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检察实践中,轻微刑事案件占基层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对此类犯罪的处理基本都是批准逮捕后和解撤案、不起诉、判处缓刑、拘役等,从批准逮捕与否的处罚后果看基本相同,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需要改变观念、掌握原则、限定范围以及规范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由此可见,适用缓刑有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普通刑事犯罪分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指法定刑。二是必须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判处段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由此可见,宣告缓刑必须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必须是确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5.
一、缓刑缓刑就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  相似文献   

6.
10月20日,沛县检察院、司法局、法院、公安局联合出台《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启动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工作。根据该《办法》,检察机关监督社区矫正机构接受法院委托,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在本省辖区内、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具有管制、缓刑条件的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实施审前调查。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适用缓刑的判决不应笼统援引 刑法第六十七、六十八条编辑同志: 有些法院在适用缓刑的刑事案件判决书理由部分,只是笼统地援引刑法第六十七条或第六十七、六十八条,没有根据不同案情明确具体适用的条款。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而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不收监执行确实不  相似文献   

8.
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考验期限内,履行法定事项,并且没有情节严重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又无漏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判处附加刑除外)就不再执行的一种附加刑制度。缓刑犯又犯  相似文献   

9.
是否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缓刑,必须根据具体的事实、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具体分析对待,那就是必须严格地依据《刑法》第72条关于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不可一言而论。具体来讲:首先未成年犯罪人被判处的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无论未成年人犯的是何种罪,只要依据从轻或者减轻的规定判处的不是拘役,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67条、第70条: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但是,当前一些司法机关对缓刑的适用,却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拘役缓刑犯再次违法怎样处分来信我厂王某,因伤害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缓刑一年。在缓刑期间,他担任清扫工作。一次,为清除垃圾事与工人张某发生口角,盛怒之下,操起手中铁锹把打伤张某,经公安机关认定为轻伤害,有关司法机关认为不构成重新犯罪,不够收监条件。那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这个“认为”,在适用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3)
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减刑。但是,对符合条件的缓刑犯是否也适用减刑?法无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大家认识也不一致。因此,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探讨是有必要的。缓刑,是我国刑法中对于被判处拘役、三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缓刑犯减刑的管辖和处理程序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决定对原判刑罚予以减刑,同时相应地缩减其  相似文献   

16.
一、刑法第七十二条存在的弊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关于缓刑适用的对象、条件的规定。适用缓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特定犯罪分子;二是所  相似文献   

17.
一、缓刑的对象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现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新刑法第72条中删去了“认为”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诈骗犯罪案件。被告人杨宗甫、崔春香夫妇被法院分别以诈骗罪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相似文献   

19.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在具体运用中的一种制度。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或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刑罚的暂缓执行;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就要把前罪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同时规定,对于反革命犯和累犯,不适用缓刑。这是因为反革命犯侵犯的是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危害性严重。而累犯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放在社会上改造,难以防止他不再重犯新罪。对这两种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法律明文规定的当然要执行。刑法六十七条规定,适用缓刑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普通刑事犯罪分子。二必须是确有悔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