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列主义的重大贡献。一、领导权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就表述过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必须争取领导权的思想。1850年,他们总结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德国的工人  相似文献   

2.
一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民主革命的论述,发现革命导师们对落后国家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的策略不尽相同: 其一、恩格斯指出:“在德国,资产阶级和君主之间的决战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五年初,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如此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但是应该指出:党的“四大”,并没有真正形成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思想,而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五年冬至一九二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我国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在中国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还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号召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  相似文献   

5.
我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是关系着革命成败的最基本的问题。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论述,但党的“一大”至“四大”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努力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关于我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比较分析和发展过程中来探讨这一问题。一无产阶级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民主革命呢,还是领导各革命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当时党内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人,对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产生了怀疑。他说:“产  相似文献   

6.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否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下称一部分)?近年来史学界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言,有新旧民主革命之分,如果说它属于“一部分”,“这是专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长期以来理论界、史学界把所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一概视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错误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理,也不是出自经典作家之口”。持这类见解的同志,汉有囿于旧民主革命已经过时这个自五十年代以来曾广力流行的观点,但在世界革命阵线的划分上,却又把旧民主革命摈于“一部分”之外,认为“它依然只能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大家族中的一员”。这就不仅承袭了前述观点,并作了不恰当的引伸,因而失之偏颇,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一众所周知,“一部分”的原理,是列宁首次提出的。1916年,列宁在《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一文中说:“民主运动的个别要求,包括民族自决在内,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而是世界一般民主主义(现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实践出发,着眼于当时历史提出的任务来研究国家问题。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立、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十分突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1871年产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是在这样的革命风暴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形成了把国家与革命联系在一起,重点考察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与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8.
发现和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功绩,也是他们借以合作的思想基础之一。但是,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硬说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作以前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提出任何见解,企图贬低和抹煞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本文依据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探讨了他和马克思开始伟大合作之前,在探索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所独自作出的贡献。用事实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本文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以前,恩格斯已接近了对无产阶级本质特征的认识水平;他独立地发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独立地从经济上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实际上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10.
发现和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功绩,也是他们借以合作的思想基础之一。但是,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硬说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作以前,对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提出任何见解,企图贬低和抹杀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本文依据恩格斯的早期著作,论述了他在与马克思开始伟大合作之前,在探索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所独自作出的贡献,用事实驳斥了有些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本文认为,恩格斯在未与马克思合作以前,已接进了对无产阶级本质特征的认识水平;他独立地发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独立地从经济上初步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谋求在国共两党之间探索第三条道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新民主主义。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对领导权的谋求─获得─丧失─再谋求─最终丧失这一主线展开的。纵观这一历史脉络,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志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造就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是史所必然。  相似文献   

12.
“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一科学观点,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谈到。19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称为“雇佣劳动者”。他们说:“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命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等著作中都作了原则的、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要求无产阶级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在推翻封建统治之后,继续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命革,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最后争取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一词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具有哲学和社会学两重含义。如果说,基于辩证否定的逻辑框架和人本主义的价值信念,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意在寻求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那么,通过社会学的实证分析,马克思的目标是使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命题成为"革命的科学"。哲学的"无产阶级"与社会学的"无产阶级"构成了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内在张力,但是,无论哲学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都与卷入社会变革的普通民众之间发生复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研究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时,有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些看法,说无论马克思或恩格斯把不断革命的概念,始终只用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除此而外再没有在任何别的意义上使用过它;说马克思的不断革命仅仅是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一种策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断革命就再不适用了。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不断革命,或者说不停顿的革命,是马克思最早在1843午写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在这篇标志着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著名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宣布革命是不停顿的”,才能使社会摆脱私有制和金钱的统治,实现人类的解放。继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他们认为,武装起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也不排斥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合法斗争的形式(特别是在不具备革命形势和资产阶级合法性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利用合法斗争手段)。到了九十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第二国际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利用公开合法地位,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积聚与锻炼革命力量,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获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革命的根本问题。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沉重的教训。本文试图就党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失误及其经验教训,作一点探讨。一党的“三大”宣称国民党“立于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首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三大”确认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大致有下列三点原因:第一,与共产国际过高估计国民党有很大关系。共产国际声称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间阶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形态变迁的钥匙.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制定革命战略的主要依据.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时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析主要立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化对立的社会.他说,在资产阶级时代,“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论》中的大多数分析就是对这种两极化的阶级的分析.此外,马克思虽然在一些著作中描绘了政治舞台上由多种阶级行为者参与斗争的复杂画面,但尚未能从社会结构上对多种阶级的地位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主革命是摆脱了殖民地桎梏的民族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之一。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认识很不一致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此尚研究得很不充分,对它的本质、性质、动力、规律性以及发展前景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理论研究。近几年苏联出版了为数不少的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本质和性质的著作,其作者们要么把这一革命说成是“新型革命”、“特殊类型的革命”,要么说成是“过渡类型的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说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对指导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亲手锻造出来的,并承担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虽然他们一开始会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拜物教所蒙蔽,但是他们最终会觉醒,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需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成立政党以领导革命,并团结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以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对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等同志吸收了革命主体理论的有益成果,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