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耀虹 《理论文萃》2000,(5):24-28,10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中心城市一般被定位为工业生产基地,与这种相对单一的城市功能相适应,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就业结构,且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也构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及相应的价值观念的基础。7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逐步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适应逐步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一方面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功能发生分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干部工作机制的调整是一个关键。干部工作如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两种经济体制下对干部评判标准的区别。一、从干部工作角度审视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表现出愈来愈不能适应。原来所认为的那些优势有些现在已逐步成为弊端。从与干部工作相关的角度审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明显的差异:从资源配置机制来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借助计划机制的力量把各种资源的配置置于一个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因此,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的一个基本线索也就是从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批判和反思开始,逐步地探索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和方法,而这其中又经历许多中间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石建国 《先锋队》2013,(29):12-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三个阶段。与此相伴随,国企改革大体上也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三个阶段。从党对经济体制理论探  相似文献   

5.
1957年前后时中央地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计划经济建立后的第一次尝试.陈云具体主持了这次调整的方案设计,他抓住中央地方经济关系的要害是财权和事权,采取慎重的、逐步到位的调整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逐步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方式,必然会在各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出现不成熟、不完善或需临时过渡的新问题。在此,笔者对在渐进式改革中如何正确推进双轨过渡,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渐进式改革及双轨过渡的提出及其含义  从80年代末开始,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一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即所谓的“休克疗法”,让权力整体崩溃,重新建立权力体系,其实质是在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向…  相似文献   

7.
卫兴华  黄瑾 《新视野》2002,(6):10-12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特别指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格局,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与非…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宫玉兰一、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计划调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必须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不要计划调节,而是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改变把计划作为...  相似文献   

9.
法律和市场经济关系浅谈王世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由此,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认识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首先,从生产环节来看。市场经济是以分工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从实质上说是法治经济,而不能理解为法制经济。在我国实行法治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又在发育上存在自身的特征,决定了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及其历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及其历史特点林浣芬一、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由来建国头七年,我国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它的基本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生阶段。1949年底,我们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存在着体制不顺、效率不高等问题,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以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调整乡镇政府经济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黄刚 《理论研究》2013,(2):74-8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以科学理解"计划与市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的,以此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 ,经验不断丰富 ,仅从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层面来分析 ,就可以清晰看到党对经济工作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至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一、党的十四大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四大 ,是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与发展需要 ,进行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全国解放以后 ,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 ,立即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开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实行了四十余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党的十四大决定,要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有什么理论依据?这样做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我们必须给予有充分说服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00,(9):43-43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理论。在改革实践中,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探索,最后终于在理论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2、所有制改革理论。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理论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转变,形成了所有制结构理论;二是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这对消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3、企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重大的突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重大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基本制度范畴,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的确,这个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在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使用市场经济这一概念问题上的分歧,根源也在于此。党  相似文献   

18.
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理论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空前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钟国兴 《新视野》2002,(5):53-55
社会道德体系是一定时期社会生存其秩序而产生和发展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变化,必然要求道德体系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不可能靠在另一种生存方式下形成的道德体系审视中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集体加以发展和改造,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道德?这要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人们生存方式的差别。在计划经济时期,每一个人都被固定在一个单位里,不能到外面自由活动。单位就像一个个房间,人在其中没有多少自由,如同被捆绑了手脚…  相似文献   

20.
秋石 《求是》2003,(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这一科学论断,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形成,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的智慧结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