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为人刚正不阿,办事刚毅果断,在用人上更是坚持唯才是举,不因皇帝的好恶而放弃任人唯贤的标准。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任用某人为官,未得准许。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那份奏章捧了上去,赵匡胤还是不同意。第三天,赵匡胤接过赵普的奏章一看,还是前天那件事,不由大怒,把奏章一撕,扔在地上。赵普却不生气,慢慢拣起奏章,糊好又捧了上去。赵匡胤恍然大悟,赵普是忠诚为国荐贤啊,即降诏任用那人为官。以后,那位官员在任职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一次,有一位军官立了军功,按规定应该升官奖励。于是,赵普就向赵匡  相似文献   

2.
<正>微博上曾经非常流行一个段子:"早晨起来看微博,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  相似文献   

3.
陈立群 《群众》2000,(4):21-22
金城集团是个老牌的国有军工企业,从1949年成立至今正好50年,是国家航空机载液压机电系统的生产企业,共和国制造的每一架飞机上都有金城的产品。改革开放初期,与其他国有军工企业一样,金城开始了军转民,金城牌摩托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起步的。在1986年以前金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产值和销售收入一直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4.
王国平  郭燕 《求索》2008,(10):158-160
本文从国际传媒业资本现代构成的多元性与现代生机入手,论证了国际传媒业资本对中国传媒的潋艳之围,阐述了中国传媒在国际传媒业资本重力波冲击下自身的涅槃和雨后的阳光。国际传媒业资本进入中国传媒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奏章,随着这个奏章的演义和一些有关新规制的研发,中国的传媒业会更加走稳走好。  相似文献   

5.
唐飞 《小康》2006,(3):80-81
大唐朝廷规定,官员七十岁致仕,即退休,比起如今的六十岁,年限可谓很宽松。按孔子的说法,七十岁已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此境界者不多,更何况古代天命无常,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此规定,很人性化。但有些官员到年龄后仍不愿退休,和上级讲条件,或为公,想继续为国效忠,或为私,在考虑切身利益。到了点,该退不想退,多是官位令其留恋难舍。这种心情,古今一样。武则天时有位兵部侍郎叫侯知一,年龄到了,朝廷下发了关于他致仕的文件,上盖皇帝大印,意味着武则天已圈阅。但他不愿退,就给皇帝写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身体健康,还能再干几年。为证…  相似文献   

6.
节日有长假,对于官员而言是一种放松,而皇帝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从岁除到元正,一天一夜,是皇帝最忙的时候。出于对民间守岁风俗的重视,每到岁除之时,唐朝的皇帝们都要与贵戚、重臣们聚会宴饮以笼络感情中国的文化绵延日久,每个时代的节日都有不同的过法。作为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唐朝的春节自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省国资委归并整合金城公司、林业公司,组建省金林投资集团。经过半年多的运营,省金林投资集团的各方面T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呈现出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梁程  黄毅 《当代广西》2013,(21):17-18
“金城大舞台,乡村更精彩!”最近,在热烈的欢呼声中,河池“金城大舞台”月月演群众文化活动迎来了第50场专场演出。  相似文献   

9.
据史称:北宋王旦为宰相时,秉公办事,举才用贤,推荐、提拔了大小不少的官员,以致“旦殁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然而,王旦在用人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忌跑官者,称跑官者人格最低,活脱脱一幅奴才相。一回,有一名叫张师德的新科状元,先后两次求见王旦未遇。究其因不外乎是久仰大名拜谒,但可能还有其它目的,如联络联络感情等。其实,王旦原先对张师德的印象颇佳,并经常在皇帝面前赞扬他。这次王旦闻讯张师德曾两回来府第拜访,甚为反感。在后来朝廷讨论张师德的提拔使用时,王旦就改变了主意说:“不意两…  相似文献   

10.
汉代致用之学的转型郜积意汉代学术在武帝之前大抵继承战国余绪,学派各一,谁是谁非并无定论,虽说文景之际尊崇黄老,然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术大有人在,这在武帝丞相卫绾上的奏章中可以看出。到了武帝,独尊儒术,说明学术对象已与前迥然相异。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书店里,关于历代皇帝的传记著作日渐多起来;在学术刊物上,关于对历代皇帝的论述文章也发表了不少。这不能不引起过来人的一些感慨、忆当初,凡研究历史的、编纂历史读物的、教授历史课的、编写历史剧的、扮演帝王将相的,倘然对某个皇帝说了好,就往往会批判你是拜倒在封建皇帝的脚下歌功颂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批判作为封建皇帝抬轿子、当吹鼓手,是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纂党夺权卖力。倘然对某个皇帝说了不好,就会批到你别有用心,指桑骂槐;批判你借古讽今,影射现实。反正,对某个皇帝说好…  相似文献   

12.
奏章误国     
奏章,《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臣子向帝王呈递的意见书。在封建时代,奏章作为一种特有形式的公文,为手握无上权力的君主掌握下情,知晓民情、处理国事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是封建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是,在封建制度下,奏章误国的事例也俯拾皆是,或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是心怀叵测,谋取私利。或是谋权夺位,剪除异  相似文献   

13.
刘秀的雅量     
从秦王嬴政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登基为帝算起,一直到清朝小皇帝宣统逊位、封建帝制寿终正寝,其间两千余年,大大小小的皇帝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记。可是,他们中间真正有所作为的却少得可怜,而既有功于历史的发展,勋业卓著,又宽厚仁慈,不为后人诟病的,更是凤毛麟...  相似文献   

14.
守法不阿意     
张刑狱官名叫释之,单字称季,是汉文帝时南阳人。有一次,皇帝从中渭桥过,突然有一个人从桥底下跑出来,皇帝的车马因此受惊,狂奔乱跑,坐在车里的汉文帝也受到很大惊吓。于是命令扈从的快捕手把那个人抓起来,交给刑狱官张释之审理治罪。那个人,申诉自己的委曲说:"县里来人都说皇帝车驾要到这里了,我来不及走开,就躲藏到大桥下。躲了很久,以为皇帝的车队过去了,就跑出来,不料皇帝的车队正在过桥,我怕得很,就  相似文献   

15.
《现代领导》2014,(12):46-47
史上最强帝王唐太宗曾经缔造了史上最强帝国,这与他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出身贫寒的马周,从一个四处碰壁的打工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大唐的宰相,与唐太宗的赏识完全分不开。当然为了感念知遇之恩,马周也亲手烧掉了自己的奏章。要给后人留一个没有过错的唐太宗。  相似文献   

16.
来到北京,最值得游览的名胜就是故宫。当站在昔日中国皇帝召见大臣们的宫殿前,远望四周,谁都要赞叹它的辉煌。8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被人民推翻了。以后,旧日的皇宫变成了博物院。故宫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建筑,在这里生活了近500年的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个王朝的皇帝们还为自己的宫廷收集了无数的珍宝和艺术品,保留到现在的有将近100万件。它们使故宫不仅是一座皇帝的宫殿,而且也成为一座中国艺术的宫殿,体现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故宫博物院公开展出的藏品主要分设于五个馆内,除了陶瓷馆,还…  相似文献   

17.
JinchengNo.2PrimarySchoolofYilongCounty仪陇县金城二小地处金城镇西端,建于1984年,是一所新的城郊小学。1992年以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8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平方米,学校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配有音乐室、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等。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金城二小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坚持德育首位,落实素质教育"的口号,学校设有德育基地,经常开展活动,校风校纪良好,1997年被评为市“校风示范校"…  相似文献   

18.
从秦始皇起,到溥仪止,中国的 皇帝不过数百人。他们在世时,臣民歌功颂德,不敢道短。只有在他们驾崩后,才可加以评议.分个三六九等。其上者称为圣君、明君;其下者,称为昏君、暴君。比较而言,当然是下者多而上者少。遇上圣君,老百姓虽然做牛做马,总还能过上太平日子。遇上昏君,特别是暴君,老百姓就会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几千年来,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就是能出一个好皇帝。 如果有人问到历史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许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他执政…  相似文献   

19.
别无它法     
卖官鬻爵,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春秋时的吕不韦,就用计买了个皇帝,和皇帝儿子,自己则官至相国,号称仲父,权倾天下。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评道:“大贾买得皇帝,又买得个皇帝儿子,大奇!大奇”。这要算卖官中的最高档次了。后代卖官的“质量”虽不如吕不韦,数量却大大超过了他。延演至封建王朝末世的清朝,卖官鬻爵已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均有详尽而形象的描绘。建国后,曾有一段河清海晏的好时光,不意近数年来,封建亡灵又复活了,卖官鬻爵由青萍之末而发展成五六级风,由暗里干到明里干,…  相似文献   

20.
张尚仁 《传承》2003,(5):12-15
1953年7月13日晚上9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的东、中、西线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全线反击战。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败退,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开赴金城中线7月上旬,我所在的志愿军541炮团奉命从朝鲜某地开赴金城中线作战。当时,我任该团山炮营二连文化教员。能够参加金城反击战,我心里既兴奋又有几分害怕。虽然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广西军大)毕业后随部队执行过剿匪任务,可是经历这么大的战争场面还是头一次。那天,东方的天边刚现出鱼肚白,我随部队沿着一条公路出发了。当时我们营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