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深入,供热商品化、货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热,本来就是一种商品,和水、电、煤气一样,实行商品化、货币化,既是热的商品属性回归,也是解决当前城镇供热体制内生缺陷的必然要求。现行的城镇供热体制的以“单位包费、福利供热”为主, 这是与原有的住房福利和住房产权单位所有制相适应的。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城镇80%以上的公有住房已经出售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23)
《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摘要)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出的这一通知明确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房改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基本原则:坚持在国…  相似文献   

3.
最新的权威统计称,到1995年底,全国商品房屋空置504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为3936万平方米。可从有关部门得知,目前全国城镇仍有400万户居民系住房困难户或特困户。政府担忧,无房住的百姓着急,被房地产“套牢”的开发商、中介商们更是心急如焚。大家在望“房”兴叹,各着各的急。如果从小平同志于1980年提出房改思路开始,中国旨在实现住房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年半时间酝酿和准备,《蚌埠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经国务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已于1987年10月向全市人民宣布出台。从11月1日起,比原租金标准提高15倍的新租金开始执行,蚌埠市从此结束了延续30多年的低房租制度,向着住宅商品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迅速发展。在推行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高房价”和“低收入”的矛盾,是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之一。社会需要住房而有效需求不足,商品房严重滞销。简单化地企盼大幅降低房价或提高职工收入短期内显然难以取得成效。但根据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劳动报酬是货币工资和住房实物分配相结合的特点,如果允许职工将自己的住房通过市场流通返回到货币形态并用于住房消费,将使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成倍提高。这一构思的实现形式就是差价换房。而上海差价换房的规范操作是以试行职工所…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廉租住房政策发展轨迹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住房金融正当其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琨 《瞭望》1998,(23)
加快发展住房金融正当其时●李琨国务院关于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的新政策下半年即将出台,各商业银行相继开办了住房贷款业务,而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也正在由一般耐用消费品向住房方面转移。这一切说明我国住房的商品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在这个进程中,住...  相似文献   

8.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的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价房。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亟待政府发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在玮  田在玮 《团结》2007,(2):34-35
住房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保证居民基本居住需要,是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房改的成败,关系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房价过高、结构失调、保障性住房严重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我国城镇住房总量存在明显高估,导致各级政府对增加住房供给、全面满足不同住房需求的紧迫感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存在着的过度注重房地产业的经济功能,对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性认识不足有关。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后总是被归结为资金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维护公民居住权的认识没到位,没有真正把民生保障放到优先位置,因而表现为责任感和迫切感不足。为改变城镇住房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必须强化政府的民生责任,抓住机遇,实施大规模的公(廉)租房工程,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全面满足不同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改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把旧的以低工资制为基础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供应制度,改变成为住房商品化分配供应制度。住房商品化分配供应制度在国外已经长期推行,但在我国却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改革,牵涉到方方面面,因而任务繁重而艰巨。 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开展改革,必须采取一些过渡措施。例如,房改初期的房租补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时对有的居民实行补贴,住房分类供应不能一步到位等,都是过渡性质的措施,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最让京城百姓心动的房地产项目该是回龙观、今日家园、天通苑等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让老百姓排队等候,也让房地产开发商见到久违了的热闹场面。作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从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算起,已经三年有余,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平抑房价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7,(36)
持续多年的房地产调控,终于把火力对准了与市场平行的住房保障。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以来,以国务院名义直接下发了三个与住房制度改革相关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决定》以及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中提出了经济适用房的“内循环”制度,这一制度的构建标志着经济适用房政策由政策性商品房向保障性公共住房转变。这一转变在实践中将有利于在制度上实现经济适用房的循环使用,切实有效地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此外,这一制度创新在理论上是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一次回归,有利于政府应对住房领域日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52)
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一直是人们的梦想,随着住房制的改革,住房产品的升级换代,住房这一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中国在周世纪能够解决吗?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城镇住宅建设的远是目标,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要达到13、5平方米,使用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者颜晓东指出:按2010年我国推行小康住宅面积(即人均135平方米)算,每平方米居住面积折合两个建筑面积,再按目前城镇每户平均人口2.34计算,到2010年我国城镇户均建筑面积应为60.84平方米。其次,目前我国拥有城镇存量住房40亿平方米,按…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研究住宅商品化问题的文章。住房是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资料。住房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目前阶段国家实行公有住宅补偿出售的办法。本文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祥 《瞭望》1987,(40)
住房问题,是全国城镇居民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国家为城镇居民建房投资1760多亿元,建成了13亿多平方米住房。按现有城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达6平方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加上原有住房,应该说我国城镇人口住房是并不十分困难的。 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各地的城镇住房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大中城市,三代同堂、结婚无房并不是个别现象。住房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城镇诸多矛盾中最尖锐的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住房市场存在房价过高、居民住房负担过重、投机严重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多年来住房体制改革中片面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属性,忽视了住房的必需性、耐久性、高值性、保值增值性等属性.尽管住房商品性决定了我国住房改革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但必须防止矫枉过正而无视住房的其他属性.应通过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控制房价、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鼓励住房梯度消费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住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60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洁 《理论导刊》2012,(2):29-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以改革作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传统住房保障阶段和住房保障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中间经历了低租金、实物配给式、具有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后的补贴出售、优惠出售、提租补贴、公积金制度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的演变过程。回顾6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住房商品化时代,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似乎遮蔽了住房消费的本质:即住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对人们生存保障的意义。事实上,对于住房这一具有保障性的准公共产品,并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其资源配置和有效供给,当市场不能满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时,政府有责任建立和完善住房供给体系,应当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