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贵州省铜仁市历史上以"仁"命名,仁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使铜仁市由一块荒蛮之地发展成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发展战略。一、"铜仁":朱元璋赐名铜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在明朝以前,铜仁并不叫铜仁。铜仁这个地名并不是本地自然形成,而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钦赐的。铜仁在陏朝时叫静人县;唐朝武则天时,叫万安县;唐玄宗李隆基  相似文献   

2.
嗜好非小事     
<正>世人皆有嗜好。怎样看待嗜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据《明太祖实录》载:朱元璋与侍臣有一段关于嗜好的精彩对话。朱元璋说:"人君生当谨嗜好,不为物  相似文献   

3.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许多精神文明的瑰宝;源远流长的礼议典制,积累了丰富的规范国家政府官员道德、廉政等行为的历史经验。纵观中国的倡廉史,笔者认为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的反腐倡廉之举颇具特色,有不少值得我们当前的反腐倡廉借鉴和效法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虽然不是建文帝出逃时的目的地和最后的归宿地,却是这位才华横溢,败在政治角逐中的明朝第二代皇帝留下遗迹最多的地方。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在病床上,由此引出了一桩至今仍未弄清楚的历史悬案。朱元璋总计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儿子多了,难免会发生争夺继承权的事,为防患于未然,他按嫡长子  相似文献   

5.
明朝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兴衰治乱的轨迹在《明史》中历历可见.在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父子励精图治,奠定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基业.之后有所谓"仁宣之治",实则在守成中渐渐消磨了进取的斗志.到嘉靖当政,初期尚有振作之象,不久便朝政紊乱,乱象环生.万历初期张居正改革犹如回光返照,过后就江河日下,病入膏肓.明朝有许多昏庸的皇帝,如醉心修道的明世宗朱厚熄、几十年不见朝臣的明神宗朱翊钧、热衷于干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内忧外患中走投无路,最后吊死煤山.他死前以发覆面,以示"无面目见祖宗".一代王朝就此凄然谢幕.  相似文献   

6.
黄胤  王丹 《世纪桥》2009,(13):47-48
洪武三十年(1397),在明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事情发生的极其巧合,在当年二月的会试中被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竟无一人录取,朱元璋怀疑当时的考试官有徇私舞弊的倾向,便训斥其考试官,并对考试官严加治罪,随后录取的全部为北方人,这个事件开辟了明朝南北取士的先河,并在明朝以后的科举制度中形成定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因这几大“心魔”作怪而成为暴君的不乏其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为典型,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成功人士遭遇的困扰与压力,也让人们获得启发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拒绝的艺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天子。天下百姓都忌他万分。一次,著名画家周玄素奉朱元璋之命入宫,在宫殿墙壁上描绘明朝的江山地理图。  相似文献   

9.
吴思柏 《廉政瞭望》2014,(24):62-63
1368年朱元璋正式建立明朝,他所首创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套语,将华夏帝王的超然性、必然性与合理性一并概括。中国统治者相信自己有义务代替上天行使对万民的统治。作为东亚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明朝需要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主动承担起地区秩序的捍卫责任。  相似文献   

10.
《明朝小史》载,朱元璋曾告诫大臣们:谨嗜好,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以鉴照万物;一为物诱,则如镜受垢,水之有滓,昏翳泊浊,岂能照物?朱元璋以明镜止水为喻,颇为深刻地说明了个人"嗜好"与外物诱惑两者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正宫娘娘”马皇后,深明大义,絮絮规谏,竭力辅佐夫君,为明初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后之一。马皇后出身于安徽宿州一个破产的富户家庭。母早亡,父亲从小就将她托付给友人郭子兴抚养。由于她端庄温柔,善解人意,颇得郭子兴夫妇怜爱。在元末红巾军起义时,郭子兴在濠州(今凤阳)起兵响应。就在这时,皇觉寺的一个贫苦和尚朱元璋投身到郭的帐下。朱元璋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深得郭子兴的赏识和器重,遂将年长四岁的义女许配给他为妻。从此,朱元璋得到了一个在生活上悉心照料、事业上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正是谁造就了"海怪物"把海瑞变成"海怪物"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崇拜的太祖朱元璋。明朝初年,弘文馆学士罗复仁居官简朴,为人老实,人称"老实罗"。一天,朱元璋忽然动了念头,要调查"老实罗"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就到罗家私访。罗家在城外边一个小胡同里,住的是破破烂烂、东倒西歪的几间房子。朱元璋到的时候,"老实罗"正扒在梯子上粉刷墙壁,一见到皇帝来,着了慌,赶紧叫女人抱一个小杌子请皇帝坐下。朱元璋见他实在穷得可以,老大不过意,说:"好秀才怎么能住这样的烂房子!"即刻赏给他城里的一所大邸宅。  相似文献   

13.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相似文献   

14.
如何驾驭"有功之臣"?中国历史上的为政者大体有这么三种做法:一是害怕有功之臣"功高震主",对他们杀之、弃之.众所周知的"刘邦得地诛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焚庆功楼",就属此种类型;二是对有功之臣敬之、捧之、崇之、畏之,直至宠坏了功臣、宠败了事业.  相似文献   

15.
从开国初期修建的城墙坚不可摧,到末期桂王府两次坍塌;从"实名制"修建,到工程转包、中饱私囊,明朝国家工程约束制度的废弛和工程质量的蜕变,反映出这个王朝衰落的轨迹。"实名制"修建城墙15世纪江南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记载了一段故事:明太祖朱元璋修南京城时,用石灰、糯米汁浇灌墙体,使其坚不可摧。城  相似文献   

16.
<正>张嵚在微信号"我们爱历史"上撰文说,古代官员任满升迁,考核评语十分重要,只要能收获好评,升官加薪通常不成问题。但放在明太祖朱元璋执政年间,这事可没这么简单。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日照知县马亮就成了倒霉蛋。这位仁兄干了三年知县,因为运送贡品时表现突出,考核时得到吏部的重点表扬,还被重点推荐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看过后大怒:"你这  相似文献   

17.
邹芝桦 《当代贵州》2013,(16):46-46
历史孕育文明,时光雕刻城市。这里是长江、珠江的支流源头,是黔地三大雄关中的七星险隘,是自诸葛亮南征在此祭七星,将其命名为"罗甸国"分封给夷人统治,到大明皇帝朱元璋以据七星雄关之险来实现掌控西南、促进国家统一而亲构军防要塞的极地古城。千百年来,这处戍边人于明朝"调北征南"军事行动中,于除夕之夜竣工而命名"毕节"的夷海边城,从分封之地到军防要邑,历经时光千年百载的打磨,时至今日又在更大范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1-31
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8,(10):10-10
近日,《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石悦)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引起网友关注。石悦1979年出生在湖北省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参加工作后成为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其著作《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他的写作风格,迎合了当代人阅读历史的口味,填补了明朝白话历史的空白,也修正了人们对明朝历史的误解,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热播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笔者在观看这部电视连续剧时,随手翻阅了有关朱元璋的历史书籍。据明朝的《礼部志稿》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