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本性不喜欢自己的对立面,喜欢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讨厌阻力是人之常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强调令行禁止,为此他们要拒斥反对意见。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清理那些与自己“对着干”.妨碍他命令的人。他们以团结的名义排挤领导班子内部不与自己合作的成员。只有当听不到不同观点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满意.并以为有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2,(3):64-64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98人参与),70.7%的人认为在职场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其中20%的人表示“非常重要”。受访者中,64.6%的人表示自己具备“灰色技能”。超九成人(91.5%)坦言,身边存在刻意培养“灰色技能”的人,  相似文献   

3.
《党风党纪月刊》2002,(2):42-43
第一种人,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的人我认为对这种人应该有一些新的看法什么叫表现自己?我们过去把一个人打倒,常常是很武断地下结论,这个人喜欢表现自己。如果没有什么个人私利,我觉得能够表现自己的人是要用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2):24-25
《中国青年报》目前发表的报道中,将时下不少一门心思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人称为“傍傍族”。由该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傍傍族”,67.7%的人认为那么多人喜欢傍的原因是“靠自己的能力难以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5.
人矮志要高     
曾有情 《奋斗》2005,(3):56-56
眼下,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旅游,就天南海北地跑:喜欢文学,就关在屋里爬格子:喜欢电脑,就报考计算机专业.等等。这自然十分地好.理想社会,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嘛。不过,细细地想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先有生存,先有温饱.而后才能谈到爱好,谈到发展.谈到“做自己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6.
阿伦森效应     
《党课》2020,(3):105-105
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事,不喜欢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尽力避免由自己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生都喜欢画画,喜欢上美术课,因为这门学科不用考试,学习它不仅没有压力,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总是有少数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对此,我展开了研究,感觉他们学习不认真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画不好,没有美术天赋,因而缺乏自信;二是他们各方面成绩都不理想,对自己自暴自弃;三是在同伴中没有威信,很自卑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学生不喜欢美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我都对此进行了零距离的教育研究。因为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美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任何学生都能学好美术。  相似文献   

8.
喜欢自己     
雨山 《党的建设》2012,(6):47-47
你喜欢自己吗?是真喜欢,还是表面说说而已?上学时,我们刻苦学习,一心想成为老师眼中的优等生,父母亲戚的骄傲,同龄人中的榜样;工作后,当然要让领导喜欢,跟同事搞好关系,这样在职场中才能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9.
博古、洛甫(即张闻天)、王稼祥三人,开头都是所谓“教条宗派”里的人,主张是同样的,都是相信共产国际的,认为共产国际说的都是对的;他们学的是本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革命都没有实践过。这三个人也不一样,有区别。张闻天喜欢学习,喜欢研究问题,平易近人,不大愿意做整人的事。博古很有才气,是个锋芒毕露的人,比较喜欢整人。王稼祥比较灵活,但也没有经验。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另类和谐集体"是指在一个单位,"一把手"等实权人物权力至高无上,事事说了算,下面的人全看他(他们)的脸色行事,集体讨论流于形式,凡事"一致通过",保持高度的"和谐"。"另类和谐集体"无疑是一个单位民主集中制制度得不到正常实行的体现。人的本性不喜欢有人提不同意见,喜欢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讨厌不合作是人之常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强调团队意识、整体观念,常常拒绝反对之音。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清理那些与自己"唱对台戏"、妨碍自己发号施令的人。他们以团队精神之名义,排挤领导班子内部不与自己合作的成员。只有手下"噤若寒蝉""、鸦雀无声"或"一致通过"时,他们才会感到舒畅,并以为有了一个"和谐集体"。  相似文献   

11.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12.
晏礼中 《廉政瞭望》2014,(24):50-50
在我的电脑里面有一个文档,名字叫做《享年》。“享年”就是享受生命年数的意思,我是在自己30岁生目的时候。给自己建的这么一个文档。 为什么要建这么个文档呢?因为我想知道,有哪些我喜欢的人,在他们30岁的时候就没了。这样如果我过了30岁,我就觉得自己比他们值了。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始末谢莹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认为,革命需要知识分子,建设更需要知识分子。旧中国科学文化十分落后,它留给我们的知识分子不过200万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珍视他们,团结教育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网名千奇百怪,拥军万众一心。我认认真真地把网名念出来就是为了能给他们一种回应,让他们喜欢。"——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2018年年度最后一次例行记者会上,一本正经念出某次抽奖活动中奖名单,引起热烈讨论,他如此回应我不认为站在山尖上是一个什么好事,站在山尖上造成的结果就是,你所有的好都被人认为是应该的,你也不知道该再往哪儿去,只有自己跟自己玩儿,自己跟自己战斗。"——演员黄渤认为,最好的状态也许是千年老二  相似文献   

15.
在天津空港经济区,7000余家企业星罗棋布,其中70%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掌舵人或许谈不上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社会创造着财富,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6.
花之语 《党课》2012,(10):100-103
农夫常常被认为是粗陋无知、愚钝不堪的代名词,因为他们不懂城市的规矩,在城市的大路上游逛就像在自己村庄的马路上横行;因为他们不懂爱护城市卫生,随时随地习惯地把痰吐在地上……有些占了地域便宜的城市人,在农村人面前总是颐指气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殊不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农民出身,响亮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玉树人喜欢参加在夏季的扎西科滩举行的所有庆典,玉树人更喜欢在五彩缤纷的礼仪队伍中看到独立连的骑兵方阵。只要那清一色的枣骝马以庄严的分列式缓缓进场,所有的目光都会被拉直。定格在骑兵肩膀的军刀上,就会凝聚起一大片尊崇和赞叹。他们喜欢观看骑兵方阵在走近观礼台时寒光一抖,一百把军刀闪出的“抱刀礼”,他们喜欢观看随后举行的马术表演。但他们更喜欢骑在马上的这些勇士。  相似文献   

18.
《党的生活(河南)》2007,(6):F0002-F0002
这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尖兵团队。医生中近70%是医学博士、硕士,近60%是“海归”,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项领跑河南医学的医疗技术……他们不断刷新着河南医学纪录,开展的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奠定了其在河南无人比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明钢 《党史纵横》2008,(10):30-32
周恩来与刘少奇是同龄人,都生于1898年。他们还部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在共同奋斗的革命生涯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钦佩刘少奇为人沉稳,待人谦和,善于思索的性恪,更敬服刘少奇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周恩来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战友。  相似文献   

20.
把批评当成日常习惯的人常会得关节炎;内疚的人常会用疼痛和皮肤疾病惩罚自己……据统计,70%以上有心理障碍的人会以“攻击”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困扰。要改善这些情绪困扰,可试试以下三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