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不是哪一位老人的儿孙,对老人们口口声声叫她闺女。这里的老人和她都没有血缘关系,可她把老人当成亲生父母,把这里当成片自己的家。 她,就是河北省隆化县旧屯乡敬老院的服务员李孟芹。 1984年,乡里建起了敬老院挑选服务员,勤劳、贤惠的李孟芹是头一个人选。正值青春年华、时年28岁的她离开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条件简陋的敬老院。在这里,她一干就是18年。 来到敬老院之后,李孟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位老人、老人的被褥脏了,她主动拆洗;老人的衣服有洞了,…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5.
义务砍柴女     
前段时间,笔者到江西省金溪县石门乡采访.在距乡敬老院约两华里远的公路旁,见着一位青年妇女肩挑一担沉甸甸的余柴,正从那山旮旯里的一条羊肠小道了山.退直往敬老院的方向而去、旁人介绍说:她就是义务砍柴女——一王秋红,现年34岁,两年如一日地为敬老院老人们砍柴。王秋红的丈夫郑直良,是乡敬老院院长。秋红从丈夫的谈吐中了解到.敬老院每年烧柴开支超千元.直接影响了老人们的生活。于是她向大夫表示:“你热心为孤寡老人服务,我该助把力一义务为孤寡老人砍柴,改善他们的生活。”三秋红家四亩责任田的农活,除了裁禾和收割外.…  相似文献   

6.
在巍峨绵延的大巴山深处,流淌着一条潺潺东去的清水河。清水河畔,万绿丛中,有一幢整洁的院落,它不是普通的农家大院,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家庭──宣汉县双河镇敬老院。在这个超越血缘关系的特殊家庭里,有一个担当家长、女儿、母亲多重角色的特殊女性,她就是县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市“双学双赛”先进个人、四川省敬老好儿女金鹰奖获得者刘玉坤。 敬老院的“家长” 1984年6月,双河镇敬老院正式成立。时任东风村妇女主任的刘玉坤被推选为敬老院管理员。刘玉坤上有年逾古稀的双亲,下有4个上学的子女,还有8亩多责任…  相似文献   

7.
刚进训练馆,就被一阵清脆爽朗的笑声吸引,从这笑声中我听出了熟悉的音律,还是她,就是她——姚娟——一个4年前就被我称之为“铁姑娘”的人. 又见铁姑娘,除了那熟悉的声音、容颜和爽朗的性格外,我更为她不屈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童年的不幸,天生的好动,不屈的性格,勤奋的训练,造就了今天的铁姑娘.小学时,她的运动天赋被发现;中学时,年仅15岁就代表无锡市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并以连破三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被江苏省残疾人运动队招至麾下,开始了她长达16年的运动传奇.  相似文献   

8.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樟树市经楼镇敬老院的70岁老人聂洪发还在为无钱医治早期胃癌而忧心忡忡。而今,他已经完全康复。谈起这些,老人总会满怀感激地说:“黄院长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要不是她帮我筹钱开刀,又精心照料我,我早就埋人黄土了。”她就是经楼镇敬老院院长、全市敬老道德模范——黄卫华。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11.
褚众 《协商论坛》2013,(9):51-51
她用无边的大爱温暖着弱势群体,先后无偿资助43名贫困学生,收留6位流浪孤寡老人,而今,他们部叫她“妈”和“亲闺女”:当地人都盛赞她是山乡“慈善大使”:她就是南召县优秀政协委员、夕阳红老人公寓理事长李伟。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刚满20岁的她,长得亭亭玉立,许多人都不相信她会是一个乡敬老院的服务员。然而就是她,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用自己勤劳的汗水,用自己的真爱,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为老人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她在敬老院工作三年,敬老院连续三年被省市县评为模范敬老院。她自己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就是山东省郑城县十里乡敬老院服务员李玉萍。1994年9月,刚刚初中毕业的李玉萍被乡敬老院招聘为服务员。当时,在家庭和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父母亲担心她吃不了这个苦,干不好工作,会…  相似文献   

13.
《广东民政》2009,(4):45-46
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福康街,有一处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好地方——布吉敬老院。布吉敬老院是布吉街道2000年筹资重建的福利单位,2002年敬老院晋升为广东省一级敬老院,2005年分别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和深圳市福利部门唯一的“绿色单位”。工作成绩得到了区、街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14.
学会幽默     
公共汽车上,一位站乘的老翁因车身晃动,不慎碰了一下身旁座位上的年轻妇女。该妇女朝老翁白了一眼:“老不死的!”老人并未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对她说:“谢谢您!谢谢您!”别人不解地问:“老伯伯,她是在骂您呢,您不责怪,反而还要谢她?”老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暮秋时节,被誉为“桃源第一村”的明月村党总支,决定帮助毗邻的山河村脱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派谁去呢?大家把目光投向党总支副书记王桂兰的身上。觉得她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年“学大寨”时,十七八岁的王桂兰便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姑娘队长”,带领姐妹们凿石开河。她在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腆着大肚子还在抡锤凿石,干工作吃得苦,  相似文献   

16.
刘颖 《当代思潮》2012,(11):82-83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有着一个“院长”的头衔。在洋县溢水镇那座简陋的敬老院里,她既是院长,又是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掐指算来,任文娥在这里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6个年头。期间,她已服侍过39位孤寡、残疾老人。如今,已是66岁的任文娥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17.
“这么多人自己当老板,为什么我就不行?”10年前,下岗女工王建霞在打了三年零工之后冒出了这个想法,一心要创业的她办起了大家都不看好的敬老院。从赔钱赔得一塌糊涂到差点儿关门歇业,王建霞都挺了过来。现在,王建霞的敬老院一年比一年好了,她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18.
樟木头敬老院,始建于1984年7月,199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建设示范窗口”,1998年荣获省“民政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多年来被东莞市评为“市模范敬老院”、“市先进敬老院”及樟木头镇“先进单位”等。樟木头敬老院俨然已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个女人,个子不高、气场不小,社区大爷大妈叫她干闺女,同龄人称她为大姐,她评价自己:"女人性别、男人性格"。她,就是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亚琴。她被孤寡老人亲切地称为"闺女"、她被孤残儿童真诚地唤作"妈妈",她是家长里短的调解员、社区发展的引领者、居民心里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11日,河北省放城县西丰屯乡双屯村87岁的老妪刘氏,由她的儿子刘洪义陪同,赶到乡敬老院里,将5000元现款交给了院长。刘氏一家并不富裕,全家七口人,只住着四间土房,屋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家人也没有一件高档的衣裳,生活十分俭朴。几年前,全家人承包了20白果园,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照料,到去年第一次收回成本、又净赚5000多无。不久前,一家人商量这钱怎么开销时、老人做主说:“就先给了敬老院吧,那些老人们比我们难。”当敬老院院长问她捐献的缘由和想法时,她说:“我是老人,我心里想的是老人,就用这些钱为老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