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杀的心理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国内的研究焦点主要关注的是怎样预测和预防自杀的发生等方面,对自杀者的心理解剖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本文重点介绍并讨论了已经在国外开展了40年的针对自杀者的心理解剖工作的概念、工作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为国内专业人士更准确地了解自杀者死亡的心理学原因和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自杀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狱内自杀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群的自杀状况是:自杀是目前中国第五大致死原因,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加大了自杀的可能,自杀者中45岁以下人群所占的比例较高,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人口的3倍,女性自杀比男性高25%,人际关系危机容易导致冲动性自杀行为。狱内罪犯自杀的情况基本符合以上规律,但又有监狱情境性的特点。预防和减少狱内罪犯自杀行为,关键在于健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苗头,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内5个城市地区采取不同自杀方式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方法收集上海、金华、武汉、娄底、都匀城市地区警方处理的548例自杀案例,根据自杀方法将案件进行分类,研究各种自杀方法的人群年龄和性别特征,结果在各种自杀方式的年龄分析中,高坠和自缢的自杀者平均年龄最大(约55岁),溺水、自缢次之(约49岁)、口服毒物较为年轻(约45岁),而CO中毒自杀者平均年龄最小(约37岁)。在自杀方式的性别差异中,男性更多地出现了锐器自杀(52:24),自缢(67:33)和高坠(55:45),女性则在溺水自杀中占据多数(58:42)。结论每种自杀方式涉及到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差异明显,CO中毒自杀的自杀者最为年轻;男性更倾向于用机械性损伤的方式来自杀。  相似文献   

4.
涂文强  赵虎 《法医学杂志》2009,25(5):380-382
长期以来,中国对自杀的判断仅依靠死亡现场和尸体特征,忽视了心理解剖对死亡方式的区分作用。心理解剖与传统的自杀风险评估和自杀流行病学调查有明显区别。心理解剖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死者个性特征、行为方式、自杀动机;心理解剖的方法是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死者有关的资料。心理解剖也存在很多限制,其中缺乏标准方案是主要原因。最近Bermanr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在我国应用之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杀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自杀原因与自杀方式之间的关系,为自杀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尸体解剖、调查走访来确定自杀案件,收集昆明市五华区近三年来的124例自杀案例,然后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结果自杀者男女性比例为1.53∶1;自杀方式多选择高坠、自缢和溺死;自杀者昆明户籍与非昆明户籍的比例约为1∶1;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自杀最多;10~50岁年龄段的人群多选择高坠自杀,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自缢自杀的较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均以高坠自杀为主;因精神疾病、自身疾病和经济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自缢,而因感情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服毒。结论自杀是一类十分复杂的案件,对于疑似自杀的案件要多方面勘查、全方位思考,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案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赵念国 《检察风云》2012,(21):31-33
每个自杀老人的原因不尽相同,巴黎昂布里奥斯医院的老年科穆里亚斯医生认为,这些老人身体日渐衰弱,处于孤独与沮丧中,现代医疗对精神抑郁症难以根治。法国:老人因孤独而自杀世界预防自杀协会(AIPS)拉响了警报,根据该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在法国,老年人自杀逐渐成了自杀群体中人数最多的"族群"。法国平均自杀率为17.1/10万,法国《十字报》报道,2009年法国自杀人数为10499人,65岁以上的老年自杀者年均3000人左右,占自杀总人数的1/3。在78岁至8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者中,其比例为32/10万;84岁至9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比例上升到42/10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8日,除夕夜凌晨时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接到了一个自杀者的电话。在电话的那端,一位女子用近乎绝望的声音说:“大夫我的男朋友不要我了,我也不想活了……”通过对自杀心理进行研究发现,在对自杀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存在着类似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干预者是观众,自  相似文献   

8.
3月25日,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邀请《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人员心理危机自杀预防工作指导手册》的作者之一、该院检察技术处的法医学专家靳跃,给工作在反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检察一线的70余名干警讲课。在1个多小时的讲课中,靳跃讲授了进行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在进行自杀干预  相似文献   

9.
自杀行为违法性之否定——与钱叶六博士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 《清华法学》2013,7(3):143-164
自杀意味着被害人自主决定地选择了死亡。为了有效保护被害人的生命法益,对于自杀的认定应当坚持承诺说的标准。自杀体现着自杀者处分自身生命的自由权利,法规范没有理由对其加以禁止。尤其是不能根据家长主义否定自杀者对自己生命进行支配、处分的自由。虽然在特定情况下,他人违背自杀者的真实意志阻止其自杀或者对其加以救助的行为可以通过推定的承诺合法化,但是这也并不当然地意味着自杀并非法规范所认可的自由权利。自杀不可能构成刑事不法,应当通过限缩性解释将其排除在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之外。以欠缺可罚的违法性为由论证自杀不应受到刑事处罚则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月薇 《行政与法》2005,5(6):66-67
本文应用自杀态度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杀态度总体上保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新生对安乐死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高年级学生对安乐死则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为自杀早期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支持。提醒全社会充分认识大学生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最大可能的降低大学生自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