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中国粮食外交研究开始步入专业化轨道。学者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粮食外交史,同时也开始研究中国自己的粮食外交史,从理论层面分析粮食与外交互相作用,并对近年的国际粮食危机进行跟踪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当今世界粮食形势并不安全,挑战和机遇并存。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围绕中国的粮食外交这一主题,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中国的粮食进口与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之间的关系,二是判断世界粮食形势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2.
冷战起源是战后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在美国外交史研究中,"没有任何论题能象冷战起源这样,引出如此之多的论著问世,激起如此尖锐而激烈的争论。"从四十年代末至今,在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研究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中国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研究不多,很长时间以来沿袭苏联的观点,即认为冷战是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所推行的反苏、反共的政策或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4):4-4
<正>许多年以后,回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史,那时的外交学者一定会想起2014年初冬的北京。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承办的这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足以被当作中国外交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在对外关系上终于超越了韬光养晦的层面,开始有所作为了。超越韬光养晦,不等同于否定韬光养晦,这个策略仍在起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对美国的关系上。借前来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便利,"跛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既和他在中南海里散步喝茶,轻松地闲谈,  相似文献   

4.
美国遭受攻击。有人说,美国人这一次遭到恐怖袭击,源自于美国过多干预了国际事务。在这样的时候,简单地回顾一下美国的外交史,我们也许可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文明史很长,但是中国在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史却很短。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是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社会本身变化的烙印的。若从晚清说起,到民国阶段,有许许多多中国社会变化和外交关系的题目还没有被仔细研究过,其实是很有趣的。如美国人蒲安臣怎么就成了代表中国  相似文献   

6.
南书房     
《南风窗》2014,(22)
<正>《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唐启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版这是民国外交史学者唐启华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引人注目的重要时刻.由王家瑞同志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90年》一书,为关心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人提供了一本难得的好书,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史和政党外交史的研究填补了一个空白,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外交政策或外交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内政与外交的关系。一国的外交是其国内政治的延伸,这句话多少被视为外交学的一条“公理”。不过,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专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外交研究是改革开放后才起步的。在开展学术研究之初,人们关注的必然是一些相对具体和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中东地区陷入了战后少见之乱局,作为在这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美国的中东政策也成为众矢之的,备受美国及外部学者的批评。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中东政策深陷泥潭或伤痕累累,甚至是完全错误以至于彻底失败。尽管不同学者对美国中东政策分析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得出的结论却基本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交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大陆时期(1776年至19世纪70年代)、地区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和全球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由一个贫弱的北美小国发展成为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地区大国,直至主宰世界事务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外交史贯穿着明显的地缘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所编第四卷《日本国际政治学:历史中的国际政治》可以看出,国际政治学在很大程度上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但特定课题本身就是历史,例如,对东亚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政治学多以历史上的外交或国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尽管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外交史研究逐渐势弱,而且受社会史影响较重,但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的合作却日趋密切。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和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在美国战略问题研究领域,中国军事和战略问题研究正成为日益热门的学术焦点之一,而美国学者如何看待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及军事战略的调整,既是相当重大的学术课题,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因此,根据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特组织翻译、发表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亚洲项目”副主任大卫·M·芬克斯坦博士(冯德威)先生的《解放军2020》一文。本文原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牵头举办的“不断改变的战争性质——2020年全球趋势”会议上的一篇会议报告,该会议于2004年5月26日召开。本文原文发表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本刊并不认同或证实原作者的观点、论证及相关相关论据,仅供有关学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一次港台图书展览上,翻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院长Lester·C·Thurav的一部近作。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欧洲、美国经济之战的著作,题目叫《Head to Head》(直译是“脑对脑”),港台学者译之为《世纪之战》,意在表明这样一个意思——当今世界之战,世纪之战,其核心乃是大脑之战。虽然弗朗西斯·培根400年前已经发出“知识即力量”的响亮宣言,但历史和经济的进程却无法一毗而就——以往的400年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体力即力量”(以采掘和提取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阶段)、“机器即力量’,(以商品生产如汽车和家用电器为主的经济阶段)。知识能够代替体力和机器而成为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本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加强了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既有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环境治理的举措及成效,也有学者渲染并夸大中国环境治理中的问题。更多学者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回应民众的环境诉求等方面提出治理建议。关注美国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既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环境治理,又有助于增强中国在相关国际议题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这是美国的一位资深学者对“9·11”事件的反思之作。作者在文中指出,深深陷入美伊战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对美国的战争的困境中,这条道路不是美国应选择的,美国不应选择一条借助单边主义军事行动来建立全球秩序或美国帝国的道路。美国应该选择的是一条在民族国家之间进行多边安全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俄刊《远东事务》2006年第1期发表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可夫.伯杰撰写的文章《中美学者眼中的中国大战略》。文章考察了中美学者关于中国大战略的一些重要论述和观点。在美国学者中,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是“深谋远虑”的战略,这是基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弱小,但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必将采取更加“独断的立场”;另一些美国学者则认为中国的大战略只是对特定外部环境的反应,只具有策略性的特征,因此反对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而中国学者在看待此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与美国学者有着本质不同。现将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方面,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和日本国际关系学界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日两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皆具有"进口学术"的特点,主要以引进西方(主要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为主,但在寻求创立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中国学者的自觉意识比日本学者明显地要强烈得多。以历史研究为主的传统方法一直在中国和日本国际关系学界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日本学者在对历史原始材料的重视程度及对历史事实论述的细致程度方面总体上比中国学者要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节译自美国哈德逊研究机构近期出台的《中国的新跨越式发展》报告第一部分,该部分由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欧内斯特·普里格执笔。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得出了中国将成为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的结论。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只是为了使读者了解到部分美国学者的观点,文中有着很强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20.
财富与战争     
在最近美国出版的《财富与民主:美国富人的政治史》一书中,美国学者凯文·飞利普斯将现实与历史比较后发现,战争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必然选择。 凯文·飞利普斯被认为是共和党的战略家,著书达九部之多。他专门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的“普遍怨恨”及漠视这种不满的危险性,这使得那些有名望的共和党人深感头痛,这第九本论著可能会让那些保守派人士气得发疯,他们认为飞氏无非是想煽动阶级斗争。 依据飞氏理论,美国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以投机狂潮、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