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静涛 《党史文苑》2014,(11):21-26
作为20世纪人类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究竟是何人提出、何时提出,何人批准、何时批准?共产国际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决策有何关联,是否仅是简单的公文往来回复?这些问题,在长征史专著和权威党史军史著作中似乎尚未得到充分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部长征史有多少讲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长征途中,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勇往直前。本篇从长征史料中选取了部分片段,力图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党史专家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  相似文献   

3.
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的重要初衷,一是重新建立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二是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在莫斯科期间的经历一方面促进了陈云本人政治和经济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陈云通过多次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和其他宣传活动,增加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工农红军和毛泽东的信任,对巩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最早客观地向世界宣传长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潘汉年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作出了杰出贡献,主要表现有:作为红军方面全权代表同粤军陈济棠部进行秘密谈判,为中央红军长征达成了"借道"协议;受命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及红军长征情况,争取了共产国际、联共(布)对遵义会议的肯定与支持;把共产国际的重要指示及精神带到中共中央,推动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根本转变,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性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对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红军长征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发挥了独特作用。他担负起指挥红五军团掩护中央红军转移殿后的艰巨任务;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作出重要贡献;他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推进,为赢得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的支持作出重要贡献;他为后人留下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然而,作为长征这一人类最伟大壮举的实践者——中国工农红军,其名称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工农红军名称的由来,许多军事资料和历史学家均有不同的论述和相关说法。本文作者通过参考大量权威资料,详细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名称产生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中央红军中,粤籍人员参加长征的有多少?具体姓名和籍贯是什么呢?目前还健在的多少?在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专门拜访了参加过长征的邓逸凡、廖似光、杨永松和谢小梅等老同志和查阅了有关长征史料、刊物。由于调查得不够周到,在人数等方面,难免有错,敬请健在的参加长征的老同志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正>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提到当时的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在张国焘另立中央,率领四方面军数万红军将士坚持南下,不愿北上,公然分裂党和红军的危难之际,刚从苏联回国的张浩在没有得到共产国际授权给他处理张国焘分裂问题的情况下,甘愿个人承担政治风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解决了这一当时令党中央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促成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炳史册。  相似文献   

9.
鱼恩平 《党史纵横》2006,(10):10-1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当我们在缅怀和颂扬领导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众多英勇的红军将士并追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时,有一人不能忘记,他就是在长征中为维护党的团结、争取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立了大功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肩负重任历尽艰险从苏回国寻找中央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中断,失去了联系。虽然陈云于1935年6月受党派遣退出长征并转道上海于8月抵达莫斯科,使得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了解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一些情况,但由于和我党没有建立起通讯联…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8,(8)
正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修建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红二方面军丰功伟绩的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由红2、6军团指挥部、红6军团司令部、红2军团政治部、干田坝长征誓师坪等旧址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和纪念馆组成。红2、6军团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先后有五个外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这一人类壮举的参加者。跟随中央红军的外国人有二个。第一个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此人自1932年到中国后,一直推行“左倾”军事政策,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负有直接责任。李德  相似文献   

12.
姚群民 《党史文汇》2002,(12):30-30
在众多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早期报道中,陈云同志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以亲历亲闻角度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与红军领袖的文献。文章于1935年秋写成,次年在中共主办的巴黎《全民月刊》上发表,同年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此后,传入国内,以多种版本出现,流传很广。1934年10月,陈云作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的中央代表,参加了长征。1935年1月,他出席遵义会议。5月,受党中央的委托,陈云离开长征队伍,前往共产国际。他先到上海,8月,从上海启程,20日到达莫斯科。当时,苏联、…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广大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也是我们军之魂、党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背景,从四个方面浅析新时期对红军长征研究的几点思考,分别是新时期红军长征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分析新时期长征精神的内涵与研究长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9,(12)
在人类历史上,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谱写的英雄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中,长征是中共走向成熟的磨刀石,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瑞金之于长征,其意义在于孕育,其地位在于起点,长征在瑞金决策、部署、出发。瑞金人民在中央苏区最后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倾其所有,甚至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作出重大贡献。本文试对瑞金在长征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进行阐述,来呈现长征胜利的艰难及伟大。  相似文献   

16.
党史百问     
(上期问题提示:1、中国共产党是在何时,何地宣告成立的?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过哪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对长征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是党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事情。文章围绕红军长征的原因,高级干部的留走,长征计划的保密等三个问题提出不同以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范凡 《党史文苑》2006,(9):11-14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支长征时间最长的部队,它就是举世闻名的肖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也即后来的三五九旅.它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中长征出发时间最早,比中央红军大部队整体转移提前了两个月,而胜利完成长征全过程又比中央红军整整晚了一年时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重要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庆超 《党史纵横》2007,(11):53-56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西北,把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现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7,(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然而,遵义会议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共产国际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因此,此次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将首先从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开始,全面讲述遵义会议是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