二战后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战后加速和维持东亚与美国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是:东亚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东亚与美国储蓄和投资率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及美元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我们认为这种失衡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总结“泡沫经济”的教训日本1993年9月出版的《经济白皮书》对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日本经济史上史无前例的“泡沫经济”作了认真总结,彻底否定了1992年《经济白皮书》所作泡沫经济“影响轻微”的结论。(一)“泡沫经济”有害无益,土地等价格暴跌已对...  相似文献   

7.
“日本模式”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行政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服务于赶超目标与战略 ,并承继了战时统制经济若干特点的体制模式。它使日本在战后数十年中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但是 ,这种模式获得成功的基本经济环境与条件已经深刻地改变了 ,日本经济从 90年代初开始的持续衰退已凸显出这种模式的缺陷 ,它已不能继续适应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因此 ,中国在这种大趋势、大背景下的体制转轨当以日本模式为戒。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以来,日本对“太平洋经济圈”提出了种种设想后,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这些设想更是甚嚣尘上,其目的在于实现以日本为中心的“太平洋世纪”。无独有偶,1985年欧洲共同体提出在1992年组成统一大市场,实现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等方面的统一和自由流动。虽然二者都体现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显著特点,但  相似文献   

9.
日本现代思想家竹内好在1930年代前后借由对鲁迅的研究对日本现代化的发展进行反思,由此塑造出著名的"竹内鲁迅"。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竹内鲁迅"从漠视到热衷介绍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学界在现代化诉求中对西方的单一认同的一种扭转,但值得警惕的是,对"竹内鲁迅"的热衷是否会造成另一种盲目的认同。一个"竹内鲁迅"不能说明一个近代中国的存在,我们要以"竹内鲁迅"为"他者"来关照自身,我们的学者仍然需要想象。  相似文献   

10.
6月 2 1日我院亚太研究中心邀请在京日本问题研究者和从事对日外交工作的同志在我院举行了日本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3 0余位学者分别就日本当前经济、政治形势 ,中日关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日本当前经济、政治形势最新变化分析  关于日本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学者认为 :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期 ,“政府护航型”的体制积弊日深 ,表现为 :日本金融业呆坏帐巨大 ,严重削弱国际竞争力 ,日本几家主要银行的信誉度首次被清出“3A”等级。日本政府财政赤字巨大 ,已高达GDP的 1 0 % ,在整个发达国家中最为严重。财政…  相似文献   

11.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3.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理性和理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笛卡尔主义的代名词,哈耶克不满"理性"和"理性主义"长期以来被其独享和滥用的局面,尝试和寻求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正名。通过对理性的重新表述和在理性主义之前加修饰语的办法,从逻辑层面上将这两个术语加以提升,区分出滥用理性的"建构理性(主义)"和有效利用理性的"进化理性(主义)",为自发生成的进化理性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提防个体自由遭受源于建构理性的计划和极权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16.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从文明共享的角度来看待法律移植问题,是一条有益的途径。但是如果不理清文明共享的“认同”、“认异”问题,则不可能对法律精神有深入的理解,亦不可能对法律是否可以移植以及如何移植的问题做出合理阐释。在法治中国的今天,探讨这一问题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熟人”与“陌生人”的人际关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伴随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建立在亲缘、地缘基础上的自由的稀薄的人际关系,以习俗型信任为特征。工业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以及受到契约、物和物化了的社会设置所中介了的间断式人际关系,它以契约型信任为特征。后工业社会也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是,由于社会网络结构的生成,人际关系将是一种自由稠密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所包含的是合作型信任。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跨越工业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自觉地促进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