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腐败会葬送党,葬送人民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搞多久,反腐败就要搞多久,反腐败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警钟长鸣.”党中央一直从政治  相似文献   

2.
腐败好像人身体内的毒瘤,任毒瘤扩散,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济搞不上去要垮台,腐败问题不解决也要垮台.邓小平告诫全党:"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本文认为,当前应从三个方面着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可见,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本文就抑制腐败行为,必须依靠法制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已成为侵害国家肌体的毒瘤,它不仅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社会公德失范,办事原则丧失,社会风气败坏,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江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历代王朝的灭亡,特别是清王朝的衰败直至中华民族遭外族入侵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惩治腐败是清除社会肌体“肿瘤”的有效手段,惩治腐败一定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5.
腐败产生的原因,有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腐败现象如果任其泛滥,就会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因此,必须多方入手防惩腐败.  相似文献   

6.
加强廉政法制建设 坚决惩治腐败──关于反腐肃贪的法律思考胡永君“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脏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现象。”“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  相似文献   

7.
官僚腐败症如同毒瘤一般,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敌,若不及时铲除,必将侵入党和政府的肌体,腐蚀党员领导干部,切断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必然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新人民群众监督的体制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历史与现实都证明,群众监督机制在反对官僚主义、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一、公安机关自身反腐败斗争势在必行对于反腐败问题,江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优化大业”。江总书记又指出:“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重点查办发生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中的案件”。公安机关是国家专政机关,是一支重要的执法队伍。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受社会各种思想潮的影响和冲击,在个别干警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依仗权势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敲诈勒索、违法出卖户口,乱收费、乱罚款,有案不办,有罪不处…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再次传递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本文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围绕国有企业“微腐败”治理问题,深刻阐述治理“微腐败”的重要意义,总结梳理“微腐败”的特点及其危害,分析研判其多发频发的原因,研究探讨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目前,腐败涉及的数字触目惊心,坚决惩治、有效预防腐败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经营行为的合理合法、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以及经营风险的有效规避,使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造成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根源,令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如何在反对腐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认识和抓好监督制约机制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防止和惩处腐败。但从总体上来看,腐败的蔓延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滋生蔓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现阶段,尤其是与改革滞后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成为当前有效遏制腐败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实质上是关注了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党内腐败给党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蔓延的根源和机制,主要是关注党的权力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腐败向全社会蔓延过程中的权力扭曲现象,关注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社会建党为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就是把遏制和根治腐败放到党的整个建设中去进行,放到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基本路线的规范下进行,并对反腐防腐有一个社会性的制度和机制,文明而又科学的制度安排、思想建设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4.
称快之佘     
1951年,刘青山、张子善因贪污腐败被枪决,举国上下惊讶之余皆拍手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王宝森、胡建学、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因贪污腐败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席时,人们称快之余,心中无不隐隐作痛,因为腐败之死灰不仅没灭,且有念燃愈烈之势,每一个善良正直的中国人怎能不大声疾呼!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皆开明之君创建基业,昏庸腐败之君葬送天下。为国家民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创下了夏朝的基业,最后却毁在了营造酒池肉林的夏桀手中;结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标志着党已把对权力监督从党内监督提升到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设的总体构架来谋划,力求从源头上解决权力结构失衡和监督缺位问题,切实提高预防权力腐败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理论层面思考权力腐败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提出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永葆党的纯洁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分析新形势腐败的新动向,总结腐败的原因,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考,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历朝历代都未能避免的历史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未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中国共产党人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从来就是毫不手软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仅一以贯之地把反腐倡廉作为治党治国的根本,而且不断加强依法惩治腐败的力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来虽一批又一批的巨贪中箭落马,却仍有少数领导干部以身试法,甚至出现了“前赴后继”地走向腐败的奇怪现  相似文献   

18.
抑制腐败的可靠选择马庆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中提出,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决反对腐败。能否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关系到中国改革的前途,关系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反对和防止腐败,这是党内党外都极为关注的大问题。但认识...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这就再一次把搞好党风和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腐败现象仍然是严重的。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对不正之风及腐败打击不力,刹的不狠。之所以如此,归根到底还是对不正之风及腐败所具有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廉反腐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因此,有必要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本文就加强党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党风建设的回顾与现实党的腐败作风表现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党始终把党风建设当做大事来抓。在延安时期,我们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