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14-16
1994年11月10日,宁德地委、行署在闽东革命的中心——福安城关隆重举行闽东苏区创建6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期间,曾经在闽东这块红土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叶飞、曹志、范式人等老同志重返柏柱洋看望老区人民。  相似文献   

2.
十、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与浙江省南部接壤。是我省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一九二七年春,建立了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一九二九年春,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马立峰、郭文焕、陈铁民、张志坚等在福州加入共产党后,于福安会馆成立了中共闽东小组。后陆续回闽东发展组织,在柏柱、穆阳、漳港等乡开展建党工作。在福安建立了党的小组。同年底中共福州市委派共  相似文献   

3.
目前闽东党史界对福安中心县委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领导人有两种意见。其一:福安中心县委成立于一九三一年八月,步兜里郑眠石姑母家(其实郑眠石姑母家在城关东门,步兜里为郑的老家——笔者注),书记马立峰。其主要依据是任铁锋同志1959年4月29日《介绍闽东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情况》(见⑨)和叶飞1982年12月18日《二战时期闽东党组织概括》(见③).其二:福安中心县委成立于一九三二年十、十  相似文献   

4.
《福安党史资料》1986年第13期刊载苏翔华文章《试述闽东临时特委成立的主要因素》。苏文认为,1934年6月成立的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是闽东党组织经受长期斗争锻炼、趋于成熟的标志。其主要因素是:一、闽东地区党组织在长期斗争中,不仅正确地  相似文献   

5.
福安,是闽东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在这块土地上,曾爆发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卷起震撼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红色狂飙。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这里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诗篇,矗立在福安大  相似文献   

6.
1933年底至1934年上半年,福安成为闽东革命的中心。1934年2月,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共闽东特委、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儿童团、工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有10万农民分到了土地。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连江、霞鼎、宁德、罗源、周墩、霞鼎泰等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维埃政府,鼎盛时期形成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并先后成立了闽东红带总会、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等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7.
1933年底,闽东革命发展迅猛。闽东地方党组织利用“闽变”这一有利时机,领导了全区性武装暴动。从此,闽东苏区进入鼎盛时期。在那火红的年代里,闽东妇女为建设苏区、保卫苏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闽东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一)1929年春,红四军入闽,极大地推动了福建革命斗争。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福安、连江两县相继成立了县委。县委一成立,就把妇女运动  相似文献   

8.
初夏的福安,山青水秀。这座新兴的老区城市,今天迎来了一位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应福安市委、市府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年闽东革命领导人叶飞同志,回到了阔别34年的福安,看望老苏区的父老乡亲。连日来,笔者有幸参加接待工作,其间所见所闻,无不深切感受到革命老前辈对亲手开创的苏区的眷恋之情,和与老区群众的鱼水深情。深深的三鞠躬怀着对先行者和战友的无限缅怀之情。叶老此行的第一项活动便是拜竭闽东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座落在市区的西北角。高高的纪念碑直刺  相似文献   

9.
正闽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对闽东革命根据地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许多重大史实上还存在较大争议。如关于闽东苏区红色政权的建立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党史学界在出版的书刊资料中都表述为:"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全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笔者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今特撰文就闽东苏维埃政府若干史实做一分析,敬请  相似文献   

10.
(一)闽东苏区以何地为中心?《福建日报》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第二版在《福建苏区有几个》的资料中,说的是“以福安、罗源、连江为中心”。这种把三个县并列为“中心”的写法,在逻辑上说不通,于史实也不相符。闽东苏区以何地为中心的史实,正如伍洪祥同志于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次老区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所指出的:“是以连旺、福安为中心的”。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20-21
陈挺:1911年出生于福安市潭头镇,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福安秘密游击队,1932年9月参加福安兰田暴动。曾任闽东红军独立师特务队队长、团长、纵队队长,率部转战于闽东各地和闽浙边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春北上抗日,曾任新四军营长、团长、支队长,参加了黄桥、天目山等战役。  相似文献   

12.
闽东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阮英平同志不幸遇难已经四十年了。四十个岁月的风雨,曾洗去多少如烟的往事,但福安人民对阮英平烈士的怀念却超越时空,永著心头。 5月10日,中共福安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纪念阮英平烈士牺牲四十周年报告会。”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和三所中学的  相似文献   

13.
在闽东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功勋卓绝的领导人,一位牺牲最悲壮的烈士,又是一位最有争议的同志。他就是曾任过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代理书记的詹如柏烈士。他原是福安北部山区的一条好汉詹如柏,又名詹寅,1902年9月11日出生于福安县潭头乡后洋村的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父亲詹桂椿,母亲林莺娇,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詹如柏自幼过嗣给二叔。他的嗣父因忍受不了西坑地主詹志如的剥削和欺辱,含恨投水轻生。嗣母为此积愤成疾,后来也服毒自尽。这段悲惨的家世,在如柏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正>1932年下半年,年仅18岁的叶飞根据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安、连江两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的工作安排,只身来到闽东,开始了其艰苦卓绝的闽东革命历程。他见证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初创、发展、繁荣的过程,领导了闽东革命斗争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使闽东革命根据地成为党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15块游击区之一,可以说,叶飞在闽东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闽东,他虽频繁遭遇生命危险、屡屡面对革命挫折、多次被推到历史的交叉口上,然而,他将磨难当作考验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全市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清明期间开展学习、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由中共福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福安英烈传》第一辑已于清明前夕内部出版发行。福安是闽东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福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涌现出灿若群星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胡允恭同志回忆录的第五节《出压福安县长》,写的是赴任经过、与 c c 特务头子陈联芬的斗争、反王家的斗争、和军统闽东情报站站长章吴泽的斗争。这一节内容:已在本刊1985年第12期上发表,题为《闽东斗争的回顾》,这里从略。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7.
革命人物     
陈铁民陈铁民,乳名家锵,学名鸣镳,福安韩阳人,一九○三年出生。少怀远志,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因家庭贫苦,不得不辍学执教。一九二七年初,北伐军挺进闽东,陈铁民发动群众慰劳,并参加筹备建立福安县国民党左派组织。四月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吴光玲 《湘潮》2015,(1):66-6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强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福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闽东苏区首府所在地,厚重的红土地文化是推动福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要推动思想观念深度融合,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推动全方位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先行启动福安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阮英平是闽东人民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有否担任过安德县委书记之职,目前说法不一。所谓安(福安)、德(宁德)县,它包括福安的白沙、甘棠、顶头、湾坞、下白石、行洋和宁德的龟山、宿岭、社洋、隆江、隆  相似文献   

20.
1934年9月底,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以闽东红军第二独立团、第十三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部分骨干为基础,组建了闽东红军独立师。全师3个团,共1600多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立,把闽东土地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此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任副主席。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霞鼎、连江6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不久,又相继成立了罗源、周墩、霞鼎泰3个县苏维埃政府。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在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