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的新年伊始,80岁的张尚伟老人在年近花甲的女儿张桂莲搀扶下走出法院大门。虽然天气寒冷,漫天飞舞的雪花将大地装扮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但老人心里暖融融的。然而,刚踏进法院时,老人却完全是另一种心境,因与独生女儿女婿突生嫌隙,老人满心悲凉地走上公堂……  相似文献   

2.
5年前,四川省简阳市毛明康老人的儿子遭遇车祸身亡。老人拿到法院判决,认为法院对肇事协警员判决太轻:当他去法院领判赔款时,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局外人”;为躲债,儿媳无奈替人生子……重重压力之下,这位花甲老人走上了长达5年时间的申诉道路。2006年2月,老人憋在心中5年的冤屈.最终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3.
章法 《法庭内外》2008,(1):43-45
据(《河南商报》报道,近日,河南郑州70多岁的张某某夫妇将小女儿诉至法院,要求小女儿每月支付赡养费800元,并一月回家探望两次。经郑州市中级法院调解后,其小女儿每月除向父母支付200元赡养费外,还必须两次回家探望父母。  相似文献   

4.
陈欢 《法律与生活》2011,(11):45-45
问:4年前,我和前妻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离婚。当时,法院将女儿的抚养权判给了女方,判决我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1000元。同时,判决书上明确我每月可探望孩子两次,既可到女方处探望。也可将女儿接到我住的地方探望。但是,离婚后,女方不允许我探望女儿。因此,我决定不再支付女儿的抚养费。请问,我的做法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5.
2004年3月,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播放了一个名为“一份悬念重重的遗嘱”的专题节目,说的是上海有一位叫袁文林的老人,生前设立了一份代书遗嘱,大意是将其在本市光新路某处的房屋赠与他的养女杨某。老人去世后,引发了一场官司,老人的女儿袁霞、侄子袁宝华作为共同原告,将杨某告上法庭。2003年12月,一审法院判决原告胜诉.上海电视台《庭审纪实》栏目对该案作了详尽报道。上海法治报、新闻晚报对该案也作了披露报道。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何以引起众多媒体的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6.
崔建红  方丽 《江淮法治》2011,(14):32-32
为取得孩子的抚养权,母亲周某将女儿“藏”了起来,甚至不上其上学。日前,广德县人民法院审结该起离婚纠纷,周某未能如愿,法院一审判决女儿由父亲王某抚养。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8.
这事发生在马木提老人身上,女儿6岁,失去了亲生母亲,父亲靠打馕手艺将女儿拉扯养大成人。女儿到20多岁时突然翻脸,准备将亲生父亲赶出房门……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7,(2):59-60
法官: 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4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我认为,价值5000余元的嫁妆费用已用于女儿的抚养,双方遂起争执。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安徽李太华  相似文献   

10.
65岁的老赵一辈子没打过官司,如今为了“探望权”来到法院,要求儿子每周探望一次。8月21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法院的法官表示,经过劝说后老人的儿子已经带着礼物回家看望了父母,老人也表示会考虑撤诉。法官表示,如果真的以判决结案,到时候执行起来有难度。  相似文献   

11.
于向明 《中国司法》2010,(12):103-106
儿子为了变卖父母房产,伙同“假父母”从公证处骗取委托出售房产的公证书后将房屋卖出,致使亲生父母流落街头。两位老人将该公证处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公证处赔偿老人100余万元的损失。本案的判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公证赔偿制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7,(3):39-39
问: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四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13.
张某夫妇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年并各有一子女。 1987年,张某之妻及其子分别因心脏病和车祸相继死亡 (遗产均已分割 )。张某随儿媳及孙子一起生活,张某的女儿、女婿及外甥女有时来家探望。 1998年秋,张某的女儿因病死亡,在其留下的 9000元遗产尚未分割时,张某死亡。张某留下六间房屋,为了继承该房屋,张某的女婿、外甥女及张某的儿媳、孙子发生争执。一审法院判决由张某的孙子和外甥女各得三间。当事人均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判决六间房子应先由张某的儿子和女儿各继承三间,然后,转由儿媳、孙子及女婿、外甥女各继承一间半…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9,(11):59-59
法官:我与丈夫婚后生有1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女儿虽已经5岁,但一直没有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1个月前,我丈夫因车祸死亡,经交通警察部门认定,对方负全部责任。事后,就我女儿的抚养费用,对方借口系“黑人黑户”拒绝赔偿。我想以女儿的名义提起诉讼,又担心因女儿无身份证明,法院会以无法确认真实身份为由不予受理。故来信请教就此情形究竞能否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5.
近期,福建省永安市燕西派出所民警将一本载有罗老汉外孙的户口本交到罗老汉手中,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由于罗老汉的女儿所生子女是非婚生子女,多年无法落户,而女儿病故前唯一的心愿就是给孩子上户口。燕西派出所接到反映老人情况的报告后,与永安市公安局两级公安机关特事特办,迅速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母女遗恨     
10年前,亲生父母开枪打死小女婿,小女儿带着孩子艰难度日;10年后,母亲出狱,两个女儿都不愿意接收她。当年,老人为何开枪杀死女婿?如今,她的赡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7.
陈音  孙美 《法制与经济》2008,(21):80-80
面对年迈的公婆,覃海香不是尽一份孝心让老人颐养天年,而是千方百计推脱赡养义务,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后被强制送进了拘留所。10月28日,上林法院对拒不养老的农村妇女覃海香解除了拘留5天的强制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赡养案件执行面临的现状。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偏远、落后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许多老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得不到赡养。有的拿起法律武器.状告了那些不孝之子女。可是由于法院的执行工作跟不上.每当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时间要到时.权利人都得往法院跑,催促法院执行,领取法院已执行的赡养费。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起特殊的血亲关系确定案,王某与崔某(女)婚后生育双胞胎女儿,因感情不和1999年离婚,6岁女儿由崔某抚养。2003年,王某怀疑女儿非亲生而起诉,其申请亲子鉴定被崔某拒绝。一审法院认为,强制做亲子鉴定会侵犯其女儿隐私权,不利于其女儿身心健康和成长,故判决驳回王某诉讼请求。王某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崔某“持有证据拒不提供”,推定王某主张成立。遂撤销一审判决,并判决王某与其女儿  相似文献   

20.
家住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的李女士,近日走进了辖区基层人民法院,她的诉讼请求很快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李女士每月探视女儿一次,方式为李女士将女儿接回其住处相处一日。判决生效后,李女士向法院申请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