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湘珍 《世纪桥》2023,(4):57-59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改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开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方面主要存在认同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机制体制保障、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一体化背景下,提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路径:一是提升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二是建立健全机制保障,三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苏小丹 《世纪桥》2023,(2):24-26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素材,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资源。通过梳理佛山红色文化资源,阐述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建设实际,探索佛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革命斗争遗留下来的文物、文献、遗址、纪念馆等,是我们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基于此,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基础和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当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宣传形式单一,学生了解不深入;实践教学形式零散,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立杰 《当代贵州》2024,(15):26-27
<正>红色文化是讲好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宝贵资源,高校思政课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主阵地,二者育人目标契合、育人内容融通、育人性质同一,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前提。用红色文化推进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要推进红色文化时代化,用红色文化上好大思政课,数智化赋能红色文化教育,为大学生打造“有知有味”的思政大餐,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让红色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亮底色。  相似文献   

5.
地方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基于此,以常州市地方红色文化为例,阐述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精神内涵,研究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地方红色文化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融入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丕  徐莉 《当代党员》2022,(22):45-4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为我们用好红色资源、上好“红色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1914年,培养了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红军干才”陈伯钧,领导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即奉大巫(巫溪县原名大宁县)起义的彭咏梧,创建巴山游击队的赵明恩以及蓝蒂裕等11位“红岩英烈”,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伟业,演绎了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校史红色资源,创新上好“红色思政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张波 《当代贵州》2022,(4):88-89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耕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省部级平台优势,用心部署,尽心组织,细心开展,精心推进,以"四心"推动党史学习教...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7)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要通过把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开拓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等措施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9.
关思晗 《世纪桥》2023,(5):53-55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遵循渐进为原则、坚持三全育人格局、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侧重大中小学思政课各个学段教学重点,衔接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联动实效的方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形成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由太行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太行精神,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历史事实,是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精神教育最鲜活的素材。充分挖掘太行精神中蕴藏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新时代干部教育的内容,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效果,引导党员干部用崇高的革命精神涵养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攻坚克难和干事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有效载体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河池红色文化资源形态多样,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契合度非常高。河池红色文化资源潜隐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育因子,能为地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群众路线、廉洁自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滋养,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合理运用长征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精神教育,既是高校培养人、塑造人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当下,将长征精神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长征精神的运用要适度,避免简单的说教,要教研结合,切忌哗众取宠;另一方面应该坚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思政课教学中运用长征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网络教学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段教学纵向衔接、循序渐进,相关学科研究横向协同、合力教学。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教学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停课不停学"的首要选择,思政课网络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突发疫情的应对中突显出来。以此为契机,我们深刻反思,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坚持整体建构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建立螺旋上升的网络教学体系;加强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VR虚拟实验室建设,锻造丰富多彩的网络兴趣课堂;打破各学段各学科网络教学间的"壁垒",搭建多维立体高效的思政课网络教学一体化平台三大举措,推进思政课网络教学向一体化建设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迹、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革命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安精神、洪湖精神、中原突围精神等系列红色革命精神。2006年7月,湖北省委宣传部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保护、开发》课题组,来到鄂东革命圣地红安县进行调研,探测这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宝藏。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的重…  相似文献   

16.
张涵 《世纪桥》2023,(7):71-7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既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注重其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的塑造。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通过依托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理论课和实践课上创新教育方式以及依托新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这种将红色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对于将中国优秀革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当前,五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存在大学生对其认识不足、高校开展相关教育力度不深等问题,为此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加强高校内外资源整合、加大政府开发力度等措施,提升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整合红色资源提升江西文化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彭波  张丽  李江源 《求实》2006,(1):58-60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是江西拥有的强大政治优势。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内涵,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干的江西文化,提升江西文化力,将这种无法复制的“原创民族精神”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新元素,推动江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客家本土文化拥有丰厚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嘉应学院为例,探索和挖掘客家苏区红色文化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探索符合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培养青少年理想信念、爱国情操、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优质资源.桂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运用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索运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