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院校挫折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被教育者进行挫折心理分析和疏导 ,旨在锻炼和提高其耐挫能力。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 ,公安院校的学生易在适应性、人际关系、择友恋爱、事故灾难、择业就业等方面遭受挫折。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是公安职业生活的需要 ,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需要。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挫折观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学习和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潘媛  汪早容 《传承》2014,(10):120-121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挫折频发的主要阶段,大学生时常会遇到学业挫折、人际交往挫折、恋爱挫折和就业挫折。分析影响大学生抗挫力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结合挫折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情感教育与自我教育,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及社会加以探讨,有助于对培养大学生抗挫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求职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成为职业社会人的必经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增加,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时,难免会遭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会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地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的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4.
易红梅 《前沿》2012,(4):195-196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流行的挫折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从挫折教育的概念人手,对大学生常见的挫折进行了归纳,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挫折教育的意义,并进而提出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硬的职业能力是女性求职成败的关键之一 ,因此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为此 ,高校必须开展性别教育 ,坚定女大学生的自信 ;拓宽专业门径 ,夯实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 ;注重联系实际 ,突出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适应竞争环境 ,关注心理健康 ,增强女大学生应付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大学生们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就业挫折的困扰.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就业挫折理论分析入手,对大学生就业挫折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寻找切实能够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探讨大学生就业挫折的教育途径,以提高当前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会犯这样的毛病:盲目地崇尚一种职业,没有达到目的时,千方百计想得到,但当真正从事这个职业时,又觉得这也不适应,那也受不了,打起退堂鼓来;有的顺心顺劲儿时干得很起劲,遇到挫折和矛盾就摇摆不定,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无用武之地。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8.
在初二一节政治课上,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产生了三种意见:一是对所有的人来讲挫折都是好事,理由是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二是对部分人来讲挫折是好事,理由是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挫折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取得更  相似文献   

9.
周涛 《公安教育》2006,(4):49-50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遭遇挫折后自杀或犯罪的案例屡屡发生。社会学和教育学专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代青年(也包括少年)抵御挫折的能力较上世纪80年代以前已显著下降。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加强对青年一代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社会和高校责无旁贷。公安高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是为公安队伍输送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加强对公安高校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对公安队伍素质建设有深远影响。一、挫折的涵义及挫折教育的意义通俗地讲,挫折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中遭到的失败。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遭…  相似文献   

10.
“枯竭”(burnout)一词原指耗竭、燃尽。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书中描写一名建筑师因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逃往非洲原始森林,从而“枯竭”一词进入美国社会。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与他人的冲突矛盾引起挫折等导致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90年代对职业枯竭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教育、技术和培训业,并从美国向世界发展。关于职业枯竭国内外有诸多的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探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挫折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在其需要或动机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体验。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应对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曹勇  李路遥 《传承》2009,(8):70-71
青年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新形势下引人关注的课题。重庆地区大学生面对挫折的态度乐观,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自我疏导能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社会交际障碍、情感危机成为引发大学产生挫折感的四大主要因素,可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建立青年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建军 《传承》2008,(4):72-73
较强的挫折承受力是良好心理素质和心身健康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要提高挫折承受力,首先,要做好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其次,要合理利用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成熟理性的态度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4.
青年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新形势下引人关注的课题.重庆地区大学生面对挫折的态度乐观,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自我疏导能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社会交际障碍、情感危机成为引发大学产生挫折感的四大主要因素,可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建立青年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念】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心理很弱,这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接受和对待挫折。通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2.情感目标: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善于运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  相似文献   

16.
较强的挫折承受力是良好心理素质和心身健康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要提高挫折承受力,首先,要做好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其次,要合理利用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成熟理性的态度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7.
辛燕 《传承》2009,(20):62-63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弱化的现实使得抗挫折教育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渗透抗挫折教育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抗挫折教育契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所以,高校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抗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及其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8.
詹洪春 《小康》2009,(5):12-1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常听到师哥师姐们抱怨“投了几十份简历,经过几十次面试,无疾而终”,或者看到不少毕业生挤破脑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公务员、考村官.最后不少人沦为职业“求职者”。在多次遭受求职挫折后.不少大学生开始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9.
论挫折     
挫折是难免的,它犹如一切行动的影子。失望,失意,失败,这些挫折是人生中不会缺少的一部分,正似道路必然有曲折崎岖,海洋必然有滚滚浪潘,天空必然有乌云雷电。挫折淘汰人,一如大浪淘沙,挫折是强者与弱者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致使他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挫折,是在否定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状况下产生,即由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引起。挫折传递给人的是不良的情绪体验。它使人烦恼、痛苦,甚至绝望。但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可以扭转“乾坤”。如果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悲观绝望,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相反一个人能正确地面对挫折,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一笔财富。初中生挫折感强,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弱,容易被挫折“弄晕”,使自己陷入悲观绝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