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冰 《世纪桥》2010,(22):F0002-F0002
2010年11月2日是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黑龙江省在哈尔滨花园邮宾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李兆麟将军。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李兆麟将军生前曾以“‘运恩出奇,横扫千军’……夺回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作为“振兴中华”的座右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李兆麟戎马驰骋在“辽、吉、黑”,率领抗日志士历尽千险、排除万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配合我军和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了全东北,终于“夺回我河山”。  相似文献   

3.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李兆麟同志创作的《露营之歌》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李兆麟同志用一生践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是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创作的《露营之歌》。这支歌既是鼓舞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艰苦斗争的有力武器,又是当年东北抗战生活的真实写照。李兆麟将军,1910年生,奉天辽阳小荣官屯(今属辽宁灯塔县)人。他早年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  相似文献   

5.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10):39-40
正在东北中长铁路沿线德惠以北哈尔滨以南,其间有座古城叫双城堡,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支队进驻这里,使之成为中共"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早进驻的北满地区南部县城。1946年初,南满地区国共两党为争夺东北,在北宁线展开激烈战斗;而在北满哈尔滨,敌我斗争也异常尖锐复杂。3月9日,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4月1日,中共满洲省委在双城堡东南郊双城中学,为李兆麟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会上展出了李兆麟将军的血衣;追忆了李兆麟将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9日,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牺牲60周年纪念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李兆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披肝沥胆,特别是在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作战中,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李兆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将军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唤起了千百万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誓死斗争的觉悟和信  相似文献   

7.
栾艳秋 《世纪桥》2014,(2):58-59
李兆麟是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其他抗联将领一起率领东北抗日民众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十四年,在坚持北满抗日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3月9日,李兆麟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为了纪念这位牺牲在哈尔滨的民族英雄,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与李兆麟将军有关的纪念地保护工作。本文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将哈尔滨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李兆麟将军纪念地历史价值所做的研究保护工作进行交流,借以加强对革命先烈纪念地的保护工作,使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继续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与缅怀。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21,(10)
东北抗联歌曲是产生于抗战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产物。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抗日部队的思想情感和战斗足迹,同时也体现了东北抗日联军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意志。诞生于五大连池朝阳山地区,由张寿篯(李兆麟)将军作词的《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就是东北抗联歌曲代表作之一。本文对《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的历史创作背景及歌曲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作以解析。  相似文献   

9.
<正>1946年3月9日下午,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李兆麟将军告诉秘书,自己要去赴一个约会,最多1个小时就回来。之后,李兆麟就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第二天,在哈尔滨市道里水道街九号,李兆麟被发现已遇害身亡。警察和苏军先后赶到现场。苏军将案发现场附近居民带回司令部盘查,警察局也成立了"特别搜查队",假意"查缉凶手"。右图就是当时哈尔滨市警察局长余秀豪关于"逮捕杀害李兆麟主犯孟庆云"的报告。当时东北的形势非常复杂。随着国民党政府接收大  相似文献   

10.
刘国瑞 《世纪桥》2000,(5):50-52
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慕名前去采访抗联老战士李桂林同志。他向我讲述了当年抗联的战斗与生活,尤其是在李兆麟将军身边工作的日日夜夜。1940年8月间,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奉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命令,由庆安、铁力一带来到“三肇”平原地区开展抗日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6岁的我积极要求加入了抗日联军,在队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李兆麟、母亲金伯文是上世纪30年代战斗在白山黑水14载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当年,他们曾经与朝鲜、苏联的战友生死与共,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用鲜血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1941年至1945年间,我父亲和周保中将军率领部分抗联部队转入苏联整训,编为苏军哈巴罗夫斯克88旅,我父亲任政委。期间,我们一家与金日成同志一家住在同一个单元,互相关心帮助,培养着各自的后代,两家情深意厚。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父亲李兆麟曾在东北战场为驱逐日寇顽强战斗了14年,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将领。父亲生于1910年11月2日,原名李超兰,进行抗日救国地下工作时化名李烈生,在参加抗联后化名张寿篯。父亲志向高远,面对国土沦丧、政府无为的严酷现实,一腔热血的他曾在书箱上镌刻下"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八个大字,表达收回祖国河山的雄心壮志。父亲的战友冯仲云将军曾经撰文评价他:"寿篯在北满享  相似文献   

13.
记得60年前,我在海伦县城读小学三年级时,就学会了抗联歌曲<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脍炙人口的诗句激荡着我年幼的心,一个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耸立于脑海之中,他就是李兆麟将军.想不到相隔35年之后,我竟用笨拙的笔写出了关于将军的传记文学.回忆那段创作生涯,心潮难抑,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1,(24):29-29
李兆麟将军墓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公园。 李兆麟,原名李烈生、化名张寿筏,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5.
2 还有一件让陈龙念念不忘的使命,那就是要全部缉拿1946年3月9日在水道街9号残酷杀害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的凶手,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在抗联的时候,陈龙率第二军在东满杀敌,李兆麟率领第三军转战北满,两军相隔虽远,但两军领导人都相互闻名。听到李兆麟遇害的消息,陈龙心中十分悲痛,他深知经  相似文献   

16.
<正>李兆麟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农民家庭。李兆麟少年时入本村私塾读书。1922年毕业于辽阳县高级小学,随后又在荣官屯的私学馆念了两年书。1926年因其父亲去世,李兆麟辍学回家,边务  相似文献   

17.
曲晓溪 《世纪桥》2010,(22):11-14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骁勇善战,是令日伪统治者闻风丧胆的抗日志士。东北光复后,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新中国的成立呖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相似文献   

18.
李兆麟与本溪特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21岁的爱国青年李兆麟怒火满胸,辞别妻儿老母,奔赴抗日呼声很高的北平。在那里,他先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受中共河北省委和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派遣,又回到了家乡——辽阳。志在抗日救国的李兆麟,在家乡联络“燕子队”、“天地荣”、“长江”等地方武装,组织起  相似文献   

19.
“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第一英雄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这是一首赣东北的革命民谚——《打倒土豪为人民》,表达赣东北人民对方志敏、邵式平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20.
王晓兵 《世纪桥》2003,(6):45-45
2003年10月26日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诞辰9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隆重举行“赵尚志将军塑像”揭幕仪式,是很有意义的。 赵尚志将军和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一样,是东北抗日联军中最杰出的代表,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东北抗联曾经浴血奋战的大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1932年4月12目的夜里10点50分,赵尚志与共产党员范延桂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丁家桥上,成功地颠覆了一列日本侵略者的军列,致使敌人死伤达104人之多。乘坐这趟军用列车的日军多门中将,刚刚由方正“凯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