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晓莉 《世纪桥》2012,(17):43-44,57
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多次就宗教问题发表讲话,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笔者认为,"尊重宗教自身生存发展的规律"是这一论断提出的客观依据;"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人民利益"是实现这一论断的政治基础;"发掘、肯定并运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是实现这一论断的关键步骤。这一论断,这个论断第一次明确回答了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方向、共产党人对宗教的态度这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身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也是人们用来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锐利武装。因此,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本文就这一论断的提出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陈全生 《唯实》2004,(12):50-51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重视党内监督,并曾就此问题提出过两个“最重要”的论断。一个是邓小平同志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的重要论断。另一个是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于1980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最重要”的论断,即“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在我党历史上,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两个“最重要”的论断,对于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内团结,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大力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发挥了…  相似文献   

4.
陈峰涛 《共产党人》2004,(18):52-52
上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在一篇讲话中也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和两个著名论断,使我深刻体会到,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求真务实的必然途径.也是做好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一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把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上升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江泽民同志从宏观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深刻的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新世纪这一论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献仁 《大特区党风》2003,(2):18-19,15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党80年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关键在人"的论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履职6年,我对邓小平讲的这一论断感受最深:无论做什么事情,"关键在人",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统一战线的地位理论界一致认为,"法宝说"是对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战略地位的最精辟的概括。"法宝说"的依据是来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三大法宝"的论断。他在《共产党人》发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关键在人"的论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履职6年,我对邓小平讲的这一论断感受最深:无论做什么事情,"关键在人",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论视角进行考察,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结构、严谨逻辑层次、严格主线遵循的科学思想体系,并由此呈现出清晰而显著的超越逻辑。在文化形态论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提出并阐释“第二个结合”的论断,呈现出以动态发展超越静态固化的必然逻辑。在文化本质论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提出和阐释“三个最”“日用而不觉”的论断,呈现出以自由标识超越教化工具的必然逻辑。在文化领导论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提出和阐释“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的论断,呈现出以政党推动超越无序发展的必然逻辑。在文化交往论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提出和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呈现出以交流互鉴超越冲突隔阂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自己的创造性事业。”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提出这个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据我理解,这个论断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体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陈云提出的正确论断,也是指导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之一。研究探讨和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加强党的建设乃至促进各级纪检监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伟  郭昌 《党史文苑》2005,(9):41-42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陈云提出的正确论断,也是指导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之一.研究探讨和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加强党的建设乃至促进各级纪检监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則,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現点为我們描繪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的初級阶段时,所提出来的论断。这是一个合乎客观历史发展的科学的论断。 属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一论断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苹  赵欣 《世纪桥》2009,(23):23-24
在中国共产党88年的建设历程中,党提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论断。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形势下,重温这一创新论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苹  赵欣 《世纪桥》2009,(21):23-24
在中国共产党88年的建设历程中,党提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论断。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形势下,重温这一创新论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关于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的创新论断主要有:一是关于民族问题内涵的创新论断;二是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的创新论断;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的创新论断;四是关于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的创新论断;五是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最高利益的创新论断;六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创新论断;七是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的创新论断;八是处理民族问题必须贯彻党的宗教改革的创新论断.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以比喻的方式,极为形象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地回顾和总结“生命线”论断提出和发展的过程,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芳  赵秋霞 《求实》2005,(Z1):53-54
(一)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把国家引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正确的论断.而近些年来许多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化为GDP的增长是硬道理,见物不见人,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形成了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