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经济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我国12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村是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民是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农民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村和城市不能形成真正的统一大市场,我国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发  相似文献   

2.
搞好农民的思想教育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马明武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如今已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已经启动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国九亿农民中已有三亿多不再直接从事农业,农村从经济结构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因此,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制定政策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因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前进》1998,(8)
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本刊评论员我国有九亿农村人口。农民的整体素质怎样,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的小康建设,关系到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关系到我国的整个现代化事业。因此,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住提高农民素质这个根本。提高农民素质,就要抓好理...  相似文献   

5.
伴随新时代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能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而提高民族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农村。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只有农村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全国普及。而要在农村真正开展素质教育,进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要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郊农民走向市场的思考周雍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体制,而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键是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农民真正走上了市场,才能建立起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市郊毗邻城市,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可以将城市...  相似文献   

7.
试论引导我国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李桂元我国建立和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对农村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富民、兴农,其关键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可是有些农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却迟迟不能...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政治参与和中国的政治发展──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白钢教授本刊记者晓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中国12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村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农村的基层政治建设和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规定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证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陈苏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及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不能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党的...  相似文献   

10.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施恩朝中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村的繁荣稳定,是整个社会繁荣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是做好人的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服务和激励作用,最大限...  相似文献   

11.
李文  谢元龙 《公民导刊》2005,(10):34-3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当前。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在关注农民因病返贫的问题,探索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重庆市铜梁县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人启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人口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要运用法律手段,提供法律服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强化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九亿多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强调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提出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城市化建设,并提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已有几年了,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务市场也日趋活跃,其中,广大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的出现与外流,既为劳务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给劳务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九亿农民。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国,十一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于保证农村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离不开社会主义信念的灌输,社会主义信念的灌输又不可忽视农民的接受特点。正如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刘海燕 《创造》2003,(4):35-35
近年来,农村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关注。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因此,做好防治农村犯罪工作,对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做好关于农村犯罪问题的调查研究,又对防治农村犯罪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就勐海县农村犯罪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期对农村犯罪的防治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一、目前勐海县农村犯罪的主要特点农村过去一直是刑事案件低发区,但近几年,农村犯罪逐年上升。2002年1至12月所收刑事案件中,农民犯罪高达59.%,农民犯罪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必须加…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历来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与福利,其流转事关全国九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宅基地流转的态度并不明确。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改革的深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行宅基地流转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反思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在确保宅基地使用权社会保障功能的前提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附条件的转让制度,给予农民更完整的作为用益物权的宅基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9.
取消农业税是九亿农民的福音,但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减少了县乡财政收入,加剧地方财政困难,对经费严重不足的农村教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增强竞争力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