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饿罗斯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很高,他的政策总的说来得到大多数俄罗斯人的认同.俄共目前处境困难,但该党的群众支持率仍然超过其他各党.持中派立场的"统一的俄罗斯"党虽然取代俄共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但其群众支持率呈下降趋势.右翼政党和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势力有上升的迹象.社会民主党在俄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共产党重建初期曾是乌克兰两大政党之一和议会中的主导力量,在1991-1998年间的乌克兰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仍是乌克兰的主要政党之一.目前乌克兰政治斗争的焦点集中在组建议会多数联盟的问题上."我们的乌克兰"、地区党、季莫申科联盟已经形成铁三角态势,但其中任何一个政党都没有足够实力突破这一政治格局.作为第二梯队三角关系中的一个成员,共产党在议会中的政治选择会对乌克兰议会多数联盟的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即将举行,这是今年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便于读者了解俄各派政治力量竞选的情况,本刊特编发如下一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俄共和右翼政党的竞选主张,并提供了有关俄目前政党状况的新资料。关于俄中派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情况,可参考本刊今年第5期李兴耕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9日,俄罗斯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统一俄罗斯”党获37.57%的选票,位居第一,第二名俄共获12.61%的选票,第三名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获11.45%的选票,三个月前组建的人民爱国主义联盟“祖国”竞选联盟获得9.02%的选票,成功进入国家杜马,位居第四。俄罗斯右派代表——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夫林斯基领导的“亚博卢”集团即“苹果”党未能突破5%的门槛,被排除在国家杜马大门之外。这届杜马选举会对未来的俄罗斯政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11月16日,俄罗斯右翼力量联盟、民主党、公民党三党召开合组创建大会,成立新政党“自由公正事务”党。新政党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参加2011年的议会选举,并在杜马取得席位。  相似文献   

6.
梁强 《南风窗》2014,(23):64-66
乌克兰今年2月广场革命后回归议会一总统制,10月26日提前举行第八届议会选举,中选会对政党比例制下99.03%的选票统计显示:6个政党进入议会,依次是总理亚采纽克的“人民阵线”(22.17%),总统波罗申科的“波罗申科联盟”(21.81%),利沃夫市长萨多维的“自助党”(10.99%),地区党成员组建的“反对派联盟”(9.38%),激进党(7.44%),季莫申科的“祖国党”(5.68%)。  相似文献   

7.
王伟 《当代世界》2008,(3):24-26
2007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支持政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举国关注的大选至此不再有悬念。形式上梅德韦杰夫是由“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四个政党联合推荐的,实质上他是普京多年栽培的第一“接班人”。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被称为两大政权党,而且在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共获得了72%的选票,占有353席(总席位450)的绝对多数,梅德韦杰夫将没有悬念地赢得3月份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中东欧左翼政党在选举中的失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三年中东欧左翼政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右翼势力却步步为营。这既是多党议会制的正常博弈的结果,也是右翼回潮的反映。造成这一局面既有左翼力量的内部原因,也有欧洲右翼势力的外部影响。一、右翼逼进,左翼退却从最近两三年中东欧国家的议会和总统选举来看,各国左翼政党获胜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来自中右翼政党联盟"我们变革"的毛里西奥·马克里在阿根廷大选中获胜,不仅成为阿根廷恢复民主制度以来首位属于中右翼阵营的总统,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同时还开创了商界精英转战政界成为国家领袖的先河。2017年,"我们变革"在议会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作为中右翼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我们变革"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并巩固了执政地位。马克里领导的中右翼政党联盟代表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30日,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召开了“关于俄罗斯问题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苏联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及俄罗斯的中国问题研究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下面对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综述:一、转轨时期的俄罗斯1.政党政治有学者认为,普京第二任期以来,俄罗斯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和争论。2005年2月至4月间,该党开始明确地分为三派,即主流派、自由主义右翼和左翼。右翼要求将自由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将统一俄罗斯党改为欧洲保守党类型的政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普京卸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以新一届政府总理的身份,正式出任俄罗斯最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不仅执掌国家杜马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席位和多数地方议会,而且使“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成为了事实上的执政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回顾普京执政八年来,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打造高效顺畅的权力体系,大力推进政党体制改革,促进政党发育,理顺政党格局,规范政党秩序,俄罗斯政党政治终于结束了叶利钦时期混乱无序的局面,逐步走向规范、稳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普京时期政党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多党制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左翼政党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日益式微,除了外部现实政治环境不利之外,各左翼政党内部和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不但没能把握住发展机遇,反而陷入困境。左翼政党要想走出困境,一是通过议会道路寻求政党合法化,同时筑牢群众基础;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理论;三是各左翼政党彼此联合、  相似文献   

13.
贾瑞霞 《当代世界》2015,(12):44-47
<正>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各国政治光谱基本正常波动,多党议会民主政治成为主流。转型初期,各国政党数量较多,但各政党生命周期不一。最初,各国多为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随后中左与中右政治力量轮流执政,但民粹或极端政党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凸显。现在,多数国家基本稳定在数个主要政党或政党联合执政,不仅有中左、中右分野,也有中左、中右力量联合执政。2014—2016年,部分中东欧国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自由党曾拥有两届执政经验,目前是奥地利国民议会最大的在野党。在2016年的奥地利总统大选中,该党候选人诺贝特·霍费尔的强势表现再次说明了这一右翼民粹政党在奥地利政坛中的实力和影响力。卡斯·穆德的政党发展理论将右翼民粹政党崛起归因为"供给侧"因素和"需求侧"因素。借用这一理论框架,回溯奥地利自由党的发展历史,可以解释该党的强势表现不仅是全球"黑天鹅"现象的一个缩影,更是植根于奥地利的民族认同、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背景中,并与该党多年以来的发展之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王思祺 《当代世界》2010,(12):46-48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联,邦议会人民院、民族院和14个省(邦)议会大选,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民族团结党、全国民主力量党等37个政党的3000余名候选人及80多名独立人士参选。根据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于17日公布的结果,吴登盛总理领导的巩发党在总数1154个议会民选代表席位中赢得882席,包括人民院259席、民族院129席和省(邦)议会494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6日,“统一俄罗斯”党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该党目前是俄国最大的政党,得到普京总统的全力支持,因此社会舆论十分关注这次大会的召开。参加“统一俄罗斯”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有561名代表和400位嘉宾。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意大利、爱沙尼亚、立陶宛、亚美尼亚等国的一些政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会议。普京总统专门向大会发来贺词,希望这次大会“使党得到进一步加强,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吸引新的拥护者”①。“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在会上作了题为《从稳定走向发展:“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方针》的主题报告。现把大会涉及的主要问题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韩国民主劳动党是自称为社会主义类型的韩国左翼政党,信仰民主社会主义,是韩国左翼社会力量的主要代表.2000年建党,2004年进入国会,成为韩国第三大政党.该党有比较系统的政策主张,较韩国主流政党激进.目前,该党在议会道路上继续推进,虽然困难重重,但作为一个成立只有六年历史的新党,其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东欧剧变以来,波兰政党政治发展大致可划分为碎片化时期、左右翼轮流执政时期、右翼独揽权力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在新的政党竞争模式下,波兰各主要政党的纲领、选举议题、议会内辩论以及政府施政,始终被一些“元政治”问题所主导,波兰政党政治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多重性叙事。在政党政治发展场域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波兰的政党格局、选民支持基础、政治思潮以及政党政策主张出现明显的多向性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波兰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基本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剧变后波兰左翼阵营中,由原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来的社民党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中坚作用。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民左联不仅顶住了来自右翼的打压,而且赢得了总统和议会大选的全面胜利,波兰因此成为东欧地区“左翼复兴”的领头羊。1999年,民左联党的建立是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新的统一政党的成立实际上具有双重效应,在壮大左翼整体力量的同时,又对左翼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及其后的演变,实际上勾勒出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20.
德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宪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的政党体制有利于政府的稳定。战后以来,德国政党格局经历了从"两大一小"(亦称两个半)、"两大两小"到"两大三小"的发展。议会中的政党力量相对集中,朝野双方的权力分配也比较均衡,国内政治格局稳定。而《基本法》宪政体制、联邦议会中得票多数的政党执政、法治化的政党政治等因素构成了德国政治环境的典型特征。这种规范的民主和法治的环境决定了执政党必须依法活动、依法执政,这是执政党能够长期、平稳执政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