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难谈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基本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国共合作有望实现。但是在南方,国民党当局却加紧了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企图采用“北和南剿”的方法,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前消灭南方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过艰苦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南剿”阴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先后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 ,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努力下 ,国共两党终于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年 8月 2 5日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 ,也将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奔赴抗日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9月 8日 ,与项英一起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陈毅 ,作为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 ,抵达江西大余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合作抗日事宜 ,11日又赶到赣州 ,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第四行政公署及 4 6师的代表谈判。 9月 2 4日 ,项英应约前往…  相似文献   

3.
王树元 《红岩春秋》2022,(12):36-41
<正>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抗日劲旅,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1937年10月组建后,新四军在随后的10年间迅速发展壮大,同时也历经了一段曲折复杂和尖锐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4.
1937年9月6日,陕西三原县石桥镇村外的田野上临时搭起了阅兵台,9000多名红军将士在这里誓师出征,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三原誓师后,129师和先前整编的115师、120师一起,直接开赴抗日前线。一个月后,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各省(琼崖除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八路军、新四军就此诞生……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西安事变,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从而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西安事变后,1937年4月,杨虎城将军被迫辞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及第17路军总指挥职务。1937年6月,蒋介石令其“出洋考察”。从此,第17路军走上了一条被蒋介石逐步削弱、肢解、消灭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失陷,祖国半壁河山遭日军铁蹄践踏。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神圣旗帜,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再握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战场之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走出深山老林,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江西是新四军的故乡。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红土地上率先高擎起南方8省国共合作的火炬,汇聚起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创建了铁的新四军。此后,这支抗日劲旅驰骋大江南北,纵横华中敌后,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  相似文献   

7.
一、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开始了厦大学生在内地的办刊活动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中部和南部海岸的一部分,侍机登陆厦门。厦门大学地处海滨,田于敌舰持续不断的骚扰和炮轰威胁,难以维持正常学业,1937年9月4日被迫暂搬鼓浪屿办学。金门陷落后,厦门大学从1937年12月24日起又被迫分批出发,迁往闽西山城长汀,至翌年1月17日才得到正式复课。厦大学生素有抗日爱国的光荣传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和教职员分别成立了学生和教职员抗日救国会,出版《救国之路》、《抗日救国须知》、《救国歌》、《抗日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卫国”,进行全民族抗战,在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高潮。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池江谈判、池江改编等艰苦斗争,最终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抗日前线。于是,一场国共合作联手抗日的风云大幕骤然拉开了。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顽固派坚持片面抗战和反共立场,把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和力主抗日的民主进步人士、青年学生视为眼中钉,肆意镇压。现就国民党顽固派在江西制造的一系列反共反人民的暴行概述如下: 一、诋毁、偷袭抗日游击队 “芦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达成一致抗日的协议,宣布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党军停止大规模“清剿”游击区。但国民党江西当局的顽固分子仍然坚持反共立场,念念不忘消灭红军游击队。他们借红军游击队整编之际,恶意散布“共匪要求投诚”、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是由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分散在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编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新四军军部从诞生到撤销番号的9年时间里,其驻地有9次大的变迁。{1}诞生在汉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逐渐表现出愿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愿望。国共双方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事宜达成共识。中共中央即刻派张云逸前往澳门请叶挺出山,负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的工作。北伐名将叶挺,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后,曾受到不公正对待,在海外流亡10年,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要求南方红军游击队就近与国民党驻军或地方政权进行合作抗日谈判。9月上旬,陈毅在与国民党大余县县长彭育英谈判之后,11日,在彭育英的陪同下来到赣州城,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第四区专署及驻军四十六师代表谈判。陈毅下榻在中华旅社。这一天,一个头盖花布巾的村姑,在王贤选的陪同下,走进了陈毅住处。这位“村姑”不是别人,她就是毛泽罩的妻子,被国民党通缉多年的女共产党员贺信!“原来三保经堂那个吃斋道姑是贺恰!”“原来贺始竟在巴州成了三年!真是了不起!”国民…  相似文献   

12.
中共闽粤边特委根据地按照中央指示,在南方15个根据地中率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开展国共抗日合作谈判。1937年6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在高坑乡(即现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陈氏宗祠举行扩大会议,会议作出有关决定并发表《为改编红军第一、三支队及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告同胞书》。高坑会议是中共闽粤边抗日合作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促进闽粤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芦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亡国灭族之灾,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一二九师在刘伯承师长的带领下于1937年10月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挥师北上,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1月,邓小平接任一二九师政委。刘邓率大军以太行山为依托,创建开辟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晋冀鲁豫革命  相似文献   

14.
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对蒋介石政策的演变,史学界一般划分为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其时间划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6年5月5日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前为抗日反蒋阶段;从1936年“五五通电”至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为逼蒋抗日阶段;从西安事变至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为联蒋抗日阶段。  相似文献   

15.
章乃器是曾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在上海被蒋介石逮捕下狱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是一位抗日志士。1937年7月31日,“七君子”获救出狱后,章乃器首先到了广西,不久又到香港。12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应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的邀请,毅然舍弃家  相似文献   

16.
连柏生,上海南汇县祝桥镇凉亭乡人,1908年生,抗日战争期间,曾因创建并领导浦东地区著名的抗日队伍———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闻名于上海郊县,被谭震林称为“浦东抗日领袖”。一、创建“保卫四中”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对上海的进攻。上海沦陷后,连柏生告别了多  相似文献   

17.
1937年“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但着重于山地 )”的战略方针 ,开始了我党在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下的独立自主地领导全民族实行全面抗战的伟大历史时期。自 1937年 9月 2日起 ,八路军除留守兵团驻防陕甘宁“大本营”外 ,各主力师陆续从陕北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首先进入山西。八路军的作战方针虽已在洛川会议确定 ,但在高级将领中并未完全统一认识 ;八路军开赴华…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14日,毛泽东等致电身在南京的叶剑英。要他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  相似文献   

19.
初访延安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形势,同意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28日,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他向在南京的博古、董必武、叶剑英表示,安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于11月3日来到了延安。  相似文献   

20.
谒天福山     
一文登城区东去30里,有天福山,山势不高,却很有名。公元1937年12月24日,这里爆发了震惊胶东的天福山起义。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大众日报》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刊登了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山东抗战大事记》,我在其中搜寻到如下内容: “1937年: 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天福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