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倾全党之力精准帮扶,助推大方县脱贫摘帽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扶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提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方略,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农工党中央以执政党为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定点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2.
就脱贫攻坚战而言,产业扶贫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农户要脱贫,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要推力。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产业扶贫是一个老话题,但产业精准扶贫是一个新课题。在当前精准脱贫攻坚背景下,产业扶贫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精准脱贫战略对产业扶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产业扶贫的实际成效几何?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承载我国乡村脱贫和发展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信息资源,更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见证。当前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仍然面临三大挑战——认知危机、管理困境和人才困境,需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以及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三方面努力,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9,(5)
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并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的崭新而重大的国家战略。消费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的新元素,引入了市场机制,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脱贫攻坚是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因而做好消费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婷 《重庆行政》2020,(1):13-16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前5次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抓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对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关于扶贫、脱贫攻坚的研究不少,但针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薄弱环节的研究却十分稀少。随着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各级文件政策的同时,还应吃透其理论逻辑与内涵。  相似文献   

6.
吴震 《北京观察》2021,(1):44-45
这一眼井水不仅让"喝水人"享受到了久旱逢甘露的喜悦,更让我们这些"挖井人"真切地体会到扶贫工作绝对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我们的内心也得到了很大满足,充满了成就感!俗话说,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不能搞一刀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导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到脱贫攻坚实践中。除了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还可以充分结合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参与到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扶贫路径,从而更好地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群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关后勤》2020,(1):73-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各地区、各部门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干部扑下身子"扶真贫""斗穷根",取得了可喜成果。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202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求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为宣传机关事务系统的扶贫工作,通过分享扶贫工作的心得和经验,讲述扶贫干部的感人事迹,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动力,助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机关后勤杂志社拟举办"脱贫攻坚:讲述扶贫故事"主题征稿活动。  相似文献   

8.
《人民论坛》2021,(4):66-6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深入总结宣传我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实践与经验意义,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推出“新时代决胜脱贫奔康”专题报道系列访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就如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脱贫后返贫、建立完备的脱贫增收长效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接受了人民论坛记者的访谈。  相似文献   

9.
恒大集团参与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毕节试验区扶贫短板,为毕节试验区打赢"113"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恒大集团在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勇于啃硬骨头,全方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帮扶过程中,变点式帮扶为整县向整市推进,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形成了民营企业直接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为民营企业参与补短板,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好的范例,也为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样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21,(7):56-56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扶贫事业的生力军,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攻坚作用备受关注。在行动上见真章于发展中求实效近年来,重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围绕金融精准扶贫,用心用情用劲、做深做实做细,把一个个扶贫项目、一件件扶贫实事抓到位、见实效。  相似文献   

11.
聚力脱贫攻坚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发挥多党合作优势,助推精准扶贫是统一战线的责任。贵州的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统一战线势必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策略,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十三五"规划实施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16):I0001-I0016
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对于贫困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找准贫困人口、实施扶真贫是普遍性难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
牙韩高 《桂海论丛》2021,37(1):76-80
农村留守儿童既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力储备。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意义重大。结合广西百色市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实际,分析并提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从宏观政策、中观运行、微观操作、重点攻坚四个层面去系统构建和把握,巩固农村留守儿童脱贫成效,并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赵世庆 《重庆行政》2019,20(2):14-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全面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特别是关于“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等重要论述,对我们开展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让我们体会尤其深刻。  相似文献   

15.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金融精准扶贫兼具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特质内涵,是两者的“强强联合”,能有效地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通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拓宽了扶贫资金来源,为可持续性的扶贫模式提供重要支撑。一、川渝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具体做法近几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加强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完善组织体系2015年底,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市扶贫办等6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金融业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方案),2019年初,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与产业联动扶贫、多渠道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及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五个方面,做好18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董国喜 《群众》2020,(11):43-4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总体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庄严承诺。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落细落实,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基础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而最重要的在于要有一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是连接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的纽带和桥梁,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20,(4):19-20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作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州市妇联紧紧围绕省市帮扶西部地区脱贫的统一部署,深度调研、精准施策,发挥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的优势,全力配合党委、政府助推贵州省毕节市和黔南州贫困姐妹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深度调研,精准发力。市妇联成立扶贫专项工作组,七赴贵州,深度走访两地7县(区、市)12个镇(街)的贫困户、绣娘、妇联干部、企业人员等700多人,在精准了解当地贫困妇女特长和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就业帮扶和消费扶贫两个切入点,为当地贫困妇女量身定做帮扶项目。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精髓可以从目标、重点、方法、保障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广西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的贫困治理历经了艰难探索、战略启动、战略推进、战略攻坚、战略全面推进及脱贫攻坚决胜等不同阶段。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对广西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石,指明了具体路径,提供了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杨斌 《北京观察》2020,(8):42-43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广大政协委员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做观望者、局外人,要积极响应市政协号召,在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中展示"政协担当"、彰显"政协力量"、体现"政协价值",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