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统一战线始终是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东方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之源;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力弘扬这一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精神支柱,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添精神动力,为巩固和谐稳定局面提供精神纽带;弘扬这一精神,必须将其升华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并与伟大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个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瓦莲京娜 《前沿》2003,(12):149-152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包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的事业中 ,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6)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实质是对党忠诚、目标坚定,实事求是、策略灵活,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9.
王其辉  黄雪英 《传承》2009,(1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凝聚海外“三胞”的思想基础刘熙芳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这种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它不仅是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而且也是团结、凝聚台...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是互促共生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作用,对于凝聚和团结民族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文化自信,发扬民族精神,对内要不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对外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  相似文献   

12.
孟和宝音 《前沿》2007,(9):219-22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信念弥坚,报偿艰辛而斗志更强,凝聚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要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全面实现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内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所应当担当起民族精神的传承重任.然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匮乏,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广大教育者警觉和思考,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几个月来,中华民族又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考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中华民族没有退缩,而是挺起胸膛,迎难而上,表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奉献、科学求实、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只有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天灾人祸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才能培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深入疫区,了解疫情,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及时做出抗击非典的一个又一个战略部署;白衣战…  相似文献   

15.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五千年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容丰富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在粉碎蒋介石消灭红军美梦的同时,使各族人民之间形成了水乳交融、守望相助的团结力量。因而,我们说正是长征,开启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征程。今天我们走在夺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依然需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和水乳交融的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相似文献   

18.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也是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客家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民族精神的丰富的有益元素,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相融相通。这表明,客家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精神上具有深层次的同构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辽 《群众》2002,(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