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断地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历史,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作为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指导我们不断实现这种“结合”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哲学思想为我们的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努力学习和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列宁曾指出,东方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应该“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①毛泽东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在中国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从农民问题出发,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在旧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战争,革命的主力军和主要同盟者是农民阶级,革命根据地在农村。这就遇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如何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里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正是从这里起步,开始探索的。  一、从思想上建设党  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4.
坚持实践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毛泽东同志说:“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刚。”一切理论和思想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新中国五十年就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五十年。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证明路线的正确与否,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农民革命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连仁 《理论学刊》2003,2(6):16-18
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革命论 ,长期以来人们看法不一。本文把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 ,毛泽东提出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动力、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等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具特色的基本原则,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但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梁柱 《新视野》2006,3(3):4-8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毛泽东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奠定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 是包含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和能够保持党和人民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这两方面的内容, 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8.
谭德宇 《学习论坛》2006,22(12):64-67
没有正确的农民观,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不好。而能否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史、探索史、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毛泽东思想作为历史的源头,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一、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升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但这并不是说,适合中国情况、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就由此产生了。从这时起,中国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并试图从理论上阐发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土生土长的毛泽东接受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把它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的基础是他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斗争实际的深入了解:中国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身受三重压迫和剥削,迫切要求土地的解放:“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53页)。“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中国农民历来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子,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11.
江流 《新湘评论》2010,(8):23-2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说:“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之所以把这一“相结合”称谓“我们的理论”,是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实质和品格,说明“我们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都是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关注农民问题,有63处特别提到"农民"。可见,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考察中国农民问题,这对于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中国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八十年的经验集中于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八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理理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直接…  相似文献   

14.
学风问题的实质是怎样对待理论 ,怎样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具体说来 ,就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学风建设 ,他们十分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从而顺利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一毛泽东在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 ,十分关注学风建设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取得了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作了科学的逻辑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和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两个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必然性;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还要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以它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发挥实践联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代中共领导人的文化观 ,是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文化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问题是三代领导人始终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他们所讲的文化 ,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一直将文化作为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 ,曾就“文化运动”作为农民在农民协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土生土长的毛泽东接受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把它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的思想基础是他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农村。他认为这是他所凭借的基础和力量。这一结论,既不是从马列经典著作中,也不是从苏联革命的经验中,而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斗争的实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中得来的。调查发现:中国工人阶  相似文献   

18.
王恩宝 《党史纵横》2002,(11):40-42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强调学风建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独创性贡献。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80多年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学风建设问题都有非常深入和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学风建设的理论,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果断地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把理…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 (下简称中国革命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是长期以来国内普遍认同、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提法 ,并且认为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基本观点。其实 ,只要认真研读党的文献和毛泽东著作 ,就会发现 ,其中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先后有两种表述 :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另一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2 。那么 ,两种提法的区别何在 ,哪一种是正确的 ,重新认定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有何意义 ?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 ,以就教各位专家、学者的问题。一在中共历史上 ,“二大”最早把中国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此后到 1 939年 ,毛泽东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以农民问题为出发点 ,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原则 ,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根植于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土壤之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和基础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第一 ,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