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罚的种类即刑种。资产阶级法学家通常将刑罚分为:生命刑、身体刑、自由刑、财产刑、权利刑、名誉刑。这六种刑罚又可分为主刑和从刑(附加刑)两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种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这九种刑罚又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是法院在判决刑事案件时独立适用的刑  相似文献   

2.
赎刑是中国古代犯罪人交纳财物以抵刑罚处罚的一种制度,它经过了由夏到清几千年的历史,其适用的范围、原则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的刑罚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指导下我国刑罚种类的立法完善,应当着重对死刑进行改革,严格死刑案件的适用条件,废除绝对法定刑为死刑的规定;修改无期徒刑的规定,适当延长有期徒刑刑期,完善资格刑,以更好地实现刑罚价值与目的.  相似文献   

4.
刑罚和行政处罚虽属于不同的责任形式,但二者的功能具有同质性,对同一行为同时适用刑罚和行政处罚会混淆同一行为的法律性质,因此原则上不能并用。税收违法行为在适用刑罚和行政处罚时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只有停止出口退税权这一税收行政处罚所特有的措施才能和刑罚并用。为了弥补刑罚在处罚税收犯罪上的局限性,应当适当增加资格刑。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在适用刑罚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审时、宽严有度。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的特点及犯罪原因的特殊性,对未成年犯科刑时应当体现出轻缓、宽容的一面,对较为严厉且不能实现刑罚目的的无期徒刑、财产刑及资格刑的适用应当作出相应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贪利型犯罪日趋增多,罚金刑得以广泛适用。罚金刑对实现罪刑均衡、实现刑法功利价值、充分保障人权、实现刑罚功能有重要作用。然而,罚金刑存在诸多困境,民众认识不足引发以钱赎刑之惑、株连他人违背罪责自负原则、双罚制导致主刑附加刑倾斜、无限额罚金导致自由裁量权失控。这些困境可以通过重构我国罚金刑体系、建立社区劳务代偿制度、建立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犯罪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刑罚体系不足以应对这种情况。在1718到1775年之间,英国议会通过了数十项法令,将罪犯流放确立为一种新的刑罚方式。流放取代了传统的烙刑和鞭刑,成为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刑罚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刑罚方式。罪犯流放制的确立体现了近代英国对财产犯罪控制的加强和刑罚体系的整体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犯罪刑罚轻缓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经济犯罪惩罚还存在刑种设置单一、财产刑适用不足、量刑情节模糊等问题。为使我国经济犯罪刑罚改革跟上世界刑事法的发展潮流,应在宽严相济形势政策指导之下完善经济犯罪惩罚的财产刑和资格刑,对现行刑罚模式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9.
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德主刑辅"的刑罚思想。通过德刑关系的本体论解释,理学为刑罚思想提供了系统的哲学论证;通过天命与气质的人性假设,理学为刑罚指出了现实基础;通过共同向善的价值分析,理学指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的以严为本的刑罚适用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监禁刑为主的近代各国刑罚体系,在矫正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运行成本在不断增加,其改造效能也有待加强。非刑罚化是对犯罪行为处罚,在不适用刑罚而采其他处罚手段能达目的时,可排除刑罚适用的责任承担方式,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符合刑罚发展趋势和保障人权之需要。研究我国非刑罚化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与实践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管制刑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刑罚方法,有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交叉感染现象,同时也可以节约刑罚成本,符合当今世界刑罚的开放化、社会化、人道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如具有弱惩罚性、监督机制不完善、适用范围过窄等等。健全和完善管制刑制度应从加大惩罚力度、扩大适用范围、增加易科拘役刑和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不仅在理论层面观点各异、争议很大,而且在实践层面也因为缺乏操作规范和裁量标准而引发"花钱买刑"、"同罪异罚"的质疑。重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不是为了在定罪、量刑上消灭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免除处罚,而是定位于作为量刑时从轻考虑的情节。因此,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不是代替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更不是对国家适用刑罚权的漠视。重罪案件(包括死刑案件)引入刑事和解,既要充分体现刑事和解所具有的广泛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又要对其范围进行限制性适用,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和侵犯法益综合衡量。这既是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的统一,也是一般正义下实现个别正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陈妮 《理论探索》2001,(5):63-64
刑罚的轻缓化是一种刑事政策的实际趋向 ,它表明刑罚必然朝着文明而理性的方向发展 ;刑罚的社会化是指刑罚的运用需要体现教育犯罪人使其早日回归社会的宗旨。通过分析我国刑罚轻缓化在死刑、自由刑中的具体体现 ,刑罚社会化在缓刑、假释、管制中的具体体现 ,指出了我国刑罚在轻缓化、社会化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近代刑法学的产生与发展的两百余年时间里,围绕刑罚正当化的根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即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其中目的刑论对刑罚理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它基础上创立了社会防卫理论,产生了刑罚个别化原则以及教育刑思想,促进了刑事法学的发展,本文旨在对其进行简要的探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被同时判处自由刑和罚金刑的罪犯在自由刑执行期间应主动缴纳罚金;罚金刑执行机关应积极履行职责执行罚金刑,自由刑执行机关应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应当将罚金刑的执行情况纳入对罪犯减刑、假释的审查范围,在罪犯符合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减刑、假释适用条件的前提下,区分罪犯未缴纳罚金的具体原因来决定是否对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有关机关之间关于罪犯罚金刑缴纳情况的沟通应当顺畅,信息应当对称,以保证对罪犯正确适用减刑、假释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犯罪经济学中,弹性用来表示犯罪数量的变化对刑罚严厉程度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在国际社会呼吁废除死刑的大背景下,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在"生刑"范围内缺乏弹性,但现有刑罚结构不具有废除该类犯罪死刑的现实条件。只有通过设置死刑替代刑、严格执行减刑假释制度、提高堵截性条款的适用性,才能保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刑罚弹性,使废除该类犯罪的死刑具有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强调财产刑的人道主义执行越来越成为法治发达国家刑事司法的重要内容。随着财产刑适用范围的日益扩张,我国财产刑人道主义执行日益被刑事立法所关注。这不仅顺应了世界刑罚发展趋势和刑罚的轻刑化和社会化,而且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发展要求。这就为我国财产刑人道主义执行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国要完善罚金刑的适用,设立财产刑减刑制度,保障被执行财产其他权益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刑罚方法中,只有罚金刑的执行受制于诸多因素,甚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受刑人的配合,这本身就揭示了罚金刑执行的困难。罚金刑的执行难是我国包括世界各国司法实践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应建立我国罚金刑的法律执行机制,包括健全罚金刑的执行制度,建立罚金刑的执行保障机制和罚金刑易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冯静  李伟芳 《学理论》2012,(17):100-101
人类刑罚的发展趋势是由严苛走向轻缓,缓刑制度作为替代监禁的行刑制度,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运用社会力量监管犯人,使犯人改造不脱离社会,并且可以节省费用,优点较多,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条件进一步完善,法院可以发出禁止令,建立了缓刑社区矫正机制,规范了缓刑的考察制度.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加强监督,积极参与缓刑犯的改造,保证缓刑犯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伟 《理论探索》2017,(2):104-111
毒品犯罪刑罚适用的重刑化趋势,与毒品犯罪高涨不下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寄希望通过"以刑抗罪"的传统模式来防范毒品犯罪的实践路径,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了重刑适用的诸多弊端,也与刑罚的整体发展趋势不相合拍。应当改变当前过于倚重刑罚防控毒品犯罪的窘境,重构毒品犯罪的刑罚结构及其内容,从禁毒策略体系入手进行一体化构建,这理当成为法治化语境下理论界与实务界为之不懈共同努力的前行路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