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近现代欧洲的法治观念 ,对近现代欧洲法治理论的传统体系、观点进行了分析 ,从思想渊源这一深层次的角度剖析了西方法治理论的传统 ,从而探寻了贯穿整个西方法治理论全过程的红线———正义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人们对其提出的"法治"思想历来褒贬不一。韩非"法治"思想建立在其人性论基础之上。文章拟通过法的制定、法的内容、法的执行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分析韩非"法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得出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启示即现代法治视角下韩非"法治"思想的缺陷与其"法治"思想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春增 《法学论坛》2008,23(2):66-70
一个国家的不同时代以及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法治理论和实践.无论是古代西方的法治思想还是古代东方的法治思想,都不过是现代法治的思想渊源而已,并不能与现代法治划等号,真正作为现代意义上使用的法治概念,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来的,是与资产阶级民主相伴随而得以阐述和论证的,并且经过无数思想家们的努力,才使其逐步完善,成为现代国家的法律实践.从法治构成的角度出发,论证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是符合法治的最低要求的,进而得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现代法治的渊源之一,并试图通过此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重新审视、提升其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法律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通过对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的探析,我们可以在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寻找现代法治的相关元素,从而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和矛盾,指出现代中国虽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的场景与古代已经截然不同,但儒家的人本思想、以礼入法、和谐思想、慎刑思想仍然是当代中国现代法治建设值得发掘和继承的重要法治源泉。  相似文献   

6.
法治的起源、发展及其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本文先分析法治的概念,追溯了西方法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并阐述了西方法治思想产生于古希腊,承袭于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西方法治思想的阐述,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分析其"法治"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其目的是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的精髓,结合本土资源,培育国人的现代法治意识,明晰权力(利)关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变局的历史观,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与近代两次大变局。与之相对应,中国也出现了两次法治思想的突破,即春秋战国时期法治思想的突破和中国近代法治思想的突破。第二次突破使中国近代以来的法治思想在法治的意义、价值、民主性及权威性等核心问题上从根本上超越了第一次突破。坚守与坚持突破,正是最终完成中国传统君主专制法治思想向现代民主法治思想转变的根本条件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的法治思想内容较为丰富,涉及面广,为我们完善和健全我国的刑事法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我国现代刑事法治,需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刑事法治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法治资源。本文考察并分析了秦朝和法家法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原则、价值取向以及实践效果等,其中一些原则、义理和机制与现代法治有相通之处,可为现代法治所用。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为了追求救时和富国强兵的目标,中国的思想家们发现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认为法家法治思想的复兴是中国起死回生之道。先秦法家法治思想在近代的再生不是复古,而是新生,是返本开新,是以西释中,是在未瓦解原始法家以法治国的学术根基,传承或部分保留了原始法家的思想源泉,借鉴西方近代先进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将先秦法家思想融入到现代法治思想体系中,并努力使其具有现代理论形态,以及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法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其提倡的以法治国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在现代我国以法治为治国的基本方针的形势下,从形式法治的角度探讨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的接合,以求有助于完善我国当代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论述包拯吏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民本主义入手,阐述其吏治思想的具体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关于“任德治吏”与“以法治吏”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其吏治思想与现代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包拯吏治思想对现代法治的若干借鉴,如法治须以民主思想为基础;现代“吏治”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要注重吏治。  相似文献   

14.
儒家和谐思想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影响,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话题,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如何克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法治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传统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法治冲突和融合,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学术研究课题和法治实践综合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证了自然法思想在建立法治合法性基础方面的作用,简要论述了自然法的基本含义和发展过程及其对现代西方法治的重大影响和自然法思想对于我国法治道路的必要性,并从立法,守法,司法三个角度阐述了自然芸思想对我国法治理想实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子>的法律思想既系统又有特色,尤其是其中"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管子>法律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以期展现<管子>法律思想的全貌,进而挖掘其对现代社会的借鉴价值.虽然<管子>法治思想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法治"之理、"法制"之术古今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及法治思想日益成型的现代中国,各种学术观点的争鸣,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法治中国的希望.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法治思想并未成熟,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也使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变的益加模糊和进退两难.以朱苏力为代表的"法治保守主义"者提出了"本土资源"论.本文仅就本土资源的内涵做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西方社会在法律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历史落差。西方社会具有较清晰的法治线索,法治思想、立法活动、司法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启蒙和发展均早于中国,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现代法治体系。中国法治思想数千年来一直纠缠于礼与法的斗争之中,立法粗疏,诉讼过程专横,使现代法治的形成具有诸多先天不足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国情特徵,不可类比西方,更不可模仿或全盘照搬英美,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尤其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法治概念的探讨入手,罗列出我国法治建设思想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包括权利换和谐—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路径、道——中国法共通原理和清官司法的出场,最后指出该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对我国现今法治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国家的监督政府体制所蕴涵的理念包括权力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治等重要思想,它们对完善我国监督政府体制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监督政府体制的健全和完善需要将现代民主和法治思想的启蒙运动与监督体制的落实和制度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