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周恩来同志曾极为深刻地指出:“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难议避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这说明宗教的存在将是长时间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与宗教相关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关于信教热现象建国以来,我国的宗教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文革”前,宗教处于摆脱殖民色彩和封建因素的阶段;“文革”期间,宗教基本上处于被压制阶段;1982年以来,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和调整,宗教也自然相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合法存在及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乌兰浩特市的宗教活动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呈现发展、活跃的势头,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值得探讨。一、宗教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社会现象我市基督教源于1928年,解放初约有教徒百余人。文革后,宗教恢复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教徒人数每年以上百人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底接受洗礼的教徒已达1321人,慕道友近千人。基督教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客观社会现象。这是因为:(一)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的宗教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式的一种。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4页)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宗教的本质,宗教是颠倒的世界借以安...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一种离经济基础较远的意识形态,具有自成体系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与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在我国,宗教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群众性。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5.
伍玉西 《求索》2007,(10):222-225
神灵观在宗教诸要素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文章考察了太平天国宗教的神灵观,并与基督教的神灵观作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太平天国宗教以184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具有基督教性质,后期演变为一种不属于基督教的新式宗教。  相似文献   

6.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回顾历史,宗教已经存在了十几万年之久。十几万年来,它一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人类进入21世纪,宗教已经遍布世界每个角落,渗透到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当中,拥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信徒,虽历经磨难却始终没有衰亡的迹象。江泽民同志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宗教问题是影响大局的问题之一。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一旦引发宗教冲突,无一不陷入动乱。宗教既是社会文化现象,又是历史范畴,它不仅是信教群众的一种信仰,而且成为信教群众的传统与习惯,宗教影响之深,可见一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宗教现象,拙文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马克思主义宗教起源观、宗教本质观、宗教发展观。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起源观宗教是怎样起源的,在宗教学家那里派别纷呈,观点林立。自然神话论认为宗教的本源及其最早的形式是自然神话,这种理论把自然力与自然现象人格化;实物崇拜说认…  相似文献   

8.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与社会稳定程宪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撰文提出:宗教是一种维系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而且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系统。从历史上看,...  相似文献   

9.
香格里拉多种宗教并存,各种并存的宗教深蕴着“天人合一”“和睦祥瑞”的宗教生态观,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人类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完善人类自身,都有积极的作用,故在对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进行开发时,有必要对宗教生态旅游进行开发、设计和研究。但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观念,如何开展宗教生态旅游,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和通过实践来研究和探索。为此,选择一个景区进行示范研究,为全方位开展宗教生态旅游提供一种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如作为康藏地区十三林之一的松赞林寺。占地五百亩,房舍不可计数,是滇西北…  相似文献   

10.
包头市是我区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市有佛教(包括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4种宗教,共有信教群众14万多人,各种宗教活动场所193处。宗教工作具有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等特点。 1993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三句话”的要求总揽全局,不断加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力度,使宗教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充分认识宗教工作重要性,坚持把宗教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虽然宗教问题并不是全局中的主要问题,但是民族、宗教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全局。江泽民同志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民族、宗教无小事”。我们要把各项工作做好,就不能不重视宗教工作。李瑞环同志说:“就总体上说,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清楚的。但就具体宗教工作讲,在我们党和政府中还有相当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希望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要研究和学习宗教和宗教工作方面的知识。”一、要重视宗教问题,加强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宗教问题上的“三句话”是什么?1993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我们党对宗教工作的方针时,强调了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尊重和保护宗教...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回忆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回顾30年的历程,我作为一名统战工作干部,思绪万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拨乱反正的局面。此时,我刚刚调进天津市宗教事务处(后改为宗教事务局)工作,当时的情况是:“文革”中中断的宗教工作刚刚恢复,宗教活动场所被占用,宗教职业人员还在工厂和农村劳动,信教群众还不能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14.
夏畦 《中州统战》2002,(11):4-7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8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宗教的认识逐步深化,从宗教是私有制社会的残余思想转变为宗教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从共产党人必须与宗教作斗争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只讲宗教是剥削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到全面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对宗教问题的研究逐渐科学、全面、深入。反映在宗教政策方面,就是宗教政策日趋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一对宗教的信仰,是人类本性中的一个基本元素,是人类完整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在数千年前的人类发展早期,宗教代表着人类对神秘大自然的敬畏,是古人以其简单的思维对现实世界的虚幻反映,那么,今天的宗教必然同样是有局限的,似是早该抛弃的。然而,今天的宗教仍然健康地生存着,宗教已成为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追求,作为摆脱焦虑获得平静的智慧。从文明的现代人精神状态看,宗教是源于人性的这种特点而产生:对科学有限性的迷茫以及对自然的伟大神秘的困惑、对生活的复杂性以及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担忧、对物质利益的无限欲…  相似文献   

16.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人口防万,是宗教,工作重点县。全县有基督教、伊斯兰教、怫教3种宗教,活动场所64处,信教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2.6%。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宗教政策,为息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开展“四讲”,转变观念。我县多数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对发家致富有“四怕”:一怕违背情心寡歌的教规教义;二怕拥有财宜是罪过;三怕政策变了挨批;四怕办企业担风险。针对这些思想,我们在教职人员和教徒中开展了“四讲”活动:讲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好形势、好机遇;讲发…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与犯罪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宗教可以成为犯罪产生的原因,即宗教犯罪化;宗教可以是犯罪预防对策,即宗教信仰道德化;宗教亦可用作矫正犯罪的辅助手段。宗教具有规范控制社会思想行为的功能,在一些国家,宗教仍是主要的社会控制力量。宗教教化的功效有其局限性,但其作用的范围却比一般教育广泛。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并指出:宗教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祖国的统一,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究竟如何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稳定宗教领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正确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的必然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消…  相似文献   

19.
浅析信仰宗教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之所以还有许多人信仰宗教,主要是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原因:1、家庭传统导致信教。2、社会不公平导致信教。3、自然灾害导致信教。4、因疾病导致一些人信教。5、因生活道路坎坷导致信教。6、因谋求一种超世的精神激励和道德...  相似文献   

20.
2000年 11月 23日至 28日,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莅临河南视察、指导工作。叶局长离开河南前,笔者就有关宗教问题采访了他。 笔者:叶局长,您第一次来河南,请谈谈您对河南省宗教工作的总体印象。 叶局长:河南是一个宗教工作大省,在全国宗教工作中分量很重。这次来河南,确实是不虚此行。河南的宗教工作比较实在,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通过这几天的考察,总的印象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在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宗教工作部门工作很努力,抓得很有章法。宗教工作坚持了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