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铁圈产生的压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的第二个月时,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进行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当人们打开南瓜时发现,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向四面八方伸展,伸展长度超过…  相似文献   

2.
我倒着立在两棵树中间,我是两棵树中间的另一棵倒着长的树。自然的风摇我和另两棵树于自然的落叶里,自然的落叶都是朝地上落的,我的叶子朝着天上落……  相似文献   

3.
窗外两棵树     
《松州》2016,(2)
正开花的树不是很多,特别是长得很高大的树,开花的就更少了。在我办公室的窗外有两棵树,差不多有四层楼高,两棵树有十来米的距离,中间隔了一条路,风一吹,两棵树就随风飘摇,像是在相互致意。也就是在这个春天,我才发现这两棵树成了这个小园子里最美丽的风景。我见过很多花,却很少见到像这两棵树开的花那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渑池县西段村近日发生了一桩蹊跷事 ,在该县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一时间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 ,今年30岁的西段村农民范红祥近段时间发现其妻经常到本村青年范改伟开办的个体药店里串门 ,便怀疑其妻红杏出墙 ,遂怀恨在心 ,欲伺机报复范改伟。范红祥准备好凶器后 ,于3月14日凌晨2时许 ,携带铁丝、匕首等作案工具 ,窜至范改伟的药店门前 ,用树枝将顶门的木棍推倒进入室内 ,直奔床前用铁丝将熟睡之人勒颈致死 ,并抢走死者及药店内现金210余元后逃离现场。然而 ,死者却非范改伟 ,乃同村青年农民范治…  相似文献   

5.
“腰箍”是德昂族服饰中最具有民族色彩、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历史悠久,自唐代樊绰写的《云南志》(《蛮书》)所称“茫蛮部落”妇女特有的“藤篾缠腰”之俗在德昂族中一直延续至今。腰箍有以下用途:一是作为男女青年忠贞爱情和友情的信物;二是作为嫁妆或祝福;三是作为聪明贤惠的象征。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戴腰箍并以多为荣。  相似文献   

6.
两棵树     
如果不是导游的提醒,你根本不会发现这两棵树与旁边的树有什么不同之处,然而,当你知道了它们曾经经受的灾难,你就会对这两棵树肃然起敬,你会感叹于它们的智慧、果敢和坚韧。  相似文献   

7.
切肤之痛     
《创造》2016,(1)
正在北方辽阔的枣园里,见到枣园的主人如何为已经有了年岁的枣树"加枣":在枣树的花蕾刚刚绽开时,用木锯将枣树主干离地约两尺的地方,细细锯掉一圈树皮。主人解释为何要这样做:因为枣树是由树干中心的木质部向上输送水分和养分,一直输送到叶面上,经过光合作用,这些初级营养制造成有机养分,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再经过树干靱皮部位的管道,向下反馈到自己的根系,如此循环,促进枣树本身的发展壮大。年轻时,枣树生命力强,每一穗枣  相似文献   

8.
黄鲲 《文明大观》2001,(5):50-51
搬进崎上路新居已有三年,遇到烦心的事真是一言难尽。琐碎小事先不去说它,就说一件“人命关天”的事吧。去年8月间,一天晚饭后和老伴沿街散步,走到崎上路近西二环路一端,看到路边一根水泥电杆底部被撞断了,电杆倾斜靠在一棵树旁的铁丝上,这根铁丝充其量不过打毛衣的针那么粗,而这根水泥电杆少说也有千余斤,铁丝绷得紧紧的,电杆上的电线也是绷得紧紧的,只要铁丝一断,水泥杆倒下,岂不压死行人?  相似文献   

9.
代玉晖 《传承》2008,(20):82-83
面孔是勒维纳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勒维纳斯认为对他者的他异性的压制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典型特征。勒维纳斯通过对面孔的描述,在自我和他者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没有关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者保持了它的他异性而不被还原成同一。  相似文献   

10.
单补生 《黄埔》2014,(5):81-84
正1938年5月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在西安王曲镇周围,辟窑洞为营舍或驻寺庙,陆续建有黄埔村、留村、曹村等新营房。由城隍庙改造为校本部,形成宫殿式之办公机关——巨柱髹漆,铜字对联,院中古木成荫,布以小型党国旗,别有风致。校本部之陈列室,陈设各兵科模型图解,及步炮兵今古武器。特科大队内务,富丽堂皇,极尽修饰之能事。例如:甬路及室内敷白细砂;院中假山花草,树干涂白粉,饰红箍;墙壁正面写四字标语,侧墙一  相似文献   

11.
面孔是勒维纳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勒维纳斯认为对他者的他异性的压制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典型特征.勒维纳斯通过对面孔的描述,在自我和他者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没有关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者保持了它的他异性而不被还原成同一.  相似文献   

12.
老人和太阳     
他已经活了很久。 他靠在那里,老态龙钟,靠着一根树干,一根极粗的树干,在迟暮中,在夕阳下山的时候。 那时刻,我正好路过,便停下脚步,把他端详。 他老了,满脸皱纹,那双眼睛暗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史料记载,早期勒墨人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虽然自1925年开始,基督教就已传播到勒墨地区,但是因为遭到勒墨人传统宗教的抵抗,基督教在当地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随着1978年宗教信仰自由的恢复,洛本卓地区却出现大量勒墨人皈依基督教的现象,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勒墨人的宗教信仰开始发生变迁。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勒墨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梳理,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对导致勒墨人宗教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4.
邓朴方幸遇工人王凤梧两年半以前,他从三楼上跳下去的时候,头朝下.半空中他的身体突然翻了一圈。一楼地面上,两根木桩子之间拉着一根铁丝,在他腰背上拦了一下,他又翻了一个滚,背部先落地。嘭的一声,他的脊柱第一腰椎和第十二胸椎骨折断了,他的下肢顿时没有了知觉。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睁开双眼,看见围在他身边的几个监管他的人,邓朴方开口说的头一句话是:“告诉聂元锋,我要求治疗!”可是,聂元籽一伙却立刻在高音喇叭的广播中,宣布邓朴方是反革命分子,畏罪自绝于党和人民,扬言要开除邓朴方的党籍。邓朴方被抬进北京大学校医…  相似文献   

15.
是黄河边的纤绳勒得太紧,还是十年浩劫留下的伤疤还没有合愈。总有许多许多人皱起眉头,失落了微笑。该思考时,不要吝惜眉头打结。牛顿皱眉,才使人间增添了许多白昼。但不要总皱眉,眉结会越打越紧,终有解不开的时候。舒展眉头吧,不要担心“自己的丑陋。”朋友呵,请你微笑。我不喜欢林黛玉,拿起花锄,把青春和欢笑统统葬掉。我喜欢梁艳,当记者采访她时,最先露出的不是镇静,也不是思考,而是两个酒窝,一个醉人的微笑。是啊,用汗水换来了荣誉,怎能不笑。有人在取得成绩时微笑,可人们会说他目  相似文献   

16.
秋千空自荡     
我的办公室后面是学生们活动的操场。村里的小学因陋就简,凑着两棵树绑一根铁棍,便是单杠了。像样一点的是一副秋千架,于是它便成了孩子们最热门的抢手货。 高年级学生围着秋千架你争我抢时.那些一二年级的“小不点儿”们只有当观众的份儿。等到大孩子们去上自习课时,小观众们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巴扎尔湖勒村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是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村庄。在哈萨克语中,“巴扎尔”是集市的意思,而“湖勒”则是奴隶的意思,连接起来就是“奴隶市场”,常作为哈萨克族的人名来使用。“巴扎尔湖勒”也是1780年前后在今天巴扎尔湖勒村区域放牧的一个哈萨克族大牧主的名字,由于名声较为显赫,他的后代便以这个名字来命名自己的氏族。据村中长者说,该氏族于20世纪初已全部迁往呼图壁一带,而“巴扎尔湖勒”就约定俗成地由人名而部落名又转为地名沿用至今。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族形成了独具特…  相似文献   

18.
他是我老爸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小易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来回揉着左右眼,心里正在犯嘀咕的时候,就看见路边的大树下有位老人,身体正倚着树干软软地向下溜。他喊了一声不好,就撇开车子救老人。此时,老人已经瘫坐在地,背靠大树,花白的头颅无力地歪向一边,双目紧闭,面部抽搐,两手哆嗦,小易一看这样,就知道老人和他死去的父亲一样患有心脏病,便心急火燎地在他身上的衣兜内翻开来。一般的心脏病患者,都在身上的某个衣兜内装着俗称“炸弹”的抢救药。毛手毛脚的越是心急,小易越是找不到药。他的身后,很快就围上了一圈看热闹的人。就在小易弯腰…  相似文献   

19.
《创造》1993,(2)
1992年我国各地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热情甚高,有些办得很成功,取得了预期效果。然而,最近国内外不少专家如此说: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一、开发区越办越多。有的中小城市办几个、十几个开发区。开发区办得过多,招商情况不理想,无法收到预期效果。二、开发区范围越划越大。有的划到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几百平方公里,不顾财力、物力,大片土地圈在那里“晒太阳”,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科学论证,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符。三、城镇国有土地出让过多过快,价格过低,  相似文献   

20.
上海闲话     
《上海支部生活》2011,(5):61-61
吃药qie ya 指尴尬、吃苦头。20世纪80年代中期流行至今,主要在年轻人中使用。例句:讲好搿事体,我已安排好勒,侬又喇叭腔勒,勿是拨我一么!注解:讲定的事,我已安排好了.你又不落实了,不是让我难堪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