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乐之变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4):32-33
正仁怀市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云乐新村位于仁怀市喜头镇西南部"386"县道旁。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过去,这里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经济比较落后,是典型的"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村寨,而粗放的农业形态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仁怀市发改局(生态办)的帮助下,云乐新村住抓住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机遇,带领村民转变观念和思路,制订集娱乐、休闲、避暑、渡假、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2.
方仁 《共产党人》2012,(20):45-46
实施百万人口扶贫攻坚是自治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贺兰县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三化同步"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以工业发展带动移民就业、以城镇标准建设移民新村、以现代产业经营方式致富移民、以市民素养培育新型移民,把生态移民新村打造成扶贫攻坚的样板村、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村、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村。  相似文献   

3.
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是2008年固原市按照自治区实施的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利用南城拐子生态移民暨危房危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移民新村。移民主要来自原州区炭山、寨科、官厅、河川、张易等9个乡镇的干旱片带和地质灾害区。目前该村已安置移民809户3699人,其中2011年安置移民306户1193人,  相似文献   

4.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24):28-29
虽是深冬,阳光暖暖地照在这个初建成的移民新村,一条条水泥路连着570户村民的房屋,新建的房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二层小楼,另一种是平房。工人们正在房屋边开挖的天然气管道里施工,一半的农户已经搬入新居,还有一部分正在收拾院落,打算在新年后搬入新居,这就是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新村,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扶贫开发的生态移民村。期盼新居植物园新村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南部山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户,原来的居住点就在现在新居点的公路对面,因原居住点被自治区民政厅征用为修建救灾贮备库,村民全部统一规划搬迁到现在的居民点,由原来的植物园村改名为新植物园村。  相似文献   

5.
市县视窗     
正银川市西夏区信贷互助社覆盖全部移民吊庄银川市西夏区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实现了信贷互助资金吊庄全覆盖。西夏区自2007年启动运行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采取农户自愿入股"互助社"和政府配股、增资的运行办法,缓解移民吊庄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农户和政府参股比例限定为2∶8,入社农户年初缴纳互助金1000元,全年可借用互助金5000元,利息按普通商业银行贷款70%缴纳。截至目前,该区已在12个吊庄贫困村全部成立了扶贫信贷资金互助社,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3,(13):44-45
铜仁市万山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重大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1,(11):2-3
<正>固原市原州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移民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的最大民生工程,也是原州区实现新跨越、全面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必须用非常之举,行非常之策,攻难点、出亮点。"十二五"期间,原州区计划移民1.5万户6.2万人。2011年,原州区生态移民4522户17957人,其中移往永宁、贺兰、惠农、农垦等处1832户7225人。原州区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三期生态移民成功经验,今年开工建设了三营镇鸦儿沟村、黄铎堡老庄村等13个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在移民工程中,坚持整合资金、捆绑项目,坚持移民新家园与新产业同建设、同发展。在"搬得出"上,加强组织领导,围绕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移民入住等重点环节完善机制;在"稳得住"上,  相似文献   

8.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3,(15):37-39
2013年3月7日,原州区法院女法官、女干警深入头营镇泉港移民新村,为生态移民群众送政策、普法律、维权益。20多名女法官、女干警深入生态移民群众家中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发生在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暴力、婚姻纠纷、拖欠劳动报酬等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告诉生态移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按照湖北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通知》(鄂政扶发[201314号)要求.建始县扶贫办今年3月份启动了互助资金试点扩面工作.先后在全县10个乡镇11个村新成立了扶贫互助社。目前.全县村级扶贫互助社达到了14家.人社户数1451户.其中贫困户1253户.互助金总规模达到279万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宁夏惠及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公务员下基层小组与平罗县委党校课题调研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以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移民新村和红瑞移民新村为扶贫调研点,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铜仁市脱贫攻坚的路径 (一)党政主导 一是政策向贫困村集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退耕还林、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中央政策向贫困村倾斜。各区县制定〈贫困村长效扶贫实施方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全方位进行扶贫年度规划,整合涉农政策,落实具体项目、资金、驻村帮扶工作队。各区县出台《贫困人口分类扶贫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1,(24):37-38
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原州区总共移民1.5万户6.2万人,其中县内移民5983户24377人,占移民总户数39.4%,是自治区移民任务最多的县(区)。2011年,原州区移民4706户17443人,占"十二五"总任务30.9%,其中县内移民1910户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团委、宁夏青少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启动了"青春建功生态移民行动·万套课桌助学计划"大型公益活动。此项活动围绕宁夏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工程,着力切实解决自治区部分困难地区和生态移民地区学校课桌凳短缺问题。活动计划在2012年6月份之前,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280万元,采  相似文献   

14.
李成毅 《共产党人》2012,(Z1):53-56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解决好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既是艰巨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要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等攻坚工程,解决35万不宜生存、不宜发展地方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另一方面,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整体推进,解决其他65万多贫困群众的脱贫致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3,(16):11
永宁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五项措施力促移民致富。建立培训基地,实现就近培训。争取资金1006万元,在生态移民安置点建成"永宁县生态移民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并投资10万元,建设了120平方米的技能实训基地,为移民掌握操作技能提供了场地。目前,培训中心有480名生态移民正在接受培训。开展技能培训,应对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Z1):57-58
正宁夏中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扶贫的另一种方式——生态移民。30多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近50万人通过生态移民与劳务移民,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生活今非昔比。但是以前的生态移民不同于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从2011年起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规模大、起点高。在五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2,(16):19-20
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移民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移民新村规划与建设(一)移民新村选址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紧密结合新农村、沿黄经济区、大县城、中心城镇和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建设,选择近水、沿路、靠城、就医就学方便的区域,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区建设移民新村,最大限度地整合发挥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带领区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和中央驻宁媒体主要负责人就生态移民工程进行调研。杨春光一行先后深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移民安置区住宅建设项目工地,考察移民新村的建设情况。金凤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决策部署,按照"时间要提前,质量要保证,标准不能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中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扶贫对象实施到户扶持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宁夏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的扶贫对象实施了"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工程,使扶贫项目资金更加精确瞄准扶贫对象。计划到2013年,基本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的扶贫对象第一轮到户扶持全覆盖。一、扶贫民百万根据新的扶贫标准,宁夏贫困人口规模为101.5万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百万人口扶贫攻坚战略,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20.
周超 《理论与当代》2016,(B12):43-44
一、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 2015年8月,我们对铜仁市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新华村长岩坡安置点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并在有街道办事处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组长、生态移民参加的座谈会上,对参会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村骆丫鼓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以及兴仁县瓦窖寨工业园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并对瓦窖寨工业园区安置点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和生态移民,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