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1958年,中国冒出数不清的大学。河南先是一个地区办一个大学,后来一个县、一个公社一个。河北徐水县不仅办起了一个拥有12个系的综合大学,而且每个公社都有一个红专大学。徐水、山西平遥的大学是把原来的县中学挂上大学的牌子,中学的老师变教授,原来的教研组变成了系。河南遂平卫星人民公社的红专综合大学有10个系,共有学员529人。这个大学的校舍是社员腾出来的民房;学生都是各个生产队选拔出来成分好、觉悟高的青年;教授按他们的话来说是土洋结合,土的教授可能连字都不识几个,是群众推举出来的能人,所谓的洋教授就是原来的小学教师。这个大…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70年代。乡政府叫人民公社。我家离公社很近.小时候,我经常上那儿去玩。当时的公社是一个约6亩地大的四合院。是青一色的红瓦房。法庭就在这个院子里办公,只有两个法官的法庭是一个套间,内屋被用来做宿舍,外问是办公的.靠墙边立着一辆八成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法庭没有电话.打电话要到隔壁的邮电所,办公条件极其简陋。法庭门前也没有挂任何对外的名称标识。当时的法庭工作基本上是常年累月配合公社干部在贴大字报、搞批斗、揪“四类分子”.很少进村办案。听大人们说,告状要找公社,书记自然也就成了断案的“法官”。在公社改乡政府后。因人员增加房子不够用.一个个单位就从乡政府大院里分离了出来。法庭也不例外。随之在乡政府大院隔壁另辟新址,盖了4间红瓦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教育教学综合成绩逐年稳步上升.居全市17所同类学校综合排名前列,6个学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也名列全市前列。一所教学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的农村中学.何以在短短的几年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9月,宜都市委组织部调查组赴潘家湾中学调研,解读潘家湾中学现象,得出结论.是“直选”产生了一个好校长.是“民主”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战胜诱惑     
1961年的一天.陈云在家乡青浦县的小蒸公社进行调查。当时正下着小雨,他头戴草帽.带着随行人员正在查看猪圈。突然,听见有人喊“廖陈云同志!”听声音似乎很焦急。在场的同志心中都感到惊诧,“廖陈云”这个名字只是在小时候被叫过.已经多年不用.早就没有人这么称呼了。陈云回头一看,原来是住在公社集体食堂隔壁的一位老太太.她是自己年幼时在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5.
最近,陆续从媒体上读到一些关于抨击“择校热”的文章。总的看,都有道理。然而.其中有些文章,在抨击“择校热”的过程中.却不加分析地对小学、中学、大学的正常择校,一古脑儿予以否定。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似乎择校一无是处。其实,择校本身并没有错.择校现象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相似文献   

6.
梁衡 《新湘评论》2006,(5):56-56
我们在中学课堂上就开始学哲学.以后在大学里学.在各种进修班、研究班、专门班里学。但是真正读懂一点.不说要等到老,至少也要到中年以后。因为哲学是科学,科学就要有大量的实验去证实;哲学又是管世界的最基本的规律,规律要靠长期的观察去验证。所以一个人,一个党,只有在有了足够的实践。有了众多的正反例证后.才开始读懂一点哲学.而这时大约也已用去至少几十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周保国 《学习月刊》2013,(22):74-75
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成立于2001年,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隶属于湖北省教育厅.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武昌水果湖中学(省级重点中学、省级示范学校、中国名校)。老校为新一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把新一中推到了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水果湖一中人淳朴而倔强、勤勉而睿智.唱着校歌《我是一个赶路的人》,行走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  相似文献   

8.
刘笑春 《新湘评论》2006,(12):37-39
周宏灏,1939年5月出生于长沙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常常凭着“小聪明”演绎着诸多“出奇制胜”的故事。上初中时,一次物理考试一反常规书本知识性命题,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当时全班同学中只有周宏灏一人及格,得了98分,老师特别在试卷上连写了3个“好”字。  相似文献   

9.
谭博文 《湘潮》2011,(5):1-1
我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人穷志不穷,决意要让我成为一个读书人。解放后,我在乡下读完小学,在县城读完初中,接着在永顺读高中,在长沙上大学。学习生活虽然穷困艰辛,但由于父兄的支持、学校的帮助和个人勤工俭学,总算一步一个脚印,如期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我上大学时路费不足,永顺中学当即补助了15元。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中学是人才成长中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重要学习阶段。教育的规律一再地揭示“中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是中学教育的深化”,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显然,“深化”是对“基础”而言的,这就有一个彼此衔接的问题。同样显然的是,“衔接”不仅包含智育的衔接,也包含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的衔接。然而,当前大、中学德育的脱节现象却十分严重:德育任务在认识上不衔接;德育内容不衔  相似文献   

11.
周科际 《新湘评论》2006,(10):50-52
1934年7月23日.何继善出生于湖南浏阳县。6岁那一年,他刚读完小学二年级,便随父母亲四处流浪。在新田.一家人总算找到了落脚点.何继善也到新田的一所公立小学上了三年级,并从三年级一下跳到小学六年级。1945年,初中一年级的他又随父母到处流浪。1950年,仅仅在长沙云麓中学上了一个学期,就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被迫中途辍学。两年后,当他从穷山僻壤走出来。到湘东钨矿从事矿砂检验工作,亲身体验到爬坑道取砂样的困苦后,就立志要寻找一条勘探地下宝藏的新途径。并因此与勘测探矿结下了不解之缘。1956年,何继善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开始学的是地球物理专业。后来一位老师得知他来自矿山,便动员他改学了金属物理。每当回想起大学生活时,何继善总是满怀深情地说:“是矿里送我上大学的.我永远忘不了矿工兄弟们。”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2,(9):48-48
爱因斯坦(1879---1955),1879年3月出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墨。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  相似文献   

13.
说“人格”     
在夜深人静的午夜.我总会思索一些关于生命本质的东西: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今天才明白原来自己肩上的担子是那么的沉重。大学生活的结束.意味着你要踏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团体了。工作,要的是学历,知识.更注重的是人格。  相似文献   

14.
岁月如诗     
林希  文择仁 《党员文摘》2009,(10):39-42
1948年.我是南苑大学语言所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我们这个系.在校学生只有六人,可是每逢孟老夫子讲《殷墟书契》,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连窗沿上都坐满了人。孟老夫子何许人?国字号大师。我们南苑大学,因包括孟老夫子在内的六大教授而得名,加上校长张先生,合起来人称“七大泰斗”。七大泰斗不仅代表了中国学术的最高水平,在政治上也是不可轻视的民间力量。南苑大学以思想激进闻名全国,更被国民党当局严密监控。  相似文献   

15.
魏荣钊 《当代贵州》2007,(13):47-47
“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还要复读,明年再考。我不能让父母失望,让考上大学的同学看不起我!”这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贵阳某中学小钟对记者说的话。小钟的话透视了一个社会问题:上大学并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本身和增加知识才干,某种意义上,读大学变成了一种攀比和炫耀。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奋斗》2005,(2):55-55
这是一个思考了许多年的问题。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们就讨论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命题。分歧出现在是先“我为人人”,还是先“人人为我”上。结论是:自己为别人和别人为自己不过是一种交换,算不得高尚.也不值得提倡。一场讨论从而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7.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具有震憾世界的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巴黎公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他们特有的全部热情投入了这一群众斗争,在公社活动期间及其后,撰写了一系列著作,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实践和《法兰西内战》等著作的光辉思想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点。1917年,列宁写作了著名的《国家与革命》一书,结合新的实践,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巴黎公社的光辉典范和马克…  相似文献   

18.
电话忆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人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追求和向往,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梦想。我的老家在农村,就当时而言,村民们不仅打不上电话。许多人甚至连电话是啥样都不知道。全乡(公社)只有2部电话,一部在乡政府(公社)办公室,一部是乡f公社)邮电所的业务电话。  相似文献   

19.
1959年,在山西沁水县的一次全县备耕会议上,有个公社书记说:“我社保证每亩地上农家肥50担。”当时浮夸风正盛,一个公社书记跟着宣读:“我公社保证每亩地上农家肥100担!”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4,(9):11-11
塔里木大学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沙漠里的大学。1958年,王震在地图上指着“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腹地阿拉尔说:“就在这里,给南疆人民建一所大学!” 大学刚挖出一个容身的地窝子,首批大学生就来报到了。白天坐在沙滩上看书,晚上黑板就挂在胡杨树上。学生们一边开荒一边学习,很多个夜晚,新来的师生在胡杨林里迷路了.全校师生提着马灯在大漠里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