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9,(14):34-35
腐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反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惩治腐败到构建惩防体系,从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的力度和决心。  相似文献   

2.
清明 《先锋队》2011,(7):62-62
从以传统手段反腐到网络反腐再到微博反腐,标志着反腐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微博是集合了BBS、QQ群、博客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平台,其实时性和动态性大大节省了沟通的时间成本。微博的文本碎片化、监督主体大众化、揭露腐败便利化、话题设置多样化、腐败情报发布实时化、传播方式裂变化和信息自我修正化,正是微博反腐的优势所在。微博,  相似文献   

3.
司马迹 《廉政瞭望》2018,(12):31-31
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是总体腐败和反腐败的一个缩影。廉政嘹望就此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反腐专家任建明,请他通过分析足球领域的腐败问题,从腐败后果的再认识、反腐的政治决心、反腐策略和反腐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梅记周  王同昌 《求实》2016,(8):23-2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有一个演进发展过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是剥削阶级遗留的产物;到跨世纪期间从作风建设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败坏、权力观错位等因素造成的;再到新世纪以来主要从权力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成因,腐败主要是权力缺乏监督制约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对腐败成因认知的不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反腐败策略也有不同。第一阶段主要是意识形态式反腐,第二阶段侧重于作风建设反腐,第三阶段则是权力反腐。当然,反腐倡廉思想的演进不是前后替代的关系,而是逐步深化和日益全面的关系。每一个阶段的反腐倡廉思想都在继承或者扬弃前一段思想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但为什么会产生腐败,以及如何反对腐败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反腐倡廉思想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张玉芬 《世纪桥》2014,(10):23-24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从古至今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已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反腐,可以说反腐的高压态势依旧猛烈,可腐败案件依旧层出不穷,启发我们对腐败执行力度的探索,以及开辟新的思路整治反腐这个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开篇的话】如何看腐败、怎样反腐败,最能体现一个政党的力量。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从省部级贪官的落马,到网络反腐的接力,反腐既有新动作,也有新成效,更引发了人们的新期待:易发多发的腐败势头怎样遏制?拒腐防变的制度体系如何构建?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何以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十八大提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8.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11,(21):44-45
近些年来,官员腐败案例屡见报端,是社会与媒体热议的一个基本话题,也是党和政府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不可否认,在社会舆论和相关反腐防腐法律法规的强大压力下,反腐防腐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检视近两年来的“权力腐败”案例可以知道,  相似文献   

9.
黄心华 《求实》2005,(6):65-67
腐败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古今中外历来都有.近几年来,我国加强反腐力度,反腐措施愈来愈严厉,反腐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腐败事件仍层出不穷,腐败由个案向窝案发展,由官场腐败向大众腐败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开始从新的视野即文化的角度来关注腐败问题.反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反腐,更大程度上还要在社会中形成防止腐败蔓延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制止腐败,即文化反腐.  相似文献   

10.
张晨  王红莲 《唯实》2002,(1):48-52
腐败正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 问题,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腐败问题尤为严重。从表面来看,腐败似乎成了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伴生物。但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腐败,政府的反腐态度 和制度建设是抑制腐败的关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积极推进腐败治理,加入了国际反腐败公约,并建立了与许多国家的反腐合作。中国的反腐不断取得了“新进展”,也得到了“国际透明组织”的认可。中国治理腐败具有三个方面突出的特点。中国反腐成绩斐然,特点鲜明,但治理腐败的方法,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足球历来为国人所诟病,但近来足坛反腐的步步推进,却让国人刮目相看,这至少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足坛自上而下的普遍的腐败。这一点,与中国不少地方不少领域的情况是一样的。尽管足坛反腐还未有穷期,但在这个腐败的“重灾区”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反腐勇气及其有效举措,却给予人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党首次从体制上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从而结束了以往把腐败现象根源仅仅看作是思想、作风的历史;他指出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是"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纠正了反腐败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他提出依靠法制反对腐败,从而实现了反腐模式的根本转变,即由人治反腐到法制反腐;他重申反腐斗争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而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腐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尤其是严重侵蚀到我们的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对腐败,“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惩治腐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反腐建廉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建廉良策,其核心是邓小平所深入论证的法制化民主道路。从当代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有效地实施并进一步地完善这一理论,腐败必治,廉政必兴。   一、法制化民主的反腐建廉的选择依据   反腐建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的落马,有关专家对反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名研究反腐的专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随机调查的100起腐败案件中,他综合分析后发现,任何一起腐败案件都离不开贿赂,贿赂成了腐败的“第一共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腐败的治理工作,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新的反腐架构、新的反腐措施、新的反腐制度不断出台.与此同时,腐败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腐败手段愈加隐秘,腐败行为愈加复杂,腐败的社会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腐败严重侵蚀着我们这个社会的肌体,瓦解着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现阶段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但表明追成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正在形成,而且显示现行反腐措施解决问题和维护秩序的效能在逐渐削弱.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推进反腐败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要有效遏制腐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反腐决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反腐精神;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从体制上构筑防止权力腐败的有力屏障;三要针对近年来腐败现象蔓延的特点,实行有威慑力的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不能再等了,腐败已变成一个制度性问题……腐败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伤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需要一个国家性的反腐计划。”一年前,就任俄罗斯总统刚刚10天的梅德韦杰夫,作出上述忧心忡忡的表述。 一年后,2009年4月上旬,在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的率领下,俄政府的各位副总理、部长集体在俄罗斯政府网上“晒家庭收入”,梅德韦杰夫反腐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