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牦牛鼻唇镜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健康牦牛的鼻唇镜,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鼻唇镜属于无毛皮肤,其表皮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鼻唇镜真皮内含有大量鼻唇腺,密度为32/cm2±4/cm2。鼻唇腺属于浆液性腺体,由导管部和分泌部组成。导管部由初级导管、次级导管和三级导管组成;分泌部由腺泡、闰管及纹状管组成。鼻唇腺的腺末房及各级导管内的分泌物经PAS染色呈阳性;导管内的分泌物经AB-PAS染色呈蓝紫色。结果表明,牦牛的鼻唇腺属于分支管泡状腺,其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糖类,呈酸性和中性。  相似文献   

2.
幼龄牦牛甲状腺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幼龄牦牛甲状腺的组织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光镜下,幼龄牦牛的甲状腺主要由不同大小的腺泡构成;小腺泡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矮柱状,腺泡腔内含有较多的周边胶体空泡;大腺泡上皮细胞呈低立方状或扁平状,周边胶体空泡少.电镜下,小腺泡上皮细胞胞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内富含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胶质小滴和分泌颗粒等细胞器;大腺泡上皮细胞胞核小,呈扁椭圆形,胞质内细胞器不发达.表明,小腺泡上皮细胞较大腺泡上皮细胞具有更高的活性.在幼龄牦牛甲状腺中未发现腺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结构和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 ,由柱状上皮构成 ,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 ,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 ,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 (即分泌 5 羟色胺的EC细胞 ) ;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 ,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 ;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 ,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 ,黏膜皱襞不发达 ,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 ,可达黏膜层的 1/2或 2 /3 ,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 ,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 ,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4.
犬瞬膜腺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病。该病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瞬膜血管分布丰富,腺体分泌过剩而致腺体肥大,或因瞬膜腺管或管口被炎性产物或异物阻塞而致腺体增大,继而越过瞬膜游离缘突出于眼内角所致。临床特征为眼内角出现粉红色或深红色黄豆大的软组织块,并逐渐增大。由于腺体长期暴露在外引起,结膜和瞬膜充血、水肿,患眼有多量浆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延长,常继发角膜浑浊或溃疡而影响视力。关于此病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手术切除瞬膜腺以除去刺激因素,然后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消炎。下面就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几种治疗瞬膜腺突…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妊娠期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牦牛输卵管壁具有3层结构,分别为黏膜、肌层和外膜.黏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及少量基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妊娠期牦牛输卵管漏斗部和壶腹部分泌细胞顶部有突起,漏斗部分泌细胞的突起呈现2种类型:一种突起中不含核,细胞胞浆的核上区和突起中可见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 Schiff,PAS)反应阳性颗粒;另一种突起中含核,但无PAS反应阳性颗粒.壶腹部分泌细胞的突起均属第一种类型,峡部分泌细胞顶部无突起.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峡部固有层中含有浆液性腺.黏膜形成纵行的初级皱襞.漏斗部和壶腹部皱襞高而窄,分支多;峡部皱襞矮而宽,分支少.肌层主要由环形肌组成,从漏斗部向后,肌层逐渐增厚,峡部达到最厚.外膜为浆膜,在输卵管系膜处为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6.
黄牛输卵管结构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对黄牛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为生殖生理学和胚胎工程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黄牛输卵管伞和漏斗部为膜性结构,由两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中央的疏松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没有肌层和外膜。壶腹部和峡部均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细胞共同构成,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峡部尚含有浆液性腺泡。黏膜层形成大小不等的初级纵行皱褶。漏斗部和壶腹部的大初级皱褶又分出数量不等的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峡部只有初级皱褶,无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肌肉层由内斜、外环两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大部分为浆膜结构,在输卵管系膜侧为结缔组织的外膜。  相似文献   

7.
成年牦牛几种主要组织细胞中胞红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胞红蛋白(CYGB)在成年牦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分布特征,选择健康成年牦牛8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CYGB在成年牦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CYGB在成年牦牛大脑和小脑皮质部与髓质部、脊髓、肾上腺皮质部、垂体、松果体、胰岛、睾丸、附睾、卵巢、子宫、胃、肠、肝、唾液腺、心肌、骨骼肌、脾、肺和肾等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CYGB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此外,在牦牛皱胃胃底腺、小肠腺以及十二指肠腺分泌细胞中也发现有CYGB阳性表达。在肾上腺髓质部和肾的肾小球内未见CYGB阳性表达。结果表明,CYGB在成年牦牛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分布,CYGB在这些组织的氧利用及功能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2~15岁恒河猴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大小不等,平均直径173μm,由单层低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平均高度4.93μm,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胶质小泡等。滤泡旁细胞较少,平均直径13.20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实质由暗主细胞、淡主细胞、暗嗜酸性细胞、淡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和脂肪细胞。主细胞平均直径6.96μm,嗜酸性细胞11.69μm。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1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进行嗜银性染色,观察了其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基本形态。结果显示,在中国黄羽鹌鹑的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发现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且分布密度呈现波浪形,在腺胃和直肠中最高,盲肠中最低。雌雄之间同一部位嗜银细胞数量比较只有十二指肠部差异显著。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肠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肠固有膜中,盲肠和腺胃中发现有嗜银细胞分布在结缔组织中。嗜银细胞的形态有梭形、椭圆形、锥形和圆形,还有一些为不规则形状。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腺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推测嗜银细胞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家畜胰阔盘吸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西北一带的广大农牧区;南方的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有报道。 胰阔盘吸虫不仅寄生于羊、牛、猪、骆驼等家畜,而且也可感染人体,威胁人类健康。胰阔盘吸虫寄生于家畜的胰管中,由于机械性刺激、堵塞,以及代谢产物的作用,营养的夺取,引起胰脏的机能障碍和形态改变,如胰管的高度扩张,管壁增厚,粘膜出血、溃疡、炎性细胞的浸润,整个胰脏结缔组织增生,呈慢性增生性胰腺炎。从而使胰液腺和胰岛素的生成、分泌发生改变,全身  相似文献   

11.
对高原兔肺、肾、肝、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肺实质由气体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导管部中主要见到的是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偶见小支气管 ,肺泡隔内毛细血管丰富 ,呈扩张状态 ,管腔内红细胞数量较多。肾内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别 ,均较少 ,而位于皮质中层的肾单位较多 ,髓放线发达。肝间质组织少 ,肝小叶分界不清。卵巢中闭锁卵泡多 ,并有大量间质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率MT(%)的均值为(33.30±11.03)%。肺外支气管动脉内皮下层无纵行平滑肌束,但进入支气管壁后其内弹性膜分叉并包绕纵行平滑肌束;中膜平滑肌结构较致密,外膜中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小支气管黏膜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的支气管小动脉,数量可达(120±51)条/mm2。虽然黏膜固有层与外膜中的支气管动脉管径相差较大,但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却很相近。可见,成年牦牛肺内支气管动脉管壁中的平滑肌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表明低氧对牦牛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发育的第3.5~20.5天鸡胚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鸡胚发育的中期(第10.5天),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FS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后叶,随着胚胎的发育,FSH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发育的第16.5天FSH细胞数量增加到了整个孵化期的最大值,分布于垂体后叶的腹侧,前叶仅有少量零散的FSH细胞;在发育的第18.5天至出生期FSH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早期FS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大,单个或团状分布,随着胚龄的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表明,鸡胚胎腺垂体FS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FSH细胞分布于垂体后叶腹侧。  相似文献   

14.
幼年牦牛松果体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幼年牦牛松果体的组织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镜下,幼年牦牛松果体由松果体细胞、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等组成。电镜下,松果体细胞的电子致密度低,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微管、微丝和核糖体,典型异质细胞器突触带呈球形,多位于质膜附近。神经胶质细胞内的线粒体丰富,胞体突起呈球形膨大伸入到松果体细胞之间。松果体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均存在突触和连接复合体。牦牛松果体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远腹侧血管周围可见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15.
参照牛TLR4、TLR2、CD14、MD-2基因序列设计了相应基因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体外培养的荷斯坦乳牛乳腺和乳腺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4、TLR2及辅助因子CD14、MD-2基因。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中存在TLR4、TLR2、CD14和MD-2四个基因的表达,而乳腺中除MD-2未检测到外,其余3个基因均扩增成功。说明该受体及辅助因子可能参与了乳腺的先天性免疫防御。该研究为探讨乳腺的先天性免疫及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组织 ,经消化及机械吹打后 ,用悬浮培养法、有限稀释法获得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亚细胞系克隆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 (NSCs)。结果 ,从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分离的组织 ,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 ,并具有增殖能力 ;原代和传代细胞抗原与抗巢蛋白 (nestin)单克隆抗体反应呈阳性 ;单细胞克隆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 ,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人工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仔猪部分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肺、大脑、小脑、脊髓、脊神经节、淋巴结、扁桃体、胸腺、脾、肝、肾、肾上腺、胃、肠等组织内均发现阳性细胞,尤其在肺、神经组织和淋巴组织内为多,病毒主要侵害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被感染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但以胞浆内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30日龄仔猪睾丸组织块为培养对象,应用飞利普TECNAI10电子显微镜对培养前后的生精细胞类别进行了观察,对培养后的组织块进行生精细胞分化程度鉴定,建立了仔猪睾丸组织生精细胞爬片体外培养模型。培养前后电镜观察及HE染色结果显示,培养前细胞种类主要有2种: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有少数几个初级精母细胞;培养第20 d的睾丸组织块HE染色观察到3个精子细胞,电镜观察到2个精子细胞。证实,在没有添加睾酮的情况下,此培养体系能够提供睾丸组织块生精细胞分化所需要的条件,使非精子细胞类生精细胞减数分裂为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