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民主政权的最高审判机关。文章对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的成立、组成,它在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中的地位、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它在苏维埃共和国存续期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晓农 《党史纵横》2001,(7):30-32
当年处在四面白色政权包围之中的中央苏区,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十几、二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军事上战争频繁,天天打仗.地方工作和经济建设等,一切以服从苏维埃战争为主,大量的事务紧迫纷繁.尽管在那样的形势下,苏维埃共和国的各级党政领导部门,仍然重视反腐肃贪的斗争,把它放到了"苏维埃战争任务一部分"的高度而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3.
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形式的历史考察许庆朴本文考察的上限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下限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历经“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政权”、“民主联合政府”,最后过渡到“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这一政权形式是新民...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高潮迅速兴起。它的特点是:同情、支持俄国革命,反对本国政府干涉苏俄;以俄国无产阶级为榜样,争取自己的权益,直至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共和国。1917年11月初,芬兰工人举行总罢工,建立了赤卫队。1918年1月23日,芬兰社会民主党宣告成立,工会和赤卫队的代表组成工人执行委员会。27  相似文献   

5.
以史为鉴廉洁奉公─—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述介彭积冬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余部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随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我党获得了暂时的局部性执政地位。党在中...  相似文献   

6.
实行租让制是必要的,因为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危机十分严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援助,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恢复被破坏了的经济;租让是社会主义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苏维埃政权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并培植国家资本主义的有效方法。因此,应以租让制为突破口,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造成苏维埃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均势,巩固新生政权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实行租让制是必要的,因为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危机十分严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援助,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恢复被破坏了的经济;租让是社会主义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苏维埃政权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并培植国家资本主义的有效方法。因此,应以租让制为突破口,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造成苏维埃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均势,巩固新生政权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我们自然不能忘记当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面,我想就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单单看它在成立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是不够的。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它,它的地位显得更为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跟俄国十月革命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我们自然不能忘记当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面,我想就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单单看它在成立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是不够的。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它的地位会显得更为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跟俄国的十月革命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相比,有一…  相似文献   

10.
<正>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从而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主要由赣南、闽西两块苏维埃根据地组成的中央苏区。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此,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国家形态开始了局部执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苏区军民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投入到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武装、经济、法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项英被六届四中全会后的党中央错误地撤销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后,他没有怨言,没有消沉,既默默地承受着组织的处分,又勤勤恳恳地去完成中央局交给他的新任务——筹建全国苏维埃政权。为了同国民党反动政府相对抗,统一领导各苏区和各路红军的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早在193O年春,中共中央就提出了筹建全国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是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上,以“中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名义,发出《第一次全国工农兵贫民苏维埃大会宣言》,并决定由中共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全国各苏…  相似文献   

12.
党为建立红色政权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是倒在血泊中才认识到政权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在中国"有军则有权"的原则。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开展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建立了小块的红色政权。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很快呈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有了红色中华梦。毛泽东从国情和新形势出发,把苏维埃共和国梦改为人民共和国梦。新中国的梦圆实现了我们前人的初心,今天的中国梦是我们今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当年处在四面白色政权包围之中的中央苏区,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十几、二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军事上战争频繁,天天打仗。地方工作和经济建设等,一切以服从苏维埃战争为主,大量的事务紧迫纷繁。尽管在那样的形势下,苏维埃共和国的各级党政领导部门,仍然重视反腐肃贪的斗争,把它放到了“苏维埃战争任务一部分”的高度而常抓不懈。 中央苏区查处得较早的反腐败事件,是在胜利县进行的。 1933年2月下旬,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接到群众的举报信,反映“县苏维埃的脑子,吃公款的冤枉,乱搞妇娘。” 省苏维埃非常重视这件事,立即派人实…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的“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其中“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矛盾略作考察。一、共产国际由“世界革命利益中心”演变为“苏联利益中心”列宁倡导建立共产国际,是为了推动和领导世界革命,在短期内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俄共(布)代表季诺维也夫发言说,“我们的计划是建立一个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是为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一种手段”。列宁在这次大会的闭幕词中宣布:“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列宁认为其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领导中心,即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除强调建立国际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15.
在已经发表的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版图与人口的数据,存在有诸多不准确之处,在计算方法上存在有不科学或统计标准不统一等同题,应当依据历史客观情况,予以准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民党政权战后在大陆的迅速败亡,蒋介石曾感慨万分地悲叹:“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蒋氏的自省,为我们研究探讨国民党政权战后迅速败亡的自身原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事实也正是如此.大“劫收”不仅急剧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给国民党政权自身造成了致命的恶果,使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道德风尚和吏治等各个方面,基本毁掉或严重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以至导致了它在大陆的迅速覆亡.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催生了政党的产生。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或者集团利益的代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从而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创造先决条件。政权问题,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政党从一产生开始,就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它必须致力于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当它取得执政权以后,就必须致力于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作为一个执政党,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的能力,就…  相似文献   

19.
一、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还留有一块空碑 矗立在瑞金叶坪村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是1933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它与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检阅台遥遥相对,象一颗呼啸而出的炮弹,直指兰天。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无数红军烈士,就会联想到如今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20.
朱家柏  刘良 《党史文汇》2009,(12):54-57
话说苏维埃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在打击敌人破坏中央苏区金融秩序、清除内部贪污腐败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年幼的苏维埃共和国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艰辛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