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从这三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宋飞 《学理论》2014,(9):13-14
围绕国家(政府)与市场、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社会与国家和市场相分离,实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跨越,社会成为主导其自身运作和发展的力量。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才能认清其发展趋势。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政府工作关系十分密切,只有构建学习型社会才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明确不同时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2)
十八大以来,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政府行政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发展趋势。然而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合作共治中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和路径选择,出现的合作共治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组织各自的优越性,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合作共治的发展和完善。据此,本文在界定社会组织的基本内涵与合作共治的领域边界的基础上,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治的角色定位和路径选择,希望对合作共治公共治理新模式的推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正确理解社会公平及我国公平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在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在追求社会公平结果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一步提出地方政府在追求社会公平管理目标中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组织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将社会组织引入公共管理领域,才能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的良性互动.当前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针对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空间;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实行对社会组织活动的依法监督.  相似文献   

8.
政府形象塑造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政府对公众的亲和力与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度。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经常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必须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保持对公众较强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只有继续深化行政改革,增强政府的实务能力和强化治理能力,加快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畅通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化渠道,才能塑造良好的现代民主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政府的公信力与政府职能活动的相关性在于,它是政府的职能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结果,政府越是高效地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就越容易赢得公众和社会的信任。只有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明确政府职能目标、调整政府职能重心和管理权限、转变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问题探析——以政府职能转变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政府的公信力与政府职能活动的相关性在于,它是政府的职能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结果,政府越是高效地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就越容易赢得公众和社会的信任。只有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明确政府职能目标、调整政府职能重心和管理权限、转变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是指非公企业工会的非政府、非企业的社会性社会团体的实际建设过程,当前非公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关键是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及其运行模式的社会化,只有社会性的非公企业工会才能与政府、企业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才能真正具有维护劳方权益的社会职能。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政府干预、社会资本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干预,同样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只有通过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在重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利益基础,解决农民合作医疗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强化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供给,才能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活力提到了国家战略方针的高度,表明社会活力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之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活力源于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但在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服务模式既满足不了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束缚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热情。公共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激发和释放社会活力,政府需要从"经济发展型"政府回归到"服务型"政府,向社会进一步放开公共服务领域,让社会主体有自主参与和选择公共服务的权利,营造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一切社会主体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源头上激发和保持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治理的管制和一元不同的是,现代治理要求政府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防止政府规模的膨胀,要求行政组织减少层级,缩短指挥链条,给员工们更大的自主空间。与民众关系最密切的地方政府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用现代管理模式,推进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改革,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只有地方政府加快自身的改革,做到职能上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只有进行制度创新,让社会组织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成长土壤,让其在地方治理上有更大的平台;只有各级行政组织变控制为服务,变管制为协调,变命令为沟通,才能使中国地方的社会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风险中,因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经济资源,西方民主政治诱导战略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政治资源,西方文化渗透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主流意识形态资源.而来自网络社会的考验主要体现为:网络民意的兴起考验政府回应民意能力,公共舆论事件的频发考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考验政府阳光执政能力.社会转型的挑战带来的社会风险对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构建影响尤为突出,即因社会信任缺失而导致失信文化弥散,因公民意识觉醒而引发维权事件增多,因社会阶层分化而导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只有在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风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的能力,才能在化解种种社会风险中巩固和提高公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时代危机事件的频发要求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改革。变革政府管理思维,构建电子政务,与社会各组织进行合作,构建多主体协调的危机治理体系是必由之路。由此才能实现从风险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走向危机治理的善治。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正在步入风险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只有树立敏锐的风险意识,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各人民大众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项机制,大力培育民间组织,扩大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社会根基,才能以高效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应对风险社会这一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从管控到发展的历史阶段,农村老年协会作为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乐山市车子镇老年协会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中,担任"四大员"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从而使自身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基层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和培育老年协会的力度并推动与老年协会的协同共治才能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走低碳社会发展的道路,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构建低碳社会,而低碳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其中,国家政府是推进低碳社会构建的主要行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建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有机的政府整合机制,即政府在宏观层面上,整合其管理范式,形成制度、政策、法律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低碳促进管理系统;政府在中观层面上,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进行整合;政府在微观层面上,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整合.由此,可以将国家公权力转换为中国构建低碳社会的强大助推力,尽快实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2021,(2):97-101
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完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由此需厘清社区党建、基层政府深化改革和社会治理三个政策领域的关系,梳理典型建设成果,校准前进方向。其中,党建领域保证政治引领和组织力建设;政府治理须梳理政社关系,提升治理效能;社会领域依法有序协商、激发社会内源活力。党政社三领域深化改革、推陈出新,才能完善党建引领、政社协同、百花齐放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