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原虫感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疾病。过去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而将猪弓形体病统归于猪“无名高热”病群中,又因猪弓形体病所表现的症状与猪瘟难以区分,往往误认为猪瘟。我省在六十年代就出现猪无名高热病,直至现在尚未查清。为此进行了猪弓形体病的调查研究。 (一)血清学检查 1982年7月至1983年12月对贵州省八个地、州、市的23个县(区)的52个单位饲养的猪、耕牛、奶牛、绵羊、山羊、奶山羊、鸡、兔、狗、猫、豚鼠等动物,  相似文献   

2.
甘肃某农场人、畜弓形体病的调查和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和动物的弓形体病在甘肃虽尚无记载,但省内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猪的“无名高热病”。1981年8月,我们对从该省某农场购回的30头25公斤左右的架子猪作弓形体人工感染时,发现有些猪即使给予非常大的接种剂量(每头猪腹腔接种1亿弓形体滋养体)也未能使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发生死亡现象。故怀疑接种猪体内存在着弓形体抗体,并进行了调查和病原分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1984年开始,发现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在宁夏盐池县的马属动物中流行着一种以肝脏病变为特征的疾病(俗称“黄肝病”),幼龄骡发病较多。治疗无效。病畜陆续死亡延续半年之久。盐池一带早在五十年代就发现流行一种羔羊皮肤及内脏高度黄染的“黄染病”,发病时间与马骡“黄肝病”相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网胃炎主要是因牛误食混入饲草饲料中的尖硬物体而发生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据兰州市奶牛繁殖场1959~1979年统计,年平均养牛230多头,20年累计,因各种疾病死亡、淘汰的共280多头,其中因吃进金属物引起的达110多头,占38.4%。又据1981年对兰州、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7200多头奶牛的调查,一年中因本病死亡的达160多头,  相似文献   

5.
(一)一般情况 1973年以来,我县主产水稻的江彰平原每年冬末春初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耕牛“肿蹄病”。据三合、德胜、河西、让水等乡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病597头,其中水牛592头(死亡和致残188头),黄牛5头(致残1头)。10年来门诊收治留有完整病历的86例的统计情况为: 1.症状分类:并发干尾于耳41例,占46.7%;肿蹄干尾8例,占9.4%;肿蹄干耳13例,占15.9%;仅肿蹄24例,占27.4%。 2.病机分型:湿热证71例,其中水牛67例,黄牛4例;寒湿证15例,其中水牛14例,黄牛1例。  相似文献   

6.
牛的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从1962年就在我县流行,死亡率高,危害大,严重的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遵照毛主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充分发挥群众智慧,群策群力,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从1964年起,对此病进行诊治探索,几年来,共治疗850例,治愈663例,死亡或淘汰的187例,治愈率为78%。  相似文献   

7.
1981年江苏省丰县张五楼乡出现一种不明病因的仔猪病,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无一例奏效。后来病猪发生率逐年增加,病区逐步扩大,仅1983年该地区仔猪因本病死亡达200多头。为了能及早找出病因和制定防制措施,1984年江苏农学院和丰县兽医站联合调查,经过4年的研究,确诊该病系国内未见有报道过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即瑞典学者Ⅰ.  相似文献   

8.
1924年美国首次发现牛真胃扭转,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文献记载。在国内,水牛的病例尚无报告,作者于1980年8月诊疗水牛真胃扭转一例,报告如下。 四川省新津县邓双公社彭绍安饲养16岁役用母水牛一头,1980年8月21日发病,30日晨死亡。经剖检确诊为真胃扭转,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病为犊牛、羔羊出生后脐孔有血管与肝、膀胱相连,犊、羔腰部弓起,当地群众称为“典古”。多年来在西藏部分地方有散在发生,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高。据初步统计,洛隆县1979年死于“典古”病的犊牛449头,致死率高达100%;索县、安多、加里、那曲县1977年至1979年累计发病20951头(只),死亡1109头(只);加查、朗县、桑日县1977年至1979年累计发病437头(只),死亡375头(只)。各地对该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猪高热病病例主要继发感染病毒的多重PCR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建立的2个多重PCR方法,对2005~2006年收集于江苏省的211份猪高热病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PRRSV阳性率为51.2%,PCV2阳性率为44.1%,CSFV阳性率为10.4%,PPV阳性率为3.9%,PRV阳性率为2.4%。2005年病料中PCV2阳性率为21.2%,2006年为73.2%;2005年PRRSV阳性率为38.1%,2006年为67.7%。2006年猪高热病疫情比2005年严重,PCV2和PRRSV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协同致病作用。对10个PRRSV分离株ORF5基因和Nsp2基因进行的测序表明,2006年分离株Nsp2基因中有连续87个碱基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富民县种猪场1989年300多头母猪开产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一种病程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经病原分离及鉴别诊断,确诊为仔猪黄痢。最急性型发生于分娩后数小时,以后躯麻痹及死亡很快为特征,几乎看不到排黄色稀粪;夜间发生的,第2天发现全部死光。急性病例,发生于分娩后2~3天,拉黄色稀便,不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治愈率很低。一般无慢性经过,至2~3周龄后多数发生容易治愈的白痢。据统计,1989年该场出生2689头仔猪,黄白痢就发生2167头,发病率达80.6%。其中黄痢653头,死亡651头;白痢发生1514头,经治疗后仅死亡6头“脚仔猪”,可见、该场仔猪黄痢危害极大。为此我们对仔猪黄痢的防制作了专门研究,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1990年,我们推广了这一技术,控制了本场仔猪黄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 0 0~ 2 0 0 1年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乡水沟村的水牛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并伴有神经症状的散发性疫病 ,经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在 2 0世纪 70年代 ,曲靖航空学校食堂饲养的猪曾发生李氏杆菌病 ,为当地首起李氏杆菌病例。麒麟区茨营乡水沟村饲养水牛 2 78头 ,2 0 0 0年 11月 2 3日至 2 0 0 1年 3月 5日 ,该村 2 7户农民饲养的30头水牛先后发病 ,死亡 2 3头 ,病死率达 76.7%。2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 1~ 2℃ ,精神沉郁 ,流泪 ,流涎 ,肌肉震颤 ,2~ 3d后出现神经症状 ,表现兴奋、无目的乱跑…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 2 0 0 0年 12月 3日遇到 1例水牛因难产而导致肛瘘 ,经助产及善后处理而痊愈。症状 晋江市青阳镇曾井村陈某饲养的 1头经产水牛怀孕足月 ,于早晨 2时开始分娩 ,3时发现犊牛头、蹄已进入产道 ,母牛努责 ,宫缩微弱 ,胎儿卡在产道不能娩出。于 7时半来诊时见犊牛蹄已刺破母牛阴道肌层 ,在肛门处可见犊牛已死亡 ,阴道口严重淤血、充血 ,直肠粘膜外翻。母牛心跳微弱、呼吸喘促。检查胎儿姿势属正常顺产。诊断 根据检查该水牛因胎儿进入产道过快 ,母牛生产姿势不正 ,而致犊牛前蹄顶住阴道前壁 ;又因畜主助产不得法和用力过猛 ,致使发生直…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江苏省一些地区发生一种以高温稽留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各种抗菌素和磺胺药类治疗无效,病程长者可达一个月以上,但病猪的皮肤绝大多数无肉眼可见变化(无充血、瘀血、出血症状)。因对疾病的性质不明,故群众称之为“无名高热”,也有称为“白皮病”、“高温病”等。猪发生高温是疾病的病状之一,而不是疾病的名称。多种已知和未知的微生物都可引起这种病状。因此,我们对苏北地区部分县所发生的“高温病”进行了一些  相似文献   

15.
山垄、长春两大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磷肥厂附近,从1963至1969年11个生产队的121头水牛中,88头发生以跛行,牙齿损坏,骨骼、蹄壳变形,渐进性消瘦为主征的疾患,因而死亡33头、迫宰3头、出卖10头。经临床诊断,化验室检验,诊断为水牛慢性氟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 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丘疹和疱疹为其特征。据记载,我省1935年就有羊痘发生。从1947~1980年累计发病134146只,死亡17121只,死亡率12.76%。80年代初,羊痘再度流行,截止1982年上半年,疫情已蔓延到武威、临夏、定西、天水、兰州和甘南7个地、市、州的15个县(区)。仅古浪、景泰、民勤、夏河、永登、永靖6县就有145482只羊发病,死亡5031只。对当地养羊业造成很大危害。80年代后期,羊痘疫情再度大面积流行,尤其是1988年秋季以来,在河西地区呈爆发流行趋势。仅1989年河西包括兰州市永登县和白银市景泰县在内的7个地(市)22个县(市、区)中就有19个县(市、区)的91个乡(镇)、347个村大范围爆发疫情,共发病129665只,发病率达22.87%;死亡7391只,致死率达5.7%,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为尽快控制疫情,我站拟定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羊痘综合防制技术”,并以区域性联防的形式,在流行区组织实施。通过连续三年的工作,完全扑灭了疫情,有效地保障了当地养羊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前 言 “牛。这是农民的宝贝”。 在我国广大的南方,水稻田劳动的主要耕畜是水牛。它不仅能在平坝工作,也适应于山区梯田。贫下中农爱如珍宝,社员称它为活的拖拉机。 水牛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其疾病主要有: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及瓣胃阻塞。这些疾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严重地影响水牛的生产力,威胁着水牛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月和 4月 ,柳州市两大种猪场先后暴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损失很大 ,经采取一系列防制措施才得以控制。1 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种猪 5 0 0多头 ,从 1999年 12月起种母猪发病和流产 ,种公猪、育成种猪亦有少数发病 ,至 2 0 0 0年 1月中旬 ,已有 10多头母猪流产 ,流产率达 70 %以上。种母猪发病死亡 6头 ,育成种猪发病死亡 11头。病猪体温达 40℃以上 ,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治疗 ,每日 2次 ,连用 3d ,无效。有的病猪咳嗽 ,耳朵、四肢、腹部皮肤不同程度发绀 ,不愿站立。另一猪场从国外引进种猪 30 0多头 ,2 0 0 0年 4月中旬育…  相似文献   

19.
水牛习惯性膝盖骨脱位为中专教材中膝盖脱臼的一部分,其病因、疗术、护理已有专论,其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和经验的报道也不少,唯对脱出部位和原因的研究报告尚少。《中国兽医杂志》1986年第1期刊载张友思的《水牛习惯性膝盖骨脱位的部位和原因的探讨》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觉有必要与之商榷。 (一)脱出部位 水牛膝盖骨脱位是向外方还是向内方,原文作者借以“86例的91个患肢的观察、触摸、测定……”、对股骨关节的精确测量数据,水牛股骨“内侧嵴高而长、坡度大,外侧嵴低而短、坡度小”的特定结构和“用力学的平行四边形中的向量加法”三方面的综合分析判断:“全部是向中线外侧偏离,转位于股骨滑车外侧嵴上方”(即外侧脱位)或“只可能向外侧嵴上方转位”而无“膝盖骨向中线内侧  相似文献   

20.
牛肠黄是四川省役用牛只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因确诊困难,延误病机或失治、误治而造成死亡。现将1972年4月至1977年7月记录较详的74例,初步整理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动物种类:黄牛38例(占51.4%),水牛34例(占45.9%),乳牛2例(占2.7%)。黄牛、水牛全为役用牛。两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