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讯     
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于9月12日至19日在昆明、丽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把云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推向世界,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会议代表165人,分别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会议围绕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在丽江大研镇下束河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民居、民俗及民族文化保护示范社区。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2月2日,惊悉恩师汪宁生先生长辞人世,闻此噩耗,我不禁潸然泪下。记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汪宁生先生是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国际考古学界的知名学者,云南20世纪学术界的杰出代表之一。长期从事云南民族历史的考古、田野调查及系统研究,是我国民族考古学奠基人,民族文化人类学代表和中国考古人类学、先秦史学学科带头人,曾获美国著名的卢氏基金及挪威人文科学基金会奖。先后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讲学,介绍云南民族文化,著作达400余万字,培养了大批云南本土民族理论历史研究人员,奠定了云南民族人文学科的基础,是云南民族现代人文历史研究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拓荒者,为提高云南民族历史、考古、人文学科学术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军 《今日民族》2021,(5):46-48
一、丰富厚重的"三交"传统,是云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成分. 民族关系始终是云南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前,云南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体存在区隔并存、冲突共存与和睦共生等几种状态.有些民族之间,因自然条件或社会人文因素彼此隔绝,不相往来.有些民族之间,彼此戒备、冲突,在局部地区和部分民族之间甚至曾经矛盾尖锐,隔阂至深.而在更多的民族之间,则不仅保持多形式多层次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还形成了长期亲密交往、和睦共生、相互交融的局面,这是云南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形态.  相似文献   

4.
《创造》1996,(5)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碰撞和回应李锐云南是一个山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有24种少数民族,1200多万人口,多数居于全省总面积的94%的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形式,如爨文化、南诏文化、东巴文化、毕摩文化、傣文化。...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个。受地理位置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外界的交流和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很少,很多民族还保留着落后与现代社会难以衔接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云南网 《今日民族》2018,(10):63-63
9月22日,第八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会议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召开。论坛紧紧围绕“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主题,以口述环境史的方法和理论为切入点,对接学术发展前沿,深入探讨口述环境史研究中的选题、对象、方式、规程、成果等诸多问题。本届论坛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凯里学院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等科研单位与出版机构的近7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2,(4):62-63
全国政协民宗委与民盟中央联合调研组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4月18日至23日,全国政协民宗委与民盟中央联合调研组一行深入云南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山区、村寨、茶园等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地,对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学法律系的民族法学是“八五”期间云南大学的校级重点学科。民族法学是中国法学中刚刚兴起的一个新学科。它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法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从事民族法的研究,无疑十分重要。云南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丰富的法律文化。云南史学界、民族学界经过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这些都为民族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丹业  杨波 《今日民族》2008,(12):I0002-I0004
12月20日至23日,云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盛典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怒江傈族自治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缪家福 《思想战线》2004,30(1):88-95
"三江并流"地区自然的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全世界罕见,它构成了三江地区资源价值的核心所在。世界自然遗产绝不单纯是对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共同特征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三江并流"所具有的前瞻性内涵,即包括共通性和共识性成分在内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相关,它们内在的、固有的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资源可能转化为现代文明建构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基诺族大鼓舞是基诺族悠久历史中的艺术精粹,场域变迁促使其在表演形式、文化内涵、传承人身份三个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其继承与发展。以基诺族大鼓舞为代表的原生态音乐品种的场域变迁不是个别民族或地区的孤立行为,而是现代社会发展大趋势造成的,并为其带来了更多关注,有助于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教育,更好地对外展示自己的民族艺术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云南大学东陆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与大国文化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4月27日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东陆书院副理事长张昌山教授,东陆书院理事长、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管乔中先生分别代表云南大学和东陆书院致辞。本次研讨会为期1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对"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启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3.
范祖锜(以下简称范):尊敬的汪先生,您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考古学家。40多年来,您在考古学领域纠正古人之陈说,冲破今人之误区,灼见屡出,新论迭生,成果丰赡,建树卓越。您的《云南考古》、《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铜鼓与南方民族》、《民族考古学论集》、《西南民族与历史文化》、《文化人类学调查》等著作以及译著《事物的起源》,对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上要取得成就,最根本的是学者本人必须具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艰苦精神,具有坚实深厚的学术功底,此外也有不少前辈学者还得益于独自的家学渊源。先…  相似文献   

14.
穿越时空的守望——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出版在云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集成块”,国际上已出现“重估云南”的呼声。世界古迹基金会副总裁史达布认为:世界应该把云南看作一个博物馆;美国副国务卿芭尼·柯恩等发出《云南倡议》,认同将云南作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全球示范区”。这些观点的立论基础均源于丰富多彩的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而数以万计的云南各民族古籍则是云南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时光久远的各民族文献、碑刻和口传历史,重拾史上各民族的梦想与辉煌,抚摸各族先民共创灿烂中华文化的脉动,再次感受各族文化在交流碰撞、借鉴融合中的那份大度和睿智……民族古籍文献带给我们何止于阅读后的欣喜,更在乎震撼后的感悟。它们所包容的各民族思想积淀,同时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宝藏。多少年来,有多少代又有多少人为着培护民族文化根系,探寻民族发展源流,默默地奉献着,书就了一册册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鸿篇巨制,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亦因他们的努力而生生不息,绵延永续。  相似文献   

15.
自元、明至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云南藏区的回族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强势的藏文化逐渐融入其原有文化中.这些藏区回族在吸纳藏文化的过程中,也奠定了藏一回两个民族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文化是族际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超越族际边界羁绊的一种动力,不同族群的文化变迁与族群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藏区回族(藏回)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藏族和回族文化的亚文化,其群体也形成了一个亚族群.  相似文献   

16.
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雄武 《思想战线》2005,31(6):63-67
民族的多样性及和谐并存,是云南的突出特点.云南各民族传承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经验就是宽容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对民族差异的宽容.云南各民族之所以能宽容,一是在既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宽容,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精神选择了宽容.多样性的宽容和多样性的并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这里,首先谈一下建设滇学学科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一,建设滇学学科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滇学主要以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各民族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历史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更保证了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但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原生态民族艺术的原生态性质带来极大的破坏,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被忽视和瓦解。因而,如何号召大众加强对于原生态艺术文化的重视程度,探索和总结出原生态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途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丰厚的云南各民族文化,前提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系统展现我省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特殊文化遗产。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流传于近现代,是各民族不同时代在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构成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马春香 《前沿》2013,(6):127-128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它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体现出了中国音乐的的悠久性、独创性及丰富性,以不可替代的音乐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音乐的组成部分。当前,认识和理解"原生态"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不容回避,且具有现实意义。抢救保护"原生态"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