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说,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梁思成和贝聿铭特别爱登上景山顶,看那起伏而错落有致的北京城的轮廓线。那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最漂亮的轮廓线。  相似文献   

2.
一、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状况北京供热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建设的步伐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不同年代、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构成了北京供热行业的基本特征。从目前北京供热主体的性质以及投资、运营管理的模式看,大致分为六类:  相似文献   

3.
从书史上看,清代碑学本源于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当时碑派大家大多集中于北京,后来随着海派的崛起和文化中心的南移碑学中心也随之向南方转移,并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碑学集群。如蒲华、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沙孟海清末民初皆鬻书海上。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沈尹默帖派势力的大增,上海失去作为近代碑学大本营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滨海新区。被喻为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崛起。它仅用了5年时间,经济总量就从近2000亿元跃上6000亿元台阶,续写了中国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不惑之年拿画笔半路出家自成才──巴山和他的画作彭建群80年代中期,一位香港同胞携带一幅《百虾图》从深圳出境时被扣。尽管画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巴山画于北京”,且盖有巴山的印章,但检查人员面对这幅丈二巨作,怎么看怎么象白石老人的笔意。若是已故中国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6.
北京冒出个“浙江村”本刊记者文天申翻开北京的新地图,上面出现了一个“浙江村”。用中国一个省——浙江——为一个“村”命名,这在北京还是第一次。浙江村位于市中心向南5公里南苑一带的城乡接合部。70年代末,这一带的24个村,约有两万居民。自80年代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高锡嘏 《春秋》2010,(3):42-44
老济南是指我所能记忆和听说的那个年代.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人们常说的看戏或听戏.指的都是京戏。看其他的戏则直称其名,如“看河南梆子”、“看蹦蹦(即评剧)”等。更老的人则把京戏称之为大戏.因为那时最大的戏院只演京戏,不演其他戏种。老济南对京戏的情结.虽比不上京、津、沪那么有名,但在各省中还是很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北京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在歌声中.这一代人和他们的或许亲眼目睹过毛泽东风采的长辈们一样.心中有着无限的向往.到北京去,到北京去……  相似文献   

9.
欲问天下奢华风,请君指看办公楼赵忆宁,叶俊东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党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所在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对中国发展的未来前景有重大影响。全国人民关注北京,全世界关注北京。正当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的斗争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今年5月,音乐剧《Q大道》在北京上演,幽默地探讨了地域歧视的话题,引来了观众阵阵笑声。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写过一本《政策学》有一次来北京开会,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一位领导同志见到我的名字就跟我说,我看了你的书,一直找你,这次终于见到你了后来我就从陕西到了中央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叶子 《现代领导》2011,(7):37-37
1956年9月13日,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陈云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起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候选人。对于陈云这个候选人,毛泽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陈云同志。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相似文献   

13.
从商界人才与军界人才相互借鉴的历史维度看,应该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者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家报社做总编辑。适逢传达贯彻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报纸需要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有一天我把写好的两篇文章送给市委书记审阅,他只看了一篇,便说:“我不看了,也不用再送给别人看,你是总编辑,小平同志的谈话也学了,今后就由你终审。”  相似文献   

15.
从悲剧性到喜剧性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从美感形态上看,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表现为以喜剧性为主导。要说90年代,我们不得不理解80年代。80年代的审美文化尽管形态不失多样,但毕竟悲剧性占了上风。有的论者喜欢用"崇高"这样的概念去描绘,这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期间,CBC网站介绍了一位名叫David Tool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办奥运的事迹。Mr.Tool是一位美国退役军官。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立刻就爱上了北京。2001年Mr.Tool正式来北京定居,在一所大学担任英语教授。Mr.Tool在北京看到很多错误百出的英文标识,他对此痛心疾首.并上书当时的文化部长。  相似文献   

17.
壮哉,2008!     
王天玺 《创造》2008,(8):8-10
一个民族的腾飞,一个国家的崛起,总会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和事件作为象征。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就是这样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再评李泽厚先生的民主观陈良谋最近看到香港出版的《明报》1993年10月号上登载的李泽厚先生题为《北京行》的文章,文中对《真理的追求》(1993年第5期)对李先生的批评作了答复。这个答复我看比较重要,现摘录介绍如下:“我在北京时,看...  相似文献   

19.
景山顶上看北京周幼马北京市中心有座5O米高的山岗,叫景山,现在辟为公园。据记载,它是15世纪初,明成祖营建北京官殿时,按照风水先生建议,将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积起来形成的“镇山”,取名“万岁”。17世纪中叶,满族人占据北京,建立清朝(1644-1...  相似文献   

20.
元明清北京城街道路网保护的形势严峻 一、北京市旧城道路、胡同改变和消失的速度惊人 北京城的城门、城墙拆除之后,旧城道路网络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城市改造速度加快,北京有的新建骨干道路打破了北京古城街道网络格局;另一方面,辅助北京旧城骨干大道、构筑了北京城性格的胡同成片消失.据统计,北京建国初期有大小胡同7000多条,80年代以后只剩下3900多条了,进入90年代北京胡同以每年数百条的速度被改变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