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这个词的希腊文原字为“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安德罗尼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遗稿编纂而成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此以前曾写过一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宇宙中具体事物运动规律的。而安德罗尼克在编纂过程中把亚里士多德专讲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内容放在《物理学》之后,起名就叫做“在物理学之后。”中世纪时有人把“在物理学之后”合成一个词,如果直译成汉语,应该是“后物理学”。此书在明朝时传入我  相似文献   

2.
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本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把辩证法界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①。恩格斯的辩证法定义是以“物质一无论”为本体论背景、“反映论”为认识论背景的。由此,他把物质自身的辩证法确定为“客观辩证法”,人们头脑中的辩证法确定为“主观辩证法”,后者乃是对于前者的反映户自《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之后,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以后…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物理学有两个重大发现,即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与相对论的研究和应用一开始就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这两大重要物理发现在本质上奠定了20世纪和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基础,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量子及其特性所谓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也是物质、质量、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像分子、原子、光子等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统称为量子。量子有一个非常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组成部分,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堪称历史唯物主义的代表篇目。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较为全面、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基本经过和主要结论。在所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它的内容最权威,表述也最明确,因此,梳理和回顾这部著作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部著作中不仅对资本主义的自由观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自由不是人类理想状态的自由,反倒是对人类自由的一种限制和压制,在此基础上他对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而且提到了自由如何的实现问题。由此可见,从自由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那么简单,它同样是研究马克思的自由观必不可少的一部著作,理应得到我们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手稿是恩格斯晚年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奠基性著作。自1925年出版以来,评价不一。主要争议代表者是两位20世纪的物理学巨擘:爱因斯坦和普里戈金。本文通过分析恩格斯创作意图,试图对两种评价给予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7.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3页)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不断给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质量、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法国科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儿最早提出了运动守恒的思想。他在力学研究中发现:在两个弹性物体碰撞的情况下总动量守恒。1644年他在《哲学原理》一书中说:机械运动“在物质中有一定量,永远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尽管它在物质的某些部分中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居住形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冯信群 《新东方》2004,(9):54-57
一、关于建筑的居住形态 建筑的第一使命就是住。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围绕“住”的建构谱写了一部悠久的史册,成为时代、社会、物质、生活、文化和思想的表现和见证。长期以来人类为改善居住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居住文  相似文献   

9.
陈金香 《前沿》2007,(11):70-72
1924年出版的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一部开创性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白话文语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它不仅是一部理论语法著作,也是一部教学语法著作,它对汉语语法教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探讨《新著国语文法》对现代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1.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传 《前沿》2002,3(1):8-11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世界的物质秩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秩序问题。它们互相依存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提高民族理论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 ,哲学社会科学还具有自然科学所不具备的思想启迪、思想统一、思想解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松 《思想战线》2001,27(1):1-7
在古希腊哲学中,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到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灵魂问题进行了阐释,分别赋予灵魂概念以物质、精神、运动、认识论和主体性的意义,并以灵魂问题为切入点,在人类认识史上开启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从而使灵魂问题成为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条件”是一个极古老的哲学概念,远在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就出现了有关条件的论述(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77页)。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条件概念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如何理解“条件”这个哲学概念?它是怎样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实践活动中,应怎样对待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条件呢?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是唯物辩证法条件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的学术观点看,《论语》是一本中国文化经典,是以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哲学著作。本文认为,《论语》充满丰富的中国文化智慧,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文献学、卫生学等各自学科的观点看,它都堪称各学科的经典著作。但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考量《论语,》它从若干方面阐述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人类在古代社会极具智慧的政治理念,因此,它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政治学经典。东方的古代政治学经典《论语》恰好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相辉映,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双璧。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彻底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旧意识形态”中的各种错误思想,充分记述和揭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根源。这一批判,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实质上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旧意识形态”。一“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意识形态是高级形态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根源于现实的经济基础。这一点,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没有看清楚。他们总是从根…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构成了现代人类社会资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从广义上讲,信息是物质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形态和运动变化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狭义的“信息”是指信息接受主体所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时期的主要文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为依据,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出发点是人类解放,而人类解放不仅指的是经济的解放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它天然地不可分割地包含着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历史客观必然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意蕴。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个出发点,才能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进步与以人为本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奖,随着举国上下对创新人才的重视,成为大众关注的一大话题。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走过百年,是20世纪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一个缩影;它同时也是全世界最重要、最受人注目、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人们崇敬诺贝尔奖,赞叹获奖者为人类作出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编审录制的《物理在公安中应用》和《大学物理绪论》两部录象片,于1987年底曾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上列为优秀电教教材并被中央电教馆做为馆藏资料珍藏。《物理在公安中应用》录象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物证检验、现场堪察、通讯技术、预防技术。《大学物理绪论》包括三部分: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物理学与科技生产的关系、物理学与新技术革命的关系。这两部片适用范围:《物理在公安中应  相似文献   

20.
秦文敏 《湖湘论坛》2001,14(3):85-86
《易传》是战国时期儒家佚名(统解释《易经》著作的汇编,是《易经》最古老的注解,共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由于《易传》和《易经》产生的历史背景、认识水平、阶级基础都不相同,因而这两部书具有明显的区别。《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易传》则为一部哲学著作。《易传》在形式上是解释《易经》的筮法体例、卦象、卦名、卦爻辞及其义理的,却往往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并借以系统地阐发作者的哲学观点。 《易传》对儒家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它在道家的影响下,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