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VI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全面、深刻地理。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可以说,十六大报告是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党的十六大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动员、总部署。“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按照这个部署,我国在上世纪末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人民意愿,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结合鄂尔多斯的实际,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继续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小康社会目标,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目标,符合现代化实际,体现了人民群众心愿。落实到鄂尔多斯的改革建设中,就是要牢牢把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推动“全面协调发展”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二次创业的战略思路,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清醒…  相似文献   

4.
李远方 《世纪桥》2009,(13):69-69,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体现了人民的愿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条件得到改善,必将推进实现人口现代化。而人口现代化的实现,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一、人口现代化的内涵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类型或人口变量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转化过程,包括与人口数量、规模直接相关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及有关变量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历史任务,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等学校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努力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理想信念的进一步坚定,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维功 《党史文苑》2013,(12):33-35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性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小康社会内涵上的丰富与充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体现,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但应该看到,时至今日,许多人的发展观并没有根本转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尚缺乏深刻的理解,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化为增长是硬道理。因此,深入讨论发展观问题,廓清在发展观上的种种迷雾,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副院长,请他就发展观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记者:十六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最终也体现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我哥们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在面临21时机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中,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关键是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因此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中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发展和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王传志 《实践》2003,(2):18-19
党的十六大确定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这个目标,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最突出的贡献有两个,一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是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由于国情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照抄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小康社会构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参照西方现代化发展状况,立足我国具体实际所提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12)
<正>核心观点:"四个全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新要求,贯穿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宏大战略布局。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展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总体布局、发展目标以及领导力量的认识,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性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小康社会内涵上的丰富与充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体现,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产生于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和多方面展开于人类现代化进程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历酝酿、初步形成、成熟、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四个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对于今天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太原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当作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为率先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太原地处内陆、自然环境较差,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可以说,软环境建设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党中央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着眼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吉林省省会,长春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建设“工业省”、“科教省”、“生态省”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思路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率先,加快发展为此,要努力做到“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18.
(1)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确立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结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缺乏现代化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 ,长期缺少具体的和阶段性的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的现实目标 ,是我们党长期犯“左”倾错误原因之一。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从中国实际出发 ,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在现代化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 ,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 ,并进行国际比较 ,从而对中国现代化战略进行调整的结果。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赵涵悦 《世纪桥》2023,(7):92-96
中国式现代化既容纳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在长期探索中演化出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深化改革便是依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带动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扫清障碍。通过论述全面深化改革回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探索、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效能、展望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三个角度,捋清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影响,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20.
强晓华 《共产党人》2004,(15):11-12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振兴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