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却并非是一个海洋强国,我国面临的海洋形势并不容乐观。近代的一些丧权辱国条约造成的"海上败局"和一直以来缺乏统一明晰的国家海洋战略,致使我们海洋的权益维护以及海洋开发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1]1。比如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实现、岛屿争端久拖不决、海洋划界问题陷入困境、海洋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海上军事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我国海上如此众多的挑战和威胁对我们的海洋战略和海洋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如此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实现海洋强国,必须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岸警卫法律制度,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和根本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9)
习近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以来,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视海上军事斗争准备,这是因为海洋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战略地位明显凸显,我国与邻国的海洋争端日益泛起,维护我国海洋通道安全日显重要,这要求我军应有相应的海上实力,为此我军必须实行"两个转变,尽快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和海上执法力量,采取各种举措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和海洋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洋大国和我周边国家和地区近些年纷纷出台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及国内相关专家学者认为,目前我国与多个海上邻国存在错综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政策将对我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要构建和谐海洋,维护我方合法的海洋权益,必须对周边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的经济、科技价值日益凸显,军事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海洋经济利益的角逐之中,我国海上面临的安全威胁更是日趋多样,既有战略遏制,也有权益争端;既有传统威胁,也有反恐、打击海盗等新型威胁。海军要履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任,必须努力提高打赢现代海战、灵活运用国际法规、海战场建设、海上联合搜救、远程机动维修保障等多种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目前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稳定周边,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拦阻区外大国,控制印度洋,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是经济安全、核安全和海上安全。9.11后,面临全球反恐的新形势,印度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面临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了国内的海洋立法,尤其是在海洋政策、海洋安全、海洋国土以及海洋资源方面的立法,以实施新的海洋战略。新的海洋立法为其在解决中日间有关钓鱼岛之争和东海划界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对发展我国海洋战略空间、维护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5,(7)
<正>【提案背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正由陆地向海洋纵深发展的战略转移,但与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发达国家的现代海洋开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中,海洋岩土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先导工作和关键技术之一。国外海上石油开发技术先进的国家对深海岩土工程十分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海域分布面积小、深度不够,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国家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需求。过去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由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的转型以及国家利益需求的扩容,使海上通道安全成为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命题。对于中国而言,海上通道的意义已经从初期强调能源运输安全发展到综合性海权利益的保障。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是海权建设的关键性议程,而战略支点的打造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紧密依托"一路"规划"一带一路"是中国政治、经济和安全的对外大战略。其中,"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的陆上安全形势处于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对中国集中精力维护海上安全利益,打造海洋立国根基非常有利。准确的战略定位、科学的战略选择,已经成为中国保护海上安全利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迟延年 《学理论》2009,(24):39-40
随着海洋的经济、科技价值日益凸显,军事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海洋经济利益的角逐之中,我国海上面临的安全威胁更是日趋多样,既有战略遏制,也有权益争端;既有传统威胁,也有反恐、打击海盗等新型威胁。海军要履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任,必须努力提高打赢现代海战、灵活运用国际法规、海战场建设、海上联合搜救、远程机动维修保障等多种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东亚海上地缘政治环境的新变化,中国应着眼于新的地缘战略视角,在打造强大海军的同时,提出新的海洋安全理念和战略对策,确保中国未来较长时期里的海上安全。 ●以维护海上地缘安全为重心,调整国防布局。如果把整个东亚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棋盘的话,随着历史延伸,各国地缘角逐的重点区域已经从棋盘的一边——大陆,转移到另一边——海洋。棋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战略可以概括为: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发展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和维护海洋权益为支撑。中国在此时提出海洋战略,本质上源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海洋国家,在国内形成了依赖海洋和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问题促使中国走向海洋,经略海洋。  相似文献   

13.
冯芳芳  邹立刚 《学理论》2014,(1):129-130
南海问题是目前我国的热点问题,而海上行政执法是国家海上管辖权的运用和实施,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最重要的手段。纵观有代表性的国家,其海上行政执法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类,如以美国为代表的相对集中统一的海上行政执法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相对分散多部门的海上行政执法模式。我国现行海上行政执法模式可归结为相对分散多部门的。面对日益严峻的海洋形势,我国正在改革为相对集中统一的海上行政执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命运共同体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2+7"战略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存、安全共同体,其次是发展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于以海洋航路为骨干和线索,辐射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对太空力量的再次重视,是因为太空资源不仅仅是兵力倍增器,而自身也将是一种决定性力量。俄罗斯是前苏联太空战略的衣钵传人。前苏联作为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卫星的国家,其太空力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盛到衰,再由今日的俄罗斯急欲重振雄风,其发展轨迹可谓曲折。研究前苏联和今日俄罗斯太空战略的演变,观其得失,对发展中国家的航天力量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飞 《学理论》2011,(18):44-45
海洋是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支撑。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在海洋战略环境方面形势严峻。维护海洋权益是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时代使命。面对新世纪的海洋形势,我们应当更新思想,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构建国家海洋战略,这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海上恐怖主义与海盗行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以此为基础可以界定海上恐怖主义的概念,明确海上恐怖主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加强我国海上恐怖主义风险防范有其必要性,是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是身处亚洲这个国际海上反恐主战场的必然之策,也是填补海上反恐法律留存空白的迫切要求。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强国际海上反恐话语权;加强国际海上反恐安全合作;完善我国海上反恐立法;构建我国海上反恐机制;发挥私人安保公司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几千年来只重视陆地而忽略海洋,导致海洋开发利用发展远落后陆地,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亦落后于陆上防御能力。这种状态在全球化的今天和中国发展与东南亚、环印度洋经济带及阿拉伯世界、红海、地中海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已非常不适应了。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架设桥梁,将中国与上述地区连接起来,实现政治互信、感情互通、设施互连、人员互动、经济互助、安全互帮。要实现这个目标,安全要素是其中的重  相似文献   

19.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海上逐鹿     
中国对海洋地缘关系的倚重加深,对东亚海洋地缘环境变化的敏感度空前增强,使得海上安全日益成为我国安全利益的重心,成为事关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