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人的本性     
自从有了人,人们就一直在追问人的本性,特别是苏格拉底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以后,人们更加领悟到:要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要了解万事万物的真相,首先要了解人自身的真相。然而,尽管人类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思想家们"上下而求索",但关于人自身本性的认识,却始终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一个情感先于事实、舆论优于真相、观点胜于逻辑的"后真相"时代悄然来临,以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为样态的"竞争性真相"纷纷登场,为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潜滋暗长、变动不居提供沃土与温床。针对"后真相"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真相"合谋态势,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积极廓清真相;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舆论引导,交锋澄清真相;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本领,预判扬清真相。  相似文献   

3.
地球表面13亿立方千米的水,97%都集中在海洋里。平均水深3700米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人类在陆地上繁衍生息,曾把远离自己的海洋留给了神话世界;一旦透过几千米的水深看到了大洋的真面目,回过头来将会更明白自己脚下大陆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杨宏秀 《学理论》2010,(26):192-193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现象已成一片繁荣景象。这种现象却又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作家为了扩大自己的读者群,他们愿意让自己的作品与电影结合,同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合理追求商业利益是无可厚非的,制片方及作家可以通过作品与电影的"联姻"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这也导致了"触电"现象的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于光远 《理论参考》2008,(12):52-55
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深刻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对历史对后人极不负责的态度。我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作为这次历史转折的见证人,我觉得应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当时以及现在的想法写下来。  相似文献   

6.
从事电影拷贝制作的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的干部和工人,是电影的“第一观众”。他们每人每年至少要看120部电影。哪部电影好,哪部电影平庸,他们很有自己的见解。4月11日,记者来到这个厂,征求他们对近十年的电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8,(50)
电影观念和电影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与政治风云息息相关的中国电影来说,1978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灾难性的历史成为电影取之不尽的原料,经历着悲哀和激情的人们可以真实或者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希望和梦想———由此,中国电影也进入了真正意...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观众最多的一种艺术。尽快繁荣我国的电影事业,是亿万观众的强烈要求。 繁荣电影事业要做的工作很多,其首要者,恐怕是培养一支强大的电影专业队伍。目前,我国电影专业创作人员不过几百人,有些还是两栖于电影与小说、散文、诗歌之间的,至于电影评论队伍则更弱了。日本电影界有些人对中国作家这种兼而顾之的作法很不理解。他们认为电影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两栖于二者之间。结果往往一一者皆不精纯。电影应有自己的专业作家队伍。  相似文献   

9.
1989年,是影视合并后电视向电影提出挑战的一年。以自己悄悄积攒起来的实力和优势,电视同电影比肩甚至对电影构成新的“威胁”。有评论家指出:电视,这个电影的邻居“小字辈”,已忙过了刷房子、打家具的时候,而开始忙忙碌碌地与电影一样过日子了。以往那种“合并”中的龃龉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更多的电影名导演拍电视剧 过去的一年,电影导演尤其是知名导演纷纷拍起电视剧来。这里面原因固然复杂,但电影导演得有活干,得找饭吃是最基本的原因。包括谢晋在内,10余位  相似文献   

10.
梁鑫磊 《学理论》2013,(8):44-46
恐怖电影作为一种小众的类型电影已经伴随着电影工业存在了一百年之久,然而其他类型电影(例如爱情电影、西部电影)在电影史的发展中成为被大众所接受并喜爱的文化产品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的同时,人们却刻意或非刻意地忽视了恐怖电影艺术价值并放弃了对这类类型电影的更深层次或更广义的哲学解析。就恐怖电影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心理学与哲学的浅析,为的是尽可能的丰富恐怖电影的文化价值和"恐惧"这一哲学主题。  相似文献   

11.
沉寂了十多年的张晓敏,现在又过上了风风火火的日子.作为2014年11月8日举行的加拿大国际电影节的组委会主席、总策划,她率领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忙活了许多天.她这样做,一是出于对电影的爱,她要借此机会,把中国电影推向国际市场;二是回报加拿大政府对她电影事业的大力支持. 加拿大政府选择张晓敏作为这个电影节的一把手,主要原因是因为她是北美电影家协会主席,曾获加拿大移民创业大奖.  相似文献   

12.
国产电影: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李永全大文化圈·32·我国电影业在改革大潮中做过多种积极探索与尝试,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无不千方百计要挤进我们的电影市场,国内电影观众人次在大幅度下滑……。现状表明,国产电影在空前的挑战面前尚未真正闯出...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11,(31):63-63
武侠、动作、爱情、搞笑逐渐成为主流,但很明显,中国电影尤其内地电影还没有准确找到最能代表自己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弄明白历史真相前,有很多观点都是胡说八道,因此,这部书颠覆了过去很多所谓的历史真相,真相就记录在历史档案中,一掏出来就会发现历史是另外一个样子,重塑历史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沈志华这样说。《中苏关系史纲》对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系列重大敏感问题给予了深刻的解读: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城市的一代"的导演一方面将创作的目光凝缩到了自己身边的都市以及对于现代都市的思考,另一方面,他们被动或主动地采取了一种"国际化策略",利用自己"地下电影"的边缘身份选择了看似"万丈光明"的西方认可,成为了国内电影体制的背叛者,同时也成为了西方观看预期中新的质素和模式的注入,在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添置了一笔新的东方/异域的镜像。  相似文献   

16.
“后真相”是指在社会化媒介技术引导下受众在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信念的博弈中漠视真相的现象。“后真相”的危险不仅在于真理和事实被挑战,更在于在这一挑战和颠覆过程中隐藏的深刻的意识形态问题:在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权力逻辑的合谋下,“后真相”与消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杂糅并进解构大众的主体意识、思辨意识和核心意识,扰乱人们的价值判断和国家认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为着力点,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时代性和技术性转换,更好地祛“后真相”。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3)
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不料被控"叛国罪",诉讼长达八年之久,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鲍威尔是第一个揭开日美之间关于细菌武器的交易真相,以及美国帮助日本掩盖罪恶行径的人,他的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2008年12月15日,在旧金山去世。  相似文献   

18.
在"后真相"时代,"另类事实"在社交媒体空间泛滥,人民的信念与可观察的事实背道而驰,人人竭力抢占舆论先机,意图争夺话语权。"后真相"现象是"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社交媒体助长了认知偏误,市场诱因导致假新闻泛滥。"后真相"现象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冲击,"后共识"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民粹主义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后真相"时代,应提高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功能;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和舆论引导权;强化法治观念,加快网络技术革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形成新媒体场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洪流。  相似文献   

19.
薛金祥 《学理论》2013,(14):301-302
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以电影真实语料听力训练和雅思听力测试为实验变量,结合问卷调查,探讨真实语料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影真实语料与受试英语听力水平提高显著相关;大多数受试对电影语料兴趣浓厚,并且认为自己在听力水平、词汇量和语音方面都有明显提高。电影真实语料有助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师应该采用电影等真实语料作为听力教学的补充,并且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词汇、语音、文化方面的讲解。  相似文献   

20.
<正>埃贡·克伦茨为原民主德国社会统一党最后一任总书记、人民议院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2015年11月埃贡·克伦茨来到北京,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学部的专家学者同他进行了学术交流。作为苏东剧变和柏林墙倒塌的历史见证人和亲历者,克伦茨就柏林墙倒塌的历史真相和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此文为克伦茨谈话内容的归纳整理。——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